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24, Vol. 24 ›› Issue (5): 55-63.
• 社会工作 • 上一篇
汤皓然1, 罗桥2
TANG Haoran1, LUO Qiao2
摘要: 环境治理可谓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践方式。社会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是形成环境治理共同体的前提之一。而社会工作者作为环境治理的重要参与力量,理应通过三个层面的角色形塑来发挥其在环境治理中的独特作用。第一,在行动层面,其需要通过扮演环境实践的陪伴者,以此促进行动性角色的养成。第二,在关系层面,其应以整合性角色为培养目标,实现资源链接者的角色扮演。第三,在结构层面,其可通过一种新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政策实践,以期达到结构性角色的转换。同时,文章借助“三层一体”的角色形塑框架,试图为本土语境下环境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探索提供不同思路。
中图分类号:
[1] 洪大用. 环境社会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1: 257-272. [2] 陈涛. 环境治理的社会学研究: 进程、议题与前瞻[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1): 53-62, 107 [3] 陈阿江, 陈涛. 环境社会学研究综述[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 291-306. [4] 乌尔里希·贝克. 风险社会[M]. 何博闻, 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4: 119-121. [5] 洪大用. 关于环境社会治理的若干思考[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1): 78-84 [6] 童敏. 社会工作理论: 历史环境下社会服务实践者的声音和智慧[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11-13. [7] 王思斌. 中国式现代化新进程与社会工作的新本土化[J]. 社会工作, 2023(1): 1-9,103 [8] 罗桥. 生态共情与生态赋能: 环境社会工作者的感性积累与理性反思[J]. 学习与探索, 2023(6): 38-46 [9] 钟兴菊, 胡丹. 环境友好行为可持续实践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基于青年环保人的案例分析[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22(3): 92-101 [10] 卢春天, 卫子昊. 我国青年环境关心的变迁演替——基于CGSS2003—2021的数据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 2023(6): 15-23 [11] GAMBRILL E. Social work practice: a critical thinker’s guid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13-221. [12] 罗桥. 环境社会工作: 概念、价值观与实践路径[J]. 学习与探索, 2020(2): 43-51,199 [13] SPECHT H, COURTNEY M. Unfaithful angels: how social work has abandoned its mission[M]. New York: Free Press, 1994: 87-88. [14] 阿尔弗雷德·舒茨. 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M]. 游宗祺,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2: 67-210. [15] 罗桥, 汤皓然. 社会工作介入环境治理的理论基础与路径选择[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1): 97-106 [16] 罗桥. 环境社会工作研究: 范式转换、多元呈现及实践取向[J]. 社会建设, 2022(4): 72-84,96 [17] ANDROFF D, FIKE C, RORKE J. Greening social work education: teaching environmental rights and sustainability in community practice[J].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2017, 53(3): 399-413 [18] 艾拉-琳娜·马蒂斯, 等. 生态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实践[M]. 迟红, 等, 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12-15. [19] 罗桥, 汤皓然. 价值重构、场景塑造与行动赋权: 社会工作参与社区环境治理共同体构建的三个基础[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5): 5-14 [20] 梁彦隆. 主体间性与环境问题——兼谈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4(2): 1-4,12 [21] 汤皓然, 罗桥. 社会工作者参与环境治理的实践路径[J]. 中国社会工作, 2023(28): 30-31 [22] 洪大用. 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与生态现代化——以环境社会学为视角[J]. 中国社会科学, 2012(9): 82-99,207 [23] JORGENSON A K, DIETZ T. Economic growth does not reduce the ecological intensity of human well-being[J]. Sustainability science, 2015, 10(1): 149-156 [24] YOUNG O R. O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ustainability, efficiency, and equity[M]. Boulder, CO: Paradigm Publishers, 2013: 127-131. [25] 何雪松. 社会工作理论[M]. 上海: 格致出版社, 2017: 90-92. [26] 米歇尔·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刘北成, 杨远婴, 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27] CATTON W R J, DUNLAP R E.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 new paradigm[J]. The American sociologist, 1978, 13(1): 41-49 [28] 盖奥尔格·西美尔. 社会学: 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M]. 林荣远, 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2: 124-125. [29] 埃米尔·涂尔干. 社会分工论[M]. 渠敬东, 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223. [30] 皮埃尔·布迪厄. 实践感[M]. 蒋梓骅, 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2: 73-81. [31] DEWANE C J. Environmentalism and social work: the ultimate social justice issue[J]. Social work today, 2011, 11(5): 20 [32] 杨善华, 谢立中. 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93-100. [33] 肖瑛. 从“国家与社会”到“制度与生活”: 中国社会变迁研究的视角转换[J]. 中国社会科学, 2014(9): 88-104, 204-205 [34] BESTHORN F H. Vertical farming: social work and sustainable urban agriculture in an age of global food crises[J]. Australian social work, 2013, 66(2): 187-203 [35] 李荣山. 权力与伦理: 韦伯支配社会学中的国家理由问题[J]. 社会, 2020(3): 1-31 [36] 马凤芝. 政策实践: 一种新兴的社会工作实践方法[J]. 东岳论丛, 2014(1): 12-17 |
[1] | 唐咏, 严莹. 民政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角色、职业认同与工作情绪——基于CSWLS 2019数据的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5): 1-11. |
[2] | 高海虹, 林益立. 情绪劳动视域下社会工作者离职意愿研究——基于CSWLS数据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3): 29-39. |
[3] | 黄国英, 叶福怡, 吴嘉恒. 工作自主性和医疗体系的工作支持度:医务社会工作者留职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2): 52-59. |
[4] | 刘艳霞, 查媛. 西部欠发达地区学校社会工作的实践困境与突破策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1): 53-60. |
[5] | 蒙艺, 胡杨, 马欢欢. 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系统性评价[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6): 34-45. |
[6] | 徐皓洋, 张永红. 一线社会工作者自我同情对共情疲劳的影响:职业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4): 44-52. |
[7] | 黄丹, 罗英廷, 林文亿. 医务社会工作者专业胜任力量表的开发与检验[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3): 15-22. |
[8] | 唐咏, 倪小琪. 民政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社会支持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角色清晰的中介作用[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1): 53-61. |
[9] | 罗桥, 汤皓然. 价值重构、场景塑造与行动赋权:社会工作参与社区环境治理共同体构建的三个基础[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5): 5-14. |
[10] | 程鹏立. 以倡导为核心的环境社会工作方法体系构建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5): 29-35. |
[11] | 冯博雅. 绿色社会工作视角下社会工作者环境意识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5): 36-46. |
[12] | 于铁山, 居正. 政治与专业互嵌:社会工作机构党建发展与服务进阶研究——以广东省D地27家社会工作机构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86-92. |
[13] | 程诗婷, 张伟, 谢士钰. 一线社会工作者缘何留任:家人支持的中介效用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2): 52-60. |
[14] | 高艺多. 复杂的内心世界:社会工作者的情感劳动过程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1): 41-49. |
[15] | 于铁山. 钟摆式发展:社区专职社会工作者人数及其影响因素——基于CLDS2014与CLDS2016数据的实证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 21(4): 63-70,79. |
Viewed | ||||||||||||||||||||||||||||||||||||||||||||||||||
Full text 155
|
|
|||||||||||||||||||||||||||||||||||||||||||||||||
Abstract 72
|
|
|||||||||||||||||||||||||||||||||||||||||||||||||
Cited |
|
|||||||||||||||||||||||||||||||||||||||||||||||||
Shared | ||||||||||||||||||||||||||||||||||||||||||||||||||
Discuss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