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24, Vol. 24 ›› Issue (6): 68-80.
• 社会管理 • 上一篇
张雪峰, 洪勇
ZHANG Xuefeng, HONG Yong
摘要: 公众在网络问政平台上提出社会治理的问题诉求,政府给出相应的方案回应,形成“问题诉求—方案回应”对。文章以网络问政平台“东湖社区”上2 426条“问题诉求—方案回应”对的文本数据为对象,采用分词和聚类技术、共现网络分析等方法,发现数据中蕴含的知识:确定了公众的问题诉求重点,并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主要涵盖市政建设、发展民生、社会治安、拆迁征地、道路修缮、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类别;明确具体问题诉求及其所属类别之间的相互联系;类似的问题诉求在不同的时间内会重复提出。文章提出知识服务建议,即针对某一新的问题诉求,根据相似度大小推荐已有问题诉求对应的方案回应来解决该问题。
中图分类号:
[1] 韩万渠. 政民互动平台推动公众有效参与的运行机制研究——基于平台赋权和议题匹配的比较案例分析[J]. 探索, 2020(2): 149-160. [2] 沙勇忠, 王峥嵘, 詹建. 政民互动行为如何影响网络问政效果?——基于“问政泸州”的大数据探索与推论[J]. 公共管理学报, 2019(2): 15-27,169. [3] 吴菊华, 王煜, 黎明, 等. 基于加权知识网络的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知识发现[J].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2019(2): 108-117. [4] 李泽中, 齐晨旭, 戎佳. 多源知识融合的企业知识服务模型构建研究[J]. 情报科学, 2022(12): 56-62. [5] 张璐, 申静. 知识服务模式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前沿[J]. 图书情报工作, 2018(10): 116-125. [6] 盛铎, 王芳, 孟旭. Web2.0时代的政府治理: 郑州市网络问政平台ZZIC案例研究[J]. 电子政务, 2012(6): 92-101. [7] 贾奇凡, 尹泽轩, 周洁. 行为公共管理学视角下公众的政府满意度: 概念、测量及影响因素[J]. 公共行政评论, 2018(1): 62-82,220. [8] 王欢明, 诸大建, 马永驰. 中国城市公共服务客观绩效与公众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 软科学, 2015(3): 111-114. [9] 朱锐勋, 王鹏, 潘政翰. 加强政府网站建设 助推“互联网+政务服务”——基于结构方程政府网站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J]. 行政与法, 2018(4): 6-12. [10] 孟天广, 李锋. 网络空间的政治互动: 公民诉求与政府回应性——基于全国性网络问政平台的大数据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3): 17-29. [11] 孙宗锋, 赵兴华. 网络情境下地方政府政民互动研究——基于青岛市市长信箱的大数据分析[J]. 电子政务, 2019(5): 12-26. [12] 刘西平, 黄建宁, 卢丹. 网民问政的渠道选择、使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对江苏省网民问政行为的调查[J]. 电子政务, 2014(12): 44-51. [13] 李娟, 丁良超. 融媒体时代社会中间阶层诉求表达的行动逻辑与政府回应[J]. 广西社会科学, 2018(12): 149-154. [14] 张廷君. 城市公共服务政务平台公众参与行为及效果——基于福州市便民呼叫中心案例的研究[J]. 公共管理学报, 2015(2): 21-29,154. [15] 赵金旭, 王宁, 孟天广. 链接市民与城市: 超大城市治理中的热线问政与政府回应——基于北京市12345政务热线大数据分析[J]. 电子政务, 2021(2): 2-14. [16] 史亚东, 阮世珂. 公众环境诉求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基于北京市网络问政平台数据[J]. 调研世界, 2019(5): 11-17. [17] 李锋. 网络空间公民利益诉求的对象选择与行为特征——以全国网络问政平台的大数据分析为例[J]. 探索, 2019(6): 91-99. [18] 曹艳辉. “适度压力型”政民互动: 基于中部省级网络问政平台的数据分析[J].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23(2): 70-81. [19] 雷玉琼, 刘展余.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网络问政: 诉求与回应——基于新冠疫情期间“地方领导留言板”的数据分析[J]. 电子政务, 2020(10): 50-61. [20] 滕婕, 胡广伟, 王婷. 基于动态语义依赖关系网的社会诉求主题识别与演化路径分析[J]. 情报资料工作, 2022(3): 20-33. [21] 杨洋洋. 数据驱动下突发公共事件公众诉求主题画像与归因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4(4): 126-133. [22] 胡广伟, 滕婕, 刘露. 政民互动中社会诉求主题挖掘和省际差异研究——基于省级政府领导电子信箱语料的分析[J].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2021(10): 15-27. [23] 滕婕, 刘莉, 李硕, 等. 动态语义网的高价值热点主题识别与演化路径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23(7): 92-106. [24] 常多粉, 孟天广. 动之以情还是晓之以理?——环境治理中网络问政的政府回应话语模式[J]. 社会发展研究, 2021(3): 44-62,243. [25] 翁士洪, 顾丽梅. 网络参与下的政府决策回应模式[J]. 中国行政管理, 2012(8): 37-41. [26] 颜海娜, 谢巧燕. 公民诉求对政府回应话语的影响探究——基于F市G区12345平台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1): 78-86. [27] 沈国麟, 戴雯斌. 中国政府网络回应机制创新研究——基于问政银川微博矩阵的考察[J]. 新闻大学, 2021(12): 64-76,123. [28] 李锋. 面向公民网络诉求的政府回应行为与政策性回应——基于地方官员调查数据的列举实验分析[J]. 学习与实践, 2021(1): 73-83. [29] 李锋. 条块关系视野下的网络诉求与政府回应模式研究——基于中部某市网络问政平台的大数据分析[J]. 电子政务, 2019(5): 27-37. [30] 周恩毅, 张文培. 数字赋权背景下民众诉求与政府回应的互动逻辑[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4): 22-27. [31] 曾润喜, 黄若怡. 地方政府对网络问政的信息注意力分配的层级差异研究[J]. 情报杂志, 2021(8): 127-135. [32] 宋海生, 张万朋, 杨创, 等. “双减”政策的网络舆情特征、公众关注与政府回应——基于全国网络问政平台的大数据研究[J]. 基础教育, 2022(3): 44-58. [33] 杨良伟. 协同惰性、问责压力与地方政府回应——基于A市网络问政平台的混合研究[J]. 电子政务, 2022(12): 23-34. [34] 李锋, 马亮. 领导重视与数字政府回应力——基于双重差分与合成控制法的实证分析[J]. 公共管理评论, 2021(1): 68-90. [35] 段哲哲, 刘江. 网络问政的政府回应逻辑: 公开承诺压力与选择性回应——基于66个政府网站领导信箱的实验设计[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9(4): 79-89. [36] 李传军, 李怀阳. 公民网络问政与政府回应机制的建构[J]. 电子政务, 2017(1): 69-76. [37] 邵梓捷, 杨良伟. “钟摆式回应”: 回应性不足的一种解释——基于S市地方领导留言板的实证研究[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20(1): 114-122. [38] 常多粉, 郑伟海. 网络问政时代政府回应如何驱动公众参与——基于领导留言板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社会发展研究, 2023(2): 139-159,245. [39] 宋向嵘. “线上”回应与“线下”治理: 网络问政效果耦合影响因素研究[J]. 电子政务, 2020(5): 112-124. [40] 王磊, 易扬. 公共卫生危机中的数字政府回应如何纾解网络负面舆情——基于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回复情况的调查[J]. 公共管理学报, 2022(4): 65-78,169. [41] 马宁, 于光, 闫相斌. 基于舆情评论数据挖掘的政府回应策略优化方法研究——以新冠疫情援助物资使用舆情事件为例[J]. 电子政务, 2021(9): 23-35. [42] 刘冬梅. 精准回应: 以“互联网+”纾解基层社会矛盾的创新探索[J]. 探索, 2016(5): 80-85. [43] 姚兰, 王晓, 段尧清. 多层级政府回应信息协同网络结构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1(9): 114-121. [44] 易承志. 互联网传播对城市居民环境诉求的影响方式与政府回应路径[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12): 149-156. [45] 马海云, 杨欣谊. 面向用户健康赋能的健康领域知识服务研究[J]. 图书与情报, 2023(1): 101-109. [46] 王昕宇, 李阳. 面向公众科普需求的应急救护知识服务平台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J]. 现代情报, 2021(12): 79-88. [47] 杨善林, 丁帅, 顾东晓, 等. 医疗健康大数据驱动的知识发现与知识服务方法[J]. 管理世界, 2022(1): 219-229. [48] 马费成, 周利琴. 面向智慧健康的知识管理与服务[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8(5): 4-19. [49] 林海伦, 王元卓, 贾岩涛, 等. 面向网络大数据的知识融合方法综述[J]. 计算机学报, 2017(1): 1-27. [50] 赵志耘, 刘耀, 朱礼军, 等. 复杂信息环境下知识组织和再利用模式与方法研究[J]. 情报学报, 2022(12): 1266-1279. [51] 李贺, 刘嘉宇, 沈旺, 等. 基于模糊认知图的在线健康社区知识推荐研究[J].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2020(12): 55-67. [52] 程为, 郑德俊. 面向知识服务的多模态资源知识重组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3(1): 168-178. [53] 马慧芳, 张迪, 赵卫中, 等. 基于超图随机游走标签扩充的微博推荐方法[J]. 软件学报, 2019(11): 3397-3412. [54] 段尧清, 姚兰. 政媒融合问政平台非正式文本自动分类匹配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0(6): 156-161,148. [55] 陈美, 孙瑞乾. 政策工具视域下我国省级数字经济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基于LDA的主题社会网络分析[J]. 情报杂志, 2023(11): 174-182. [56] 曾小芹. 基于Python的中文结巴分词技术实现[J]. 信息与电脑, 2019(18): 38-39,42. [57] ZENG L Y, LI R Y M, MAO Y Y,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n LinkedIn and Sina Weibo users’ perceptions of the carbon-neutral city [J]. 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2. DOI: [58] LEE S, MOON H. Semantic analysis of transportation related Researches [Z]. 2017 Ieee 6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Big Data (Bigdata Congress 2017). 2017: 545-548. DOI: [59] SOHANGIR S, WANG D D, IEEE. Document understanding using improved Sqrt-Cosine similarity [Z]. 2017 11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mantic Computing (ICSC). 2017: 278-279. DOI: |
[1] | 王海洋. 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实践反身与知识构建——教学、研究与实践整合的行动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6): 35-46. |
[2] | 何雪松, 于钰, 程怡雯. 2022年社会工作研究年度进展述评[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2): 5-17. |
[3] | 何国良. 实践研究与论理逻辑[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1): 5-25. |
[4] | 张君安, 刘东, 姚瑀菲. 知易行难:学校金融教育项目的系统评价[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1): 43-52. |
[5] | 亓迪, 沈佳飞. 近十年国内外儿童发展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6): 39-49,59. |
[6] | 陈文华, 杨薇. 中国失独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分析——基于2001—2018年CNKI文献的共词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5): 69-78. |
[7] | 臧其胜. 西方社会工作研究百年知识图谱:基于WoS引文数据的可视化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3): 62-74,83. |
[8] | 张红, 马茗荟. 地方性知识与农村社会工作的互构研究——基于一起建庙纠纷的案例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1): 19-25,54. |
[9] | 莫赞, 罗敏瑶. 基于Citespace的心理资本研究可视化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1): 92-97. |
[10] | 潘泽泉. 社会工作本土化:社会工作本土知识建构如何可能[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4, 14(3): 29-41. |
[11] | 安雪梅. 集权模式下我国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公信力的考察[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3, 13(1): 61-66. |
[12] | 陈德中. 从感觉秩序到竞争秩序——哈耶克的分散知识说及其批评[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2, 12(6): 44-50. |
[13] | 倪赤丹,苏敏. 自闭症家庭的需求与社会工作介入——来自深圳120个自闭症家庭的报告[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2, 12(5): 36-41. |
[14] | 黎运智. 我国新一轮知识产权法修订中的损害赔偿制度协调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2, 12(2): 60-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