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AND MANAGEMENT ›› 2020, Vol. 20 ›› Issue (2): 49-57.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LI Mianguan1,2, YUE Pengyan3
CLC Number:
[1] | 史柏年, 侯欣. 社会工作实习[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
[2] | 史柏年. 学习与督导: 中国情境下社会工作实习的双重功能——以四川儿童友好家园为例[J]. 社会工作, 2010(11): 15-19 |
[3] | 朱眉华. 在理想与现实间的徘徊——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的反思[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1): 91-94 |
[4] | 肖萍. 我国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障碍及可能途径[J]. 中国社会导刊, 2007(21): 52-53 |
[5] | 黄红, 初智巍.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现实困境分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7): 34-35 |
[6] | 吕青.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意义、困境与出路[J].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2004(2): 52-55 |
[7] | 孙元.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探讨[J]. 教育评论, 2011(2): 39-42 |
[8] | 贾晓明, 刘颖.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 137-140 |
[9] | 周军. 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0(2): 140-143 |
[10] | 杜立婕.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徘徊的社会工作实习教育[J]. 社会工作, 2004(3): 47-50 |
[11] | 谢颖. 广州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学生满意度分析[J]. 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 2009(10): 35-37 |
[12] | 刘煦. 认同缺失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学的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 2013(16): 166-168 |
[13] | 王思斌. 社会工作概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85-386. |
[14] | 史柏年.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与发展”笔谈[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1(4): 85 |
[15] | 卢时秀. 浅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问题与对策[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5): 189-190 |
[16] | 李伟梁, 库少雄. 社会工作实习与督导[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 177-185. |
[17] | 万江红, 逯晓瑞. 从参与角色看中国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现状[J]. 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 2008(9): 7-9 |
[18] | 童敏. 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基本处境及其督导者的基本角色[J]. 社会, 2006(3): 194-204 |
[19] | 马良. 构建“实习、教学、研究”三位一体的社会工作实习基地研究[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1(4): 91-93+85 |
[20] | 费梅苹. “学校−政府−机构”合作互动的社会工作实习教学模式探讨——以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实习教学经验为例[M]//马良, 叶少勤. 社会工作实习教育与发展——本土化视角,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68-78. |
[21] | 张敏杰. 联合督导在社会工作实习中的应用[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1(4): 93-94 |
[22] | 熊跃根. 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过程中的实践逻辑与体制嵌入——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10年的经验反思[C]//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社会工作专业化及本土化实践——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03—2004论文集[C]. 北京: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2003: 14. |
[23] | 李棉管, 姚媛. 回报递增、体制锁定与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一个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J]. 社会工作, 2017(1): 25-35 |
[24] | 刘思达. 职业自主性与国家干预——西方职业社会学研究述评[J]. 社会学研究, 2006(1): 197-221 |
[25] | 姚泽麟. 近代以来中国医生职业与国家关系的演变——一种职业社会学的解释[J]. 社会学研究, 2015(3): 46-68 |
[26] | 王思斌. 走向承认: 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J]. 河北学刊, 2013(6): 108-113 |
[27] | 陈清丹.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专业认同的调查——对北京地区三所高校的调查研究[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5(S1): 57-60 |
[28] | 李国珍, 徐乃斌, 雷明珠.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本专业认同感的状况调查——以武汉市为例[J]. 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 2008(2): 48-51 |
[29] | 廖正涛. 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四川地区高校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11): 187-190 |
[30] | 吴建平. 从本科生的专业认同看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J]. 中国社会工作, 2012(5): 28-30 |
[31] | SAMIA C, BERNIE W, BOB H. Inter level influences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role identit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50(6): 151-153 |
[32] | 杜云素, 徐前权, 胡艳华. 社工机构实习对社工本科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基于对湖北省两所高校的调查[J].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7(2): 112-115 |
[33] | 安秋玲.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 39-47 |
[34] | GOODE WILLIAM J. Community within a community: The profess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J]. American Sociologist, 1957, 22(2): 194-200 |
[35] | FREIDSON ELIOT. Profession of medicine: A case study of the sociology of applied knowledge[M]. New York: Dodd Mead, 1970: 82. |
[36] | HOFFMAN LILY W. Professional autonomy reconsidered: The case of Czech medicine under state socialism[J].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1997, 39(2): 346-372 |
[37] | 杨发祥, 叶淑静. 结构性约束与主体性建构: 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J]. 江海学刊, 2016(6): 101-109 |
[38] | 徐道稳. 中国社会工作行政化发展模式及其转型[J]. 社会科学, 2017(10): 90-97 |
[39] | 余冰. 回到基础: 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基本问题再探讨[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4(3): 85-9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