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青少年处于形成自我、计划将来的重要时期,他们对于自己将来各种可能性的思考,影响他们追求理想的努力程度与信心。可能自我是个体对自己未来的设想,包括个体可能成为什么、想要成为什么以及害怕成为什么的自我概念。介绍可能自我理论及其在青少年社会工作领域的运用,包括可能自我的概念、作用、适用性以及应用方案,供我国社会工作者个案辅导与小组工作参考,以促进青少年正向发展。
[1] | 高丽茹. 农村青少年缘何过度观看短视频——基于14名农村青少年的质性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55-63. |
[2] | 谢洋, 陈彬莉. 校园欺凌中不同欺凌角色与抑郁的关系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 21(3): 5-14. |
[3] | 裴谕新, 岑乐锶. 青少年社会工作防犯剧场中共情干预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 21(2): 32-40. |
[4] | 祝春兰, 江黛苔. 社会工作介入网络文明治理的价值与空间——基于对青少年工作者的调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1): 66-71,81. |
[5] | 孟洁. 青少年行为问题干预研究:从治疗模式到优势视角模式的转变[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3): 46-54. |
[6] | 原璐璐. 青少年遭受家暴和性侵案的多方联动处理机制——基于广州市某城中村一个典型个案的思考[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2): 32-38. |
[7] | 钟宇慧1, 谢海珠2. 社会工作视阈下的青少年社区服务探析——基于广东省佛山市10个社区的青少年调研[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5): 19-26. |
[8] | 方礼刚.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海南省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2): 5-10. |
[9] | 刘斌志. 域外灾后青少年心理重建的经验及其启示[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5, 15(6): 29-34. |
[10] | 陈爱如, 张洁. 我国青少年社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社会工作视角[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5, 15(4): 11-16. |
[11] | 姚政宏. 三国杀小组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5, 15(1): 16-20. |
[12] | 魏三珊. “积极自我概念”团体辅导的效果产生机制——一项贫困大学生实务的治疗性元素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2, 12(6): 27-37. |
[13] | 崔娟. 校外青少年艾滋病干预效果的实证研究——以广西柳州市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2, 12(5): 42-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