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AND MANAGEMENT ›› 2024, Vol. 24 ›› Issue (6): 18-26.
HAN Jing1, GAO Jianguo2, ZHANG Danting1
CLC Number:
[1] 张静, 刘正奎, 马珠江, 等. 失独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及相关因素[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9(1): 21-26. [2] 张京. 庞引巧.河北省城市失独父母的养老模式——以石家庄市为例[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2): 22-26. [3] 刘旭阳, 王广州. 中国死亡独生子女母亲总量及变动趋势再研究[J]. 人口与经济, 2024(2): 29-43. [4] NEIMEYER R A. The changing face of grief: contemporary directions i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J]. Progress in palliative care, 2014, 22(3): 125-130 [5] 方菲. 失独者精神困境的演进特征及政策建议: 基于哀伤理论视角[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1): 90-97. [6] 潘金洪, 胡创奇, 郝仁杰. 失独者走出哀伤困境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084位失独者的调查[J]. 人口与发展, 2018(5): 72-83. [7] ROGERS C H, FLOYD F J, SELTZER M M, et al. Long-term effects of the death of a child on parents’ adjustment in midlife[J].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008, 22(2): 203-211. [8] SONG J, FLOYD F J , SELTZER M M, et al. Long-term effects of child death on parents’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 dyadic analysis[J]. Family relations, 2010, 59(3): 269-282. [9] 石彩红. 北京市昌平区计生特殊家庭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3(11): 26-28. [10] 徐晓军, 张楠楠. 社会边缘化的“心理—结构”路径——基于当代中国失独人群的经验研究[J]. 社会学研究, 2020(3): 145-168,245. [11] 全建业. 关于长沙县“失独、独生子女伤残家庭”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3): 13-15.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EB/OL]. (2005-08-21). https://www.gov.cn/banshi/2005-08/21/content_25059.htm.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次修正)[EB/OL]. (2023-03-20). http://www.nhc.gov.cn/fzs/s3576/202303/5f2c908317154d2f8e57d1df4b0df41a.shtml. [14] 穆光宗. “失独”三问[J]. 人口与社会, 2016(1): 31-37. [15] 韩晶. 失独父母养老社区照顾困境与对策研究——基于社区照顾理论的视角[J]. 中国农村研究, 2022(2): 25-39. [16] 凯西·卡麦兹. 建构扎根理论: 质性研究实践指南[M]. 边国英, 译.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 38. [17] STRAUSS A, CORBIN J. 质性研究概论[M]. 徐宗国, 译. 台北: 巨流图书公司, 1998. [18] 陈向明.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19] 孙晓娥. 扎根理论在深度访谈研究中的实例探析[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6): 87-92. [20] 欧文·D. 亚隆.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M]. 黄峥, 张怡玲, 沈东郁,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5: 446-447. [21] 王景迁, 方卫. 失独家庭社会救助现状与对策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5): 77-86. [22] 谢勇才. 特别监护人制度: 解决失独父母签字难问题的根本出路[J]. 山东社会科学, 2016(6): 163-169 [23] DIDRY C, 易臻真. “共和构想”是社会包容性政策的核心思想[J]. 社会科学, 2012(1): 65-69. [24] ZHENG Y, LAWSON T R. Identity reconstruction as shiduers: narratives from Chinese older adults who lost their only chil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2015(24): 399-406. [25] 罗洛·梅, 恩斯特·安杰尔, 亨利·F.·艾伦伯格. 存在: 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新方向[M]. 郭本禹, 等,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501. [26] COURNOYER B R. 社会工作实务手册[M]. 万育维, 译. 台北: 新加坡商圣智学习, 2012: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