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AND MANAGEMENT ›› 2025, Vol. 25 ›› Issue (4): 68-78,88.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CHEN Jing1, LUO Qin1,2
CLC Number: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N]. 人民日报,2023-03-17(2). [2] 王海洋, 尚静. 基层社会治理场景中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基于“主体性—协同性”的分析框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5): 52-65. [3] 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M]. 陈嘉映, 王庆节, 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 141-143. [4] 费梅苹.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中的基层政社关系研究[J]. 社会科学, 2014(6): 74-83. [5] 李倍倍. 基层实践的社会工作专业主体性探索与构筑——基于一项政府购买服务的行动研究[J]. 社会工作, 2019(3): 68-76,111. [6] 侯志阳. 冲突抑或合作: 社工机构与社区居委会在社会服务购买中的权力关系[J]. 学术研究, 2017(3): 71-78,177. [7] 许小玲. 从“需要导向”到“资源导向”: 民办社工机构生存逻辑研究[J]. 人文杂志, 2016(4): 102-108. [8] 任立刚. 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思想的研究与反思[J]. 哲学动态, 2008(6): 34-38. [9] 贺来. “主体性 ”的当代哲学视域[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51 [10] 骆郁廷. 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理论的三个维度[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1): 5-10. [11] 卡尔·马克思,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 安东尼·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 结构化理论大纲[M]. 李康, 李猛, 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89-92. [13] 于常有. 非营利组织问责: 概念、体系及其限度[J]. 中国行政管理, 2011(4): 45-49. [14] 王思斌. 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特点及其贡献——对服务型治理的再理解[J]. 社会治理, 2015(1): 49-57. [15] 刘亚秋. “家”何以成为基层社区治理的社会性基础[J]. 江苏社会科学, 2022(1): 84-95,243. [16] 张和清. “双百社工”是“驻村”不是“下乡”[EB/OL]. [2023-03-12].http://app.swchina.org/print.php?contentid=29690. [17] 陈静. 外力与内力: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机会获得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1): 69-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