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AND MANAGEMENT ›› 2019, Vol. 19 ›› Issue (2): 57-63.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YANG Zhu
CLC Number: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的意见[EB/OL]. (2015-06-30).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6/30/content_9991.htm. [2] 徐苗, 杨碧波. 中国保障性住房研究述评及启示——基于中外期刊的计量化分析成果[J]. 城市发展研究, 2015(10):108-118 [3] 赵聚军. 保障房空间布局失衡与中国大城市居住隔离现象的萌发[J]. 中国行政管理, 2014(7):60-68 [4] 杨红平, 宋伟轩. 保障房空间布局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以南京市为例[J]. 城市问题, 2012(3):49-53 [5] 茹伊丽, 李莉, 李贵才. 空间正义观下的杭州公租房居住空间优化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16(4):107-117 [6] 李梦玄, 周义, 胡培. 保障房社区居民居住-就业空间失配福利损失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13(10):63-68 [7] 侯学英, 吴巩胜, 王圣云, 等. 昆明市保障性住区居民就业空间特征及其收入效应分析[J]. 人文地理, 2016(4):50-57 [8] 刘爱华, 邹哲. 特大城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与优化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6(4):89-95 [9] 陈宏胜, 李志刚. 中国大城市保障房社区的社会融合研究——以广州为例[J]. 城市规划, 2015(9):33-39 [10] 斐迪南·滕尼斯. 共同体与社会[M]. 林荣远,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11] 徐永祥, 孙莹. 社区工作[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8. [12]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人民日报, 2006-10-19. [13] 郑杭生, 黄家亮. 论我国社区治理的双重困境与创新之维——基于北京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分析[J]. 东岳论丛, 2012(1):23-29 [14] 蔡禾, 贺霞旭. 城市社区异质性与社区凝聚力——以社区邻里关系为研究对象[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2):133-151. [15] 桂勇, 黄荣贵. 城市社区:共同体还是"互不相关的邻里"[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6):36-42 [16] 孙健. 城市社区邻里关系陌生化困境的路径选择[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4):22-25 [17] 李强, 葛天任. 社区的碎片化——Y市社区建设与城市社会治理的实证研究[J]. 学术界, 2013(12):40-50 [18] 李国庆. 社区类型与邻里关系特质——以北京为例[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7(2):59-65 [19] 王颖. 上海城市社区实证研究——社区类型、区位结构及变化趋势[J]. 城市规划汇刊, 2002(6):33-40 [20] 孙龙, 雷弢. 北京老城区居民邻里关系调查分析[J]. 城市问题, 2007(2):56-59 [21] 方聪颖, 苏飞. 杭州市保障房邻里互动对居民迁居意愿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5):900-904 [22] 李洁瑾, 黄荣贵, 冯艾. 城市社区异质性与邻里社会资本研究[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5):67-73 [23] 王锃栋, 吴燕. 远亲不如近邻?[EB/OL]. (2007-07-13). http://www.cnjxol.com/xwzx/jxxw/qxxw/ph/content/2007-07/13/. [24] 国务院.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EB/OL]. (2005-08-04). http://www.gov.cn/banshi/2005-08/04/content_20243.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