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19, Vol. 19 ›› Issue (5): 83-92.
彭小兵1,2, 陈玲丽1
PENG Xiaobing1,2, CHEN Lingli1
摘要: 老年人精神贫困问题是关系到老年人安度晚年、提高生活质量、决胜脱贫攻坚战、促进人口老龄化社会平稳过渡、防范社会风险的重要议题。基于对重庆市F区被当地人戏称为“等死街”的老人集聚区的调查,从社会支持网络视角研究城市老年人集聚区人群的精神贫困现象及其治理机制,重点挖掘老年人精神贫困的根源及其社会需求以及基于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干预策略。老人的集聚现象源于缺乏社会支持网络,表征为精神贫困。社会工作的专业干预路径是强化老人的正式支持与非正式支持,协助老人构建包括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在内的正式支持网络和家人、亲友及邻里等朋辈群体在内的非正式支持网络,改善和缓解其内心孤寂感,实现精神脱贫。
中图分类号:
[1] | 侯思铭.一个小城市的生与死[N].经济观察报, 2012-05-07(41). |
[2] | 徐选国. 脱贫行动理论构建及其对我国社会工作实践的启示[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2(2):96-101 |
[3] | 余德华. 论精神贫困[J]. 哲学研究, 2002(12):15-20 |
[4] | 修丽楠, 贺晶, 付雪莹. "空巢"老人精神贫困现状及救助对策研究[J]. 商业经济, 2014(8):17-19 |
[5] | RICHMAN J M, ROSENFELD L B, HARDY C J. The social support survey:a validation study of a clinical measure of the social support process[J].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1993, 3(3):288-311 |
[6] | WENGER G C. A network typology:from theory to practice[J].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1991, 5(2):147-162 |
[7] | FIORI K L, ANTONUCCI T C, CORTINA K S. Social network typologies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older adults[J].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6, 61(61):25-32 |
[8] | ANTONUCCI T C. Social relations:an examination of social networks, social support, and sense of control[M]//JAMES E, BIRREN K, WARNER SCHAIE, et al. Handbook of the psychology of aging. San Diego, CA, Us:Academie Press, 2001:427-453. |
[9] | WEISS R. The provision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C]//RUBINZ. Doing into others. Prentice Hall:Englewood Cliffs, 1974:17-26. |
[10] | 崔丽娟, 李虹. 城市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J]. 心理科学, 1997(2):123-126 |
[11] | 吴捷. 老年人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心理科学, 2008(4):984-986 |
[12] | 肖琦, 曾铁英. 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现状[J]. 护理研究, 2017(32):4047-4050 |
[13] | 苏海贵. 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的研究[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2):29-33 |
[14] | 郭威.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行动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 2014. |
[15] | 邓琪, 刘霞. 论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城市空巢老人社会工作介入——基于山东省平度市A社区的调查[J]. 社会福利(理论版), 2015(11):47-52 |
[16] | 王丹丹.城市随迁老人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社会工作实务探究[D].郑州:郑州大学, 2017. |
[17] | 杨云峰. 论民工精神塑造与社会工作的回应性介入[J]. 甘肃社会科学, 2007(5):11-14 |
[18] | 于娜. 社区工作对农民工精神贫困问题的介入[J]. 学理论, 2010(23):21-22 |
[19] | 于海利. 社会工作回应性介入精神贫困——以上海WT街道边缘家庭的老年人为例[J]. 社会福利(理论版), 2015(12):54-58 |
[20] | 颜宪源, 东波. 论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J]. 学术交流, 2010(6):153-156 |
[21] | 关信平.社区工作[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0. |
[22] | 肖鸿. 试析当代社会网研究的若干发展[J]. 社会学研究, 1999(3):18-20 |
[23] | 史柏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9:235. |
[24] | 汪玉峰. 农村贫困治理背景下精神扶贫及其模式构建[J]. 社科纵横, 2017(9):57-60 |
[25] | 王尚银. 精神贫困初探[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1):114-116 |
[26] | FOSTER J, THORBECKE G E. A class of decomposable poverty measures[J]. Econometrica, 1984, 52(3):761-766 |
[27] | 孙咏梅. 中国农民工精神贫困识别及精准扶贫策略——基于建筑业的调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2):76-84 |
[1] | 童敏, 吴宝红. 从英雄主义到平民关怀:社会工作伦理的反思与重构[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5-12. |
[2] | 赵芳, 孔春燕. 基于“关系”的社会工作伦理实践[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13-19. |
[3] | 何龙韬, 吴汉. 应对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反思能力教学和培养模式[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20-30. |
[4] | 秦海波, 李玉昆, 赵燕燕, 程海源. 提升薪资能否留住社会工作者?——工作自主权的调节作用[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31-40. |
[5] | 金舒衡, 戴海静. 社区不文明行为与流动母亲的安全感——兼论社会工作的空间介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41-47. |
[6] | 雷杰, 易雪娇, 张忠民. 行政化导向的新管理主义:乡镇 (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以湖南省“禾计划”A市项目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62-74. |
[7] | 于铁山, 居正. 政治与专业互嵌:社会工作机构党建发展与服务进阶研究——以广东省D地27家社会工作机构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86-92. |
[8] | 文军, 敖淑凤. 从碎片化到整合化:志愿服务本土实践路径探索——以无锡市X区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5-12. |
[9] | 韩央迪, 黄翠萍, 张雪峰, 王琛迪, 李相蒲. “橙希”互助:循证导向下的癌患家属照顾者生活希望计划——以上海市H医院肿瘤内科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13-22. |
[10] | 赵迪, 张志鹏, 张伟. 因为专业所以认同——南京市社会工作者主观地位认同的质性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23-34. |
[11] | 陈蓓蓓. 分类视阈下社会工作机构公共危机应对研究——基于湖北省H市的调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35-44. |
[12] | 时怡雯, 周静. 整合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探究——基于云南省Y县少数民族留守儿童需求评估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45-54. |
[13] | 刘勇, 丁霜, 曾阅. 老年人数字鸿沟生成的扎根理论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64-72. |
[14] | 杨红, 陈涛. 社会工作机构支撑的村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北京市Z村治理模式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80-91. |
[15] | 何雪松, 王天齐. 2021年社会工作研究年度进展述评[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2): 5-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