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22, Vol. 22 ›› Issue (5): 64-77.
• 社会工作 • 上一篇
纪文晓, 李二鹏, 王宁
JI Wenxiao, LI Erpeng, Wang Ning
摘要: 河南省新乡市的特大洪涝灾害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此背景下,以“脆弱性—韧性”为分析框架,运用Atlas.ti质性研究软件对一项灾后过渡安置区的社会工作实践及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编码与分析,发现社会工作者在过渡安置区内同安置区行政管理层、受灾群众和其他专业人士等主体互动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脆弱性,而社会工作者也积极利用其抗灾韧性来进行回应。据此,可以从服务主体、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策略层面不断探索,从而建构“关系为本”的灾后过渡安置阶段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以进一步丰富灾害社会工作领域的实践。
中图分类号:
[1] 新乡市人民政府. 实录| 7月28日河南省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EB/OL]. [2021-08-10]. http://www.xinxiang.gov.cn/sitesources/xxsrmzf/page_pc/zwgk/xwfbh/article4c1e54a35fd0453eb7bf79694a34089f.html. [2] 杨慧. 社会脆弱性分析: 灾难社会工作的重要面向[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5): 8-12 [3] 吴佳, 朱正威. 公共行政视野中的城市韧性: 评估与治理[J]. 地方治理研究, 2021(4): 31-43, 78 [4] ADGER W N. Social and ecological resilience: are they related?[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0(3): 347-364 [5] ROLAND W SCHOLZ, YANN B BLUMER, FRIDOLIN S BRAND. Risk, vulnerability, robustness and resilience from a decision-theoretic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risk research, 2012, 15(3): 313-330 [6] 樊博, 聂爽. 应急管理中的“脆弱性”与“抗逆力”: 从隐喻到功能实现[J]. 公共管理学报, 2017(4): 129-140,159-160 [7] 张勤, 宋青励. 韧性治理: 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发展的新路径[J]. 理论探讨, 2021(5): 152-160 [8] 钱洪伟, 刘畅, 王建东, 金英淑. 灾害脆弱性相关概念探讨[J]. 安全, 2021(7): 45-49,55,5 [9] 唐皇凤, 王锐. 韧性城市建设: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现代化的优选之路[J].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19(1): 46-54 [10] YANAY, U, BENJAMIN, S. The role of social workers in disasters: the Jerusalem experience[J].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2005, 48(3): 263-76 [11] MITCHELL J. When disaster strikes: the 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 procedure[J].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1983, 8(1): 36-9 [12] DODDS S, NUEHRING E. A primer for social work research on disaster[J]. Journal of social service research, 1996, 1: 27-56 [13] GALAMBOS C M. Natural disasters: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considerations[J]. Health and social work, 2005, 30(2): 83-86 [14] PYLES L. Community organizing for post-disaster social development: locating social work[J].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2007, 50(3): 321-333 [15] KU H B, DOMINELLI L. Not only eating together: space and green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in a Hazard-Affected Area in Ya’an, Sichuan of China[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18, 48: 1409-1431 [16] 黄锐. 行动力与限制: 国家动员的灾害社会工作——以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服务支援计划为例[J].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2019(2): 133-153 [17] KU H B, MA Y. Rural-urban alliance as a new model for post-disaster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in community reconstruction: the case in Sichuan, China[J].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2015, 58(5): 743-758 [18] 郝柱, 万江红. 系统视角下的灾害社会工作[J]. 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2008(10): 19-21 [19] 廖鸿冰. 从外生性嵌入到内生性根植: 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路径探索——以湖南社工介入四川理县灾后重建为例[J]. 社会工作(学术版), 2011(9): 41-45 [20] 吴越菲, 文军. 从社区导向到社区为本: 重构灾害社会工作服务模式[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6): 101-110, 167 [21] 刘斌志. 我国灾害社会工作者能力建设: 历史经验、核心指标与人才战略[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5): 10-15 [22] 杨君, 何茜. 中国灾害社会工作研究述评: 理论、方法、议题与启示[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4): 98-107 [23] 周利敏. 公私协力: 非协调约束下公私灾害救助困境的破解[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2): 78-82 [24] 严樨. 民族地区灾害社会工作介入路径分析[J]. 社会工作, 2013(1): 65-70, 153 [25] 徐选国. “国家—社会”关系范式下灾害社会工作的生成机制研究——以四川社会工作实践为例[J]. 天府新论, 2014(2): 126-132 [26] 文军, 吴越菲. 社区为本: 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及其本土实践——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服务为例[J]. 河北学刊, 2016(5): 153-160 [27] 古学斌, 兰茜, 齐华栋. 老年人与地方营造: 一项跨学科灾后社区重建的行动研究[J]. 社会工作, 2020(3): 3-15, 109 [28] 风笑天. 社会学研究方法[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39. [29] STAKE R E. The art of case study research[M]. Thousand Oaks, CA: SAGE, 1995. [30] 吴世友. 如何运用ATLAS. ti分析定性数据和发掘研究主题[J]. 社会工作, 2017(6): 23-40,111 [31] 陈义平.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性发展困境及其解构[J]. 学术界, 2017(2): 65-74,322 [32] 徐永祥, 杨威威, 徐选国. 社会性、主体性与社会工作知识结构及实务模式的反思性建构——来自福柯的启示[J]. 社会建设, 2018(4): 36-47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主席令第四十三号) [EB/OL]. (2016-03-19). http://www.gov.cn/zhengce/2016-03/19/content_5055467.htm. [34] 徐选国, 黄景莲. 从政社关系到党社关系: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治理的情景变迁与理论转向[J]. 社会科学, 2020(3): 68-85 [35] 张昱. 灾后社会关系恢复与重建的路径探索——基于Q安置社区社会工作介入的实践[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 1-6 [36] 范斌. 灾后社会重建: 社会工作的行动基础及专业成长[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6): 1-5 [37] 徐永祥. 建构式社会工作与灾后社会重建: 核心理念与服务模式——基于上海社工服务团赴川援助的实践经验分析[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 1-3, 15 [38] 社工中国网. 灾害社会工作服务通用应急行动指引(一) [EB/OL]. (2021-02-07) . http://salon.swchina.org/survey/2021/0207/38301.shtml. [39] 史铁尔. 嵌入式与在地化——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灾区服务十年之路[J]. 中国社会工作, 2018(16): 24-25 [40] 谭祖雪, 周炎炎, 杨世箐. 灾后重建中的社会工作: 角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都江堰等5个极重灾区的调查为例[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 21-26, 124 [41] STEMART M. Working in a mult-disciplinary setting in Northern Ir eland[M]. London: Central Council fo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Social Work Derby- shire House, 2000: 4-7. [42] LAURA P. Concept analysis of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J]. Nursing forum, 2010, 45(2): 75-82 [43] 宋爱明. 疫情危机下社会治理共同体中的跨专业合作机制研究——以GS县社会工作参与疫情防控心理援助为例[J]. 社科纵横, 2021(2): 86-92 [44] 陈虹霖, 张帆. 灾害社会工作的经验探索及本土化思考[J]. 社会建设, 2019(5): 50-57 [45] 周利敏, 谭妙萍. 基于中国问题的灾害社会工作研究[J]. 云南社会科学, 2021(1): 100-108,187-188 |
[1] | 潘莉, 孙洁, 王晔安. 合作生产视角下乡镇社会工作站促建社区韧性的机制研究——以望城“禾计划”项目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75-8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