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17, Vol. 17 ›› Issue (2): 26-31.

• 社会工作 • 上一篇    下一篇

互联网+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实践与伦理议题

赵万林, 张洪英   

  1.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 收稿日期:2016-07-11 出版日期:2017-03-15 发布日期:2017-03-15
  • 作者简介:赵万林(1992-),男,汉族,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网络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督导。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工作实务督导的知识体系建构与标准化建设研究”(15BSH114)。

“Internet plus Social Work Services”: Practice and Ethical Issues

ZHAO Wanlin, ZHANG Hongying   

  1.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gdong, 250100, China
  • Received:2016-07-11 Online:2017-03-15 Published:2017-03-15

摘要:

“项目”与“互联网”是当前社会工作发展绕不开的两个话题。无论是政府还是基金会或企业,都越来越倾向于以项目的形式与社会工作达成合作关系。同时,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工作实践也开始拥抱互联网,这就直接导致了项目与互联网的结合。项目与互联网的结合体现在项目发展的各个阶段:在项目申请期间利用互联网动员资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推送相关信息、利用互联网与案主建立联系或建立案主之间的互助网络,以及项目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和项目结束后履行社会责信的义务。在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动员的过程中,社会工作需要关注一些伦理议题,包括保障宣传内容的真实性、尊重知识产权、规避网络动员中的暴力以及警惕不平等的复制与再生产。

关键词: 互联网+, 项目, 社会工作, 实践议题, 伦理议题

Abstract:

Project and Internet are two topics to which we must pay attention in the current context of social work development. Whether it is the government, the foundations or enterprises, they are more and more inclined to reach a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with social work organizations in the form of projects. With the increasing influence of Internet in social life, social work practice begins to embrace Internet, which directly leads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 project and the Internet. The combination of projects and Internet is almost reflected in every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 the resource mobilization during project application period, information sending and mutual help network building during project process, as well as for the organizations to fulfill the obligation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ing Internet in social work needs to pay attention to some of the ethical issues, such as the authenticity of propaganda,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voiding violence in resources mobilization and being alert to the repeti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inequality.

Key words: internet plus, project, social work, practice issues, ethical issues

中图分类号: 

  • C916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5-07-22].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t20150722_52624.htm.
[2] 陈劲松. 网络社会工作的特性及基本原则探讨[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5):71-78.
[3] 赵万林,彭梦华.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网络社会治理与网络社会工作[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5(5):67-69.
[4] 赵万林. 网络社会工作:概念、内涵与发展路径[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6(1):110-114.
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社会组织[EB/OL].(2013-02-12).http://money.163.com/13/0212/11/8NGQ2TFR00253B0H.html.
陈为雷. 政府和非营利组织项目运作机制、策略和逻辑——对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社会学分析[J]. 公共管理学报,2014(3):93-105.
中国民生银行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EB/OL].(2015-09-28)
[8] 顾江霞,罗观翠. 试论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的责信机制——基于H市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实践的经验[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08-116.
[9] 胡建国,博昊渊. 谁在网络中抱怨——基于网络社会分层视角[J]. 北京社会科学,2013(4):40-45.
刘晨. 网络暴力:多数人的暴政与言论自由的滥用[J]. 红旗文稿,2013(9):16-17.
[11] 赵云泽,付冰清. 当下中国网络话语权的社会阶层结构分析[J]. 国际新闻界,2010(5):63-70.
[12] 程士强. 网络社会与社会分层:结构转型还是结构再生产——基于CGSS2010数据的实证分析[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9.
[13] 王向明. 中国社会组织的项目制治理[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5):130-140.
[14] 杨梨. 政府购买服务:民办社工机构的困境与对策[J]. 社会工作与管理,2014,14(2):28-33.

[1] 张芳华, 刘宜君, 陈兆漫. 我国循证社会工作的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6): 1-9.
[2] 张巍, 张勇. 我国社会工作范畴辨析及理解分歧[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6): 10-17,26.
[3] 严云鹤, 林雨晨. 社会工作介入学生援助计划:理论基础、实务探索及展望[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6): 27-34.
[4] 王海洋. 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实践反身与知识构建——教学、研究与实践整合的行动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6): 35-46.
[5] 韩央迪, 罗小霞, 李曼雅, 郭锦蒙. 社会工作服务成效研究:演进与前瞻——基于西方系统评价研究的再评价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6): 47-58.
[6] 唐咏, 严莹. 民政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角色、职业认同与工作情绪——基于CSWLS 2019数据的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5): 1-11.
[7] 张鹏飞, 吴佳峻, 王娟. 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哲理基础、解释框架与研究启示[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5): 12-21.
[8] 邓世仑. 禁毒社会工作实务中伦理困境的辨析与思考——基于伦理绝对主义和伦理相对主义的再认识[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5): 22-30.
[9] 武小龙, 王心悦. 乡村老年人数字鸿沟的“针灸理念”介入机理与实践逻辑[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5): 31-39,63.
[10] 刘燕, 王小平. 城乡融合视角下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行为意义和行动空间[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5): 47-54.
[11] 汤皓然, 罗桥. 陪伴、链接与颠倒的实践感:环境治理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形塑过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5): 55-63.
[12] 唐更华, 刘香. 我国社会工作政策区域特征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5): 94-102.
[13] 吴晶. 社会工作融入社会企业运营的现状与发展探析——以成都市的实践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4): 9-19.
[14] 孙旺辉, 罗明军. “阅读+游戏”疗法减缓患儿医疗恐惧的干预研究——以白血病患儿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4): 41-51.
[15] 程瑜, 崔昌杰. 全人照护视角下医务社会工作参与构建普惠性安宁疗护体系的专业优势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3): 1-1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