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人们对志愿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构建志愿服务的有效供给机制势在必行。基于在河南省进行的实地调研和相关文献资料,有效的志愿服务供给机制应该由五要素构成:健全的法律制度、科学的管理制度、高效的运行机制、全方位的支持体制以及合理的评估激励制度。
[1] | 文军, 敖淑凤. 从碎片化到整合化:志愿服务本土实践路径探索——以无锡市X区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5-12. |
[2] | 方英, 黄晓婷, 黄瑞静. 公共危机中非正式志愿者组织产生与运作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 21(3): 78-87. |
[3] | 张育广, 朱效传. 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路径探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6): 86-89,96. |
[4] | 谭建光. 中国珠三角: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多样创新[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5, 15(3): 30-37. |
[5] | 王亚煦, 张晓冰. 志愿服务社会功能的研究现状综述[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4, 14(4): 5-. |
[6] | 金碧华,朱麟飞,龚逾慈. 社会治理视野下社区志愿服务的实践与创新——对“下城模式”的重新解读[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4, 14(4): 15-. |
[7] | 谭建光1,2. 中国社工与志愿者合作的机制创新[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4, 14(2): 37-43. |
[8] | 谭建光. 中国公众参与志愿服务的政策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2, 12(4): 17-23. |
[9] | 陈天祥,叶彩永. 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绩效评估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2, 12(4): 24-30. |
[10] | 陈涛,巫磊,何志宇,谢景慧. 中国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的发展[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2, 12(4): 31-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