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17, Vol. 17 ›› Issue (5): 12-17.
陈健1, 彭露2
CHEN Jian1, PENG Lu2
摘要: 中国农村妇女自杀行为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随着社会变迁步伐的加快,自杀行为也产生了新的变化。以中国农村妇女为主体进行本土化探索,对既有的相关文献研究进行梳理,在阐述当今中国农村妇女自杀现象的基础上,指出农村妇女自杀的主要特征为自杀率高且方式集中、青年妇女比率较大、后果较为严峻,并对这一社会现象从农村妇女自杀数据的调研、自杀问题的更深入研究、预防措施和干预手段的研究、自杀未遂者的研究四个方面作了展望,以期为更深入探索当今中国农村妇女自杀现象提供经验借鉴。
中图分类号:
[1] | 费立鹏, 刘华清. 中国的自杀现状及未来的工作方向[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4):277-279. |
[2] | 张怡妮. 自杀, 一个被忌讳的社会问题[J]. 社会, 1989(3):22-24. |
[3] |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M]. 高觉敖,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187-321. |
[4] | 不列颠百科全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0:777. |
[5] | 徐惟诚. 不列颠百科全书[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 1986:573. |
[6] | 埃米尔迪尔凯姆. 自杀论[M]. 冯韵,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285-286. |
[7] | 舒国治. 道格拉斯的《致命游戏》[N]. 时代周报, 2013-01-06. |
[8] | V PEARSON LIU. Ling's Death:an Ethnography of a Chinese women's suicide[J]. 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 2002(4):347-358. |
[9] | 吴飞. 论过日子[J]. 社会学研究, 2007(6):1-2. |
[10] | 吴飞. 浮生取义——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20-29. |
[11] | 陈柏峰. 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对湖北京山农村的实证研究[J]. 社会学研究, 2009(4):157-176. |
[12] | 杨华, 欧阳静. 阶层分化、代际剥削与农村老年人自杀——对近年中部地区农村老年人自杀现象的分析[J]. 管理世界, 2013(5):47-63. |
[13] | 许容. 从社会行动效应看生命危机干预对农村妇女产生的重要影响[C]//第二届海峡两岸行动研究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2009:448-455. |
[14] | 鄢木秀. 试析我国农村妇女自杀率高的社会性原因[J]. 天中学刊, 2008(6):49-51. |
[15] | 任不寐. 中国特色的恐怖——中国2003年1-2月非正常死亡事件述评[N]. 新世纪, 2003-04-01. |
[16] | 农家女百事通课题小组. 中国农村妇女自杀报告[M]. 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9:3-4. |
[17] | 王黎君, 费立鹏, 黄正京, 等. 中国人群自杀死亡报告准确性评估[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10):37-40. |
[18] | 我国首家预防自杀的医疗机构在京成立[EB/OL]. (2002-12-05). http://www.sina.com.cn/c/2002-12-05/1302109805.html. |
[19] | 胡慧慧. 农村妇女自杀率偏高原因和预防对策探究[J]. 法制与社会, 2012(11):11-182. |
[20] | 李鸿谷.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人自杀状况调查报告[EB/OL]. (2002-12-13).http://news.sina.com.cn/2002-12-13/0403839329. html. |
[21] | GERMAIN C, GITTERMIN A. The life model of social work practice:advanced in theory and practice[M].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45-50. |
[22] | 杨玲. 从农村妇女自杀现象透视"三农"问题的严峻性[D].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04:9-30. |
[23] | 刘燕舞, 王晓慧. "打人命":农村青年妇女自杀特殊干预的一般意义[J]. 思想战线, 2015(2):43-48. |
[24] | 曹彦婷, 卢晓慧. 不同地域女性自杀死亡率差异的经济原因分析——基于城乡差距的视角[J]. 西北人口, 2008(3):87-90. |
[25] | 谢丽华. 走出大山的女孩是不是更痛苦[J]. 农家女, 2011(6):4-5. |
[26] | 郭俊霞. 农村社会转型中的婚姻关系与妇女自杀——鄂南崖村调查[J]. 开放时代, 2013(6):83-96. |
[27] | 陈慧, 苗萌. 农村妇女自杀问题探究[J].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06(2):18-21. |
[28] | 胡林英. 我国农村年轻妇女自杀原因辨析[C]//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 中国大陆妇女危机干预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专家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 2006:1-2. |
[29] | 王忠武. 影响人生幸福快乐的"新三个世界理论"——兼谈中国农村妇女自杀率偏高的原因[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71-79. |
[30] | 刘晓静. 社会支持缺失对农村妇女自杀行为的影响研究[D]. 济南:山东大学, 2014:20-33. |
[31] | 刘建洲. 她们为何走上轻生之路?——农村青年妇女自杀的动机分析[J]. 当代青年研究, 2001(1):34-36. |
[32] | 刘斌. 农村妇女群体高自杀率原因探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4):63-67. |
[33] | 刘桂斌. 我国农村妇女自杀原因和预防对策研究[J]. 魅力中国, 2010(24):10-11. |
[34] | 林辉煌. 家庭整合与农村青年妇女自杀——基于湖北明村的调研[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2):108-119. |
[35] | 梓涵. 农村老年妇女自杀之殇的原因及对策[J]. 中国民政, 2016(21):31-33. |
[36] | 解田田. 我国农村妇女自杀问题初探[J]. 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4):114-116. |
[37] | 康琼. 我国农村妇女自杀问题探析[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1):115-117. |
[38] | 谢丽华. 中国农村妇女自杀现象分析及社区干预模式探索[C]//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 中国大陆妇女危机干预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专家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 2006:4. |
[39] | 向羽. 从"服务"到"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发展路径探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3):31-38. |
[40] | 乐波. 反贫困过程中的印度农村妇女自助团体[J]. 孝感学院学报, 2006(2):74-77. |
[41] | 何兆雄. 中国自杀率高不高?——我说不高![J]. 学术论坛, 2008(2):159-164. |
[1] | 崔效辉. 性别敏感的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家庭服务的新尝试——以“人口社工”系列项目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3, 13(6): 39-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