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17, Vol. 17 ›› Issue (5): 79-84.
谭雅君, 郭占锋
TAN Yajun, GUO Zhanfeng
摘要: 精准扶贫是现阶段扶贫工作的思想新突破、思路新探索,势必对新时代的扶贫开发产生影响。农村社会工作对扶贫工作产生了启发性的作用,表现在“以人为本”成为精准扶贫的价值取向,贯穿在整个扶贫工作之中;去标签化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任务,通过去标签来改变固定僵化思维;农村反贫困社会工作给精准扶贫工作带来经验,促进了精准扶贫模式的完善;服务型角色成为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主要力量。
中图分类号:
[1] | 柳德新, 周亚明. 扶贫开发如何更精准[J]. 新湘评论, 2015(20):17-19. |
[2] | 潘帅. 新常态下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研究[D].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16:12. |
[3] | 张和清. 农村社会工作[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
[4] | 李毅. 精准扶贫研究综述[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4):68-78. |
[5] | 王国勇, 邢溦. 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问题探析[J]. 农村经济, 2015(9):46-50. |
[6] | 钟涨宝. 农村社会工作[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
[7] | 虞崇胜, 余扬. 提升可行能力:精准扶贫的政治哲学基础分析[J]. 行政论坛, 2016(1):22-25. |
[8] | 陈成文, 姚晓, 廖欢. 社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的推进器[J]. 社会工作, 2016(3):10-16. |
[9] | 顾东辉. 精准扶贫内涵与实务:社会工作视角的初步解读[J]. 社会工作, 2016(5):3-14. |
[10] | 李迎生, 徐向文. 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功能定位与实践探索[J]. 学海, 2016(4):114-123. |
[11] | 聂玉梅, 顾东辉. 增权理论在农村社会工作中的应用[J]. 理论探索, 2011(3):80-83. |
[12] | 罗广, 冯秋珍. 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推动社会工作发展[J]. 法制与社会, 2007(7):815-816. |
[13] | 王思斌. 社会工作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65):323-325. |
[14] | 李石花. 关于精准扶贫实践困境的文献综述[J]. 现代国企研究, 2016(6):138. |
[15] | 段思佳. 新常态下的精准扶贫:困境与出路[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12):176-177. |
[16] | 陈彧. 标签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启示[J]. 社会工作(理论), 2008(1):24-26. |
[17] | 何雪松. 社会工作理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61-62. |
[18] | 马尔科姆·派恩. 现代社会工作理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312-316. |
[19] | 徐选国, 杨絮. 农村社区发展、社会工作介入与整合性治理——兼论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范式转向[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5):8-17. |
[20] | 莫光辉. 精准扶贫:中国扶贫开发模式的内生变革与治理突破[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2):73-77. |
[21] | 洪姗姗. 优势视角下的农村反贫困社会工作——以福建省厦门市为例[J]. 传承, 2009(10):40-41. |
[22] | 李裕瑞, 曹智, 郑小玉, 等. 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的区域模式与可持续途径[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3):279-288. |
[23] | 王嘉毅, 封清云, 张金. 教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J]. 教育研究, 2016(7):12-21. |
[24] | 王玉思. 教育精准扶贫的综述研究[J]. 山西青年, 2016(17):249. |
[25] | 刘牧.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 2016:28. |
[26] | 朱眉华, 文军. 社会工作实务手册[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31-33. |
[27] | 向羽. 从"服务"到"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发展路径探析——对珠海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反思[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3):31-38. |
[28] | 罗凌. 关于精准扶贫的调查和思考[J]. 中国乡村发现, 2014(4):58. |
[29] | 莫小峰. 完善精准识别工作机制推进精准扶贫[J]. 广西经济, 2015(4):22. |
[30] | 莫光辉, 凌晨. 政府职能转变视角下的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机制建构[J]. 党政研究, 2016(5):95-101. |
[1] | 邓锁, 李斐. 照顾关系的赋权与重构:基于陕西北村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 21(1): 21-32. |
[2] | 王慧娟. 儿童贫困与社会排斥文献述评[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 21(1): 73-80. |
[3] | 汤耀平, 李金亮. 广州市构建“精准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1): 88-94. |
[4] | 朱志伟, 康姣. 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的正义性基础与实践靶向——基于罗尔斯正义性的审视[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5): 68-75. |
[5] | 彭小兵, 陈玲丽. 搭建社会支持网络:城市老人集聚区人群的精神贫困干预——以重庆市F区“等死街”为案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5): 83-92. |
[6] | 张红, 马茗荟. 地方性知识与农村社会工作的互构研究——基于一起建庙纠纷的案例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1): 19-25,54. |
[7] | 黄雯娇, 郭占锋. 个别化原则在精准扶贫中的运用研究——以陕南F村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1): 35-45. |
[8] | 王雅婷, 王荟荃. 新常态下高校精准化资助工作路径的探索[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4): 96-100. |
[9] | 来帅. 中国台湾农村社区发展对中国大陆农村社会工作的启示[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4): 76-81. |
[10] | 向羽. 从“服务”到“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发展路径探析——对珠海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反思[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3): 31-3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