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析政府向NPO购买服务的实践模式,发现在购买过程中仍然存在NPO独立性不足、政府与NPO之间信任关系的缺失、“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整合能力不足以及NPO缺乏核心竞争力等现实困境。NPO要实现走出发展困境的优化路径,需要重新梳理与政府间的关系,构建多元合作的服务体系;转变NPO发展向度,由粗放式经营转为精细化追求,同时建立信任、合作、认同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
[1] 王名, 乐园.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服务购买的模式分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8(4):5-13. [2] 民政部.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EB/OL]. (2011-07-15). http://www.gov.cn/gzdt/2011-07/15/content_1907330.htm. [3] 魏中龙.政府购买服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1-3. [4] 彭善民.财政扶持政策与社会组织发展[J].社会科学, 2017(2):72-79. [5] 郭小聪, 聂勇浩.服务购买中的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分析视角及研究方向[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4):155-162. [6] SLYKE DMV. Agents or stewards using theory to understand the government-nonprofit social service contracting relationship[J].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 Theory, 2007, 17(2):157-187. [7] 吴建平. 理解法团主义兼论其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J]. 社会学研究, 2012(1):174-198. [8] 田凯. 组织外形化:非协调约束下的组织运作——一个研究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理论框架[J]. 社会学研究, 2004(4):64-75. [9] 赵环, 高丽. 整合式吸纳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的机制创新及其实践[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2):58-63. [10] 汪锦军. 走向合作治理[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54-55. [11] 张钟汝, 范明林.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机制建设[M].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0:182-183. [12] 康晓光, 韩恒. 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J]. 开放时代, 2008(2):73-89. [13] 范明林.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基于法团主义和市民社会视角的比较个案研究[J]. 社会学研究, 2010(3):159-176. [14] 陆道生, 王慧敏, 毕吕贵. 非营利组织企业化运作的理论与实践[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24. [15] 彭善民. 上海社会工作机构的生成轨迹与发展困境[J]. 社会科学, 2010(2):54-61. [16] 陆学艺.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371. [17] 康晓光. NGO与政府合作策略[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5. [18] 徐选国, 黄颖. 政社分开与团结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第三方评估的风险及其治理——基于S市的评估实践[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2):70-77. |
[1] | 雷杰, 易雪娇, 张忠民. 行政化导向的新管理主义:乡镇 (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以湖南省“禾计划”A市项目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62-74. |
[2] | 吴佳峻, 高丽, 徐选国. 第三方评估何以促进政社关系转型——基于对上海市H区妇联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的经验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 21(6): 14-24. |
[3] | 蒂特马斯, 柯洋华, 马小婷, 刘继同. 福利国家和福利社会[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 21(6): 85-92. |
[4] | 方巍. 我国社会服务项目的鉴定性评估及其国际视野下的反思[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 21(5): 25-32. |
[5] | 顾江霞.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战略规划的“三重逻辑”辨析——以广州和佛山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发展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 21(1): 64-72. |
[6] | 聂玉梅, 黎江. 委托代理视角下社会服务项目第三方评估实践及其运作逻辑——基于H市实践的调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5): 42-52. |
[7] | 徐道稳, 唐达婷. 责信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机构绩效评估研究——以S市社会工作机构绩效评估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4): 28-36. |
[8] | 向羽, 梁镗烈. 社会服务项目信息化系统建设路径研究——以珠海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1): 72-81. |
[9] | 袁明. 中国政府购买服务的可能陷阱及其规避路径[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1): 82-87,94. |
[10] | 李伟, 杨彩云. 市场化与社会工作的“去社会化”——基于美国社会工作的考察[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5): 38-45. |
[11] | 霍萱, 林闽钢. 政府基本社会服务供给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5): 93-102. |
[12] | 柳玉臻, 杨杰. 三社联动在外国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中的应用:广州经验[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4): 73-79. |
[13] | 陈军健. 新管理主义视角下广东社工薪酬体系的调整策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4): 89-94,101. |
[14] | 廖鸿冰, 廖彪. 基于居住空间结构变动的城市社区社会服务供给侧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2): 77-84. |
[15] | 陈蓓丽, 吴同. 新形势下优抚工作社会化探索的实践——以上海浦东新区优抚对象社会工作干预项目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 18(6): 5-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