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18, Vol. 18 ›› Issue (5): 6-14.
• 社会工作 • 下一篇
薛媛媛
XUE Yuanyuan
摘要: 围产期抑郁将危害孕产妇的个体、家庭及社会。针对孕产妇及其家庭成员的围产期预防抑郁项目,以贝克抑郁自测量表、家庭关怀度量表及孕产妇自我效能感量表为测量工具,通过改变孕产妇自我效能感与家庭支持两个中介变量达到预防和缓解围产期抑郁的干预目标。干预手册方案的设计过程应遵循满足个性需求、了解干预对象、平衡中介变量和兼顾整体环境的处置原则。随着循证研究的兴起,社会工作与心理学将在心理健康领域呈现融合趋势。社会工作在吸纳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将以整体性视角看待个体问题,并致力于发挥他者自身的潜能。其对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对人类福祉的追求都将更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与进步。研究者也应在尊重循证研究环节的科学性和有序性的同时,兼顾人文关怀,时刻保持批判性自省,从而推动社会工作领域中干预研究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
[1] 安秋玲. 干预研究:如何开发社会项目[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8:22, 35-36. [2] 部宣. 2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J]. 中国社会工作, 2017(4):4 [3] 张培培. 产后抑郁症发生现况及其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D]. 大连:大连医科大学, 2015:6. [4] BIFULCO A, FIGUEIREDO B, GUEDENEY N, et al. Maternal attachment style and depression associated with childbirth:preliminary results from a European and US cross-cultural study[J].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supplement, 2004, 46(46):31 [5] 胡娟, 王玉琼. 成都市孕产妇产前抑郁与产后抑郁关系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09(11):984-987 [6] MARMORSTEIN N R, MALONE S M, IACONO W G. Psychiatric disorders among offspring of depressed mothers:associations with paternal psychopathology[J]. Am J Psychiatry, 2004, 161(9):1588-1594 [7] 黄晓洁, 杨俊波, 刘永红, 等. 孕妇焦虑与抑郁情绪及生活事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6(1):21-24 [8] 沈闻佳. 音乐心理治疗对孕妇产前抑郁的干预[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0:23. [9] BROWN D, BROOKS L.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J]. Contemporary sociology, 2002, 15(1):126 [10] CONGER J A, KANUNGO R N. The empowerment process: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8, 13(3):471-482 [11] STEFFEN A M, MCKIBBIN C, ZEISS A M, et al. The revised scale for caregiving self-efficacy: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studies[J]. J Gerontol B Psychol Sci Soc Sci, 2002, 57(1):74-86 [12] 周文霞, 郭桂萍. 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1):91-97 [13] 周晓梅, 侯桂芝, 郭琳, 等. 488名初产孕妇个性特征与抑郁情绪回归模型[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11):1656-1658 [14] 秦晓明. 产后抑郁症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D]. 大连:大连医科大学, 2016:17. [15] 陈久霞, 姚聪, 郭慧丽, 等. 不同气质类型孕妇焦虑、抑郁状况调查研究[J]. 陕西医学杂志, 2015(8):1006-1007 [16] 田丽霞, 焦琼雅, 高敬书, 等. 家庭关怀对孕妇焦虑和抑郁的影响研究[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2(8):86-87 [17] 尹航, 陈志红, 张利卷, 等. 自我效能感在妊娠压力和产前抑郁关系中的中介效应[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7(1):21-24 [18] 乔素贞, 陈素芬, 韩聪慧, 等. 夫妻亲密关系对孕妇孕期抑郁情绪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12(33):5260-5263 [19] 徐萌泽. 延边地区孕妇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与产前抑郁状况的相关分析[D]. 延边大学, 2014:31-32. [20] 晏春丽, 朱姝娟, 彭红婴, 等. 综合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分娩应对及剖宫产率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32):3885-3888 [21] 陈冲, 许林勇. 自我效能感在应激和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 2010(4):372-374 [22] 吴帆. 家庭生命周期结构:一个理论框架和基于CHNS的实证[J]. 学术研究, 2012(9):42-49 [23] 张志学. 家庭系统理论的发展与现状[J]. 心理学探新, 1990(1):22, 33-36 [24] 张丽霞, 骆秀翠, 王绪云, 等. 孕妇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因素的探讨[J]. 江苏预防医学, 2006(4):47-49 [25] 段春月, 范玲. 婚姻质量及家庭功能对孕妇心理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07(24):3374-3375 [26] 郭文斌, 姚树桥, 卢永红, 等. 抑郁症患者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特征的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10):693-695 [27] 邬芬娣. 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的分析及预防[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8, 8(1):57-58 [28] LEE D T, YIP A S, CHAN S S. Determinants of postpartum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a prospective multivariate study among Hong Kong Chinese women[J]. 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 2005, 19(9):626-631 [29] 周晨慧, 廖少玲, 刘琼玲, 等. 社会因素与产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1):11-12 [30] 王丹阳, 刘彩霞, 秦秀荣. 产前心理健康状况与产后抑郁症关系探讨[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8(3):391-392 [31] 廖妮虹, 陈艳, 陈秀甜, 等. 产前抑郁与产后抑郁相关性研究[J]. 吉林医学, 2012(4):713-714 [32] 汤月芬. 孕期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影响、相关危险因素和雌激素受体的关联研究[D]. 上海:复旦大学, 2007:61-62. [33] 张红梅, 徐英, 李一云, 等. 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个性因素及产前心理状态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7(4):321-325 [34] 张娜, 高永梅, 褚艳, 等. 孕期焦虑抑郁对早产及产后抑郁症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5):612-615 [35] 罗振男. 浅谈心理学在促进社会工作服务质量中的作用[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4):71-74 [36] 刘继同, 孔灵芝, 严俊. 心理学与社会工作的本质区别及其对构建中国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启示[J]. 社会科学研究, 2010(3):14-20 [37] 韩俊红. 21世纪与医学化社会的来临——解读彼得·康拉德《社会的医学化》[J]. 社会学研究, 2011(3):229-242 [38] 马凤芝. 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2):132-137 [39] 彭少峰, 张昱. 循证社会工作的本土模式、实践限度与可能价值——以南通循证矫正为例[J]. 学习与实践, 2015(2):99-106 [40] 崔宝琛. 循证社会工作伦理问题探析[J]. 社会福利(理论版), 2017(6):15-19 [41] 徐隽.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逻辑与盲点[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1):107-111 [42] 朱美燕. 实然与应然: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人文关怀[J]. 中国青年研究, 2013(4):79-83 |
[1] | 陶毛毛, 朱眉华. 拨开抑郁的阴霾:癌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小组干预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 21(4): 33-40. |
[2] | 谢洋, 陈彬莉. 校园欺凌中不同欺凌角色与抑郁的关系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 21(3): 5-14. |
[3] | 邱晓婷, 李筱, 宋雅君. 干预手册的开发——以“风信子”脑卒中病友俱乐部项目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4): 20-27. |
[4] | 彭佳慧. 来深流动儿童社区融入小组工作模式的探索——基于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实地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1): 25-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