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18, Vol. 18 ›› Issue (6): 91-96.

• 社科探索 • 上一篇    

校企协同背景下工程类研究生培养体系创新——以广东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生班”建设为例

李香1, 衷华1, 刘贻新1,2, 张光宇1,2   

  1. 1. 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2.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 收稿日期:2017-01-12 出版日期:2018-11-15 发布日期:2018-11-15
  • 通讯作者: 刘贻新(1976-),男,汉族,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与管理,技术创新管理,E-mail:21412531@qq.com。 E-mail:21412531@qq.com
  • 作者简介:李香(1983-),女,汉族,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 基金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基于开放式创新平台的工程是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探索”(15JDGC0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粤港澳大湾区工科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体系构建研究”(18JDGC011);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重点项目“闭环式研究生导师管理机制模型的构建与运用:全过程分析视角”(2017JGXM-ZD13);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重大课题“促进广州高等教育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的政策研究”(2018ZD005);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路径与机制研究”(2018JGMS-08);广东工业大学“大德育工程”项目(第一期)“基于开放式创新育人平台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281201037)。

Innovation of Cultivation System of Engineering Graduat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 Case Study of GDUT Robotics Graduate Class

LI Xiang1, ZHONG Hua1, LIU Yixin1,2, ZHANG Guangyu1,2   

  1. 1. Graduate Schoo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China;
    2. School of Managemen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China
  • Received:2017-01-12 Online:2018-11-15 Published:2018-11-15

摘要: 建设高水平工科大学,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型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探索和创新工程类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体系,是建设高水平工科大学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当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在探析当前校企协同培养工程类研究生现状的基础上,以广东工业大学创建“机器人研究生班”为例,探索校企合作、跨学科培养工程类研究生的新途径,旨在为培养高层次工程类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实践经验。

关键词: 校企协同, 工程类研究生, 培养体系, 机器人研究生班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high-leve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to cultivate high-level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is an urgent need in implementing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collaborative cultivation system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s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level university and also the hot issue of academic degree and graduat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llaboration status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n cultivating postgraduates, this paper explores new ways of cultivating engineering graduates based on schools-enterprises and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with the graduate class of robotics a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It aims at providing practical experience for training the high-level innovative engineering talents.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engineering graduates, cultivation system, robotics graduate class

中图分类号: 

  • G640
[1] 张建功. 我国高校工科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调查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4):195-200.
[2] 袁云沛. 高等工程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1. 3.
[3] 秦旭, 陈士俊. 美英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经验及其启示[J]. 科学管理研究, 2001(3):78-82.
[4] 张炜, 赵浩婕, 许研. 对于高校教师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J]. 中国科技信息, 2009(15):306-307.
[5] 侯凤才, 张国华. 高校实验室开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1):177-179.
[6] 杨丹. 全面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举措[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7):1-5.
[7] 阎秋生, 熊薇, 刘怡军, 等. 地方工科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J]. 南方论坛, 2014(1):101-103.
[8] 王永秋. 现代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20):167-168.
[9] 王东红. 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 2008.
[10] 刘克非. 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改革实践[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8):73-75.
[11] 宋晓云. 面向协同创新创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以浙江大学工程学科为例[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6):29-32.
[12] 陈筠, 左双英, 杨根兰, 等.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贵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J]. 教育观察, 2017(1):4-6.
[13] 穆晓星.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D].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 2013:1-73.
[14] 向诚. 紧贴行业需求, 校企协同培养控制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4):11-15.
[1] 周祥.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理论及建筑教育[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2): 101-105.
[2] 周晓辉, 衷华. 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以广东工业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2): 106-112.
[3] 邵际珍. 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1): 95-100.
[4] 罗克文, 黄馨馨. 高水平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分类评价机制的改革与思考[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6): 114-118.
[5] 谢冠华, 詹勇. “强特色,冲一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发展路径研究——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4): 102-107.
[6] 沈彬, 汤晖, 赵天阳, 成思源, 吴静婷. 新时代高校“创+思政”教育模式实践探索[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4): 108-113.
[7] 柯婷, 罗嘉文, 李靖茂. 基于“工匠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3): 108-112.
[8] 刁衍斌, 于玺. 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的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形式探索——以广东工业大学党员教育实践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2): 96-100.
[9] 许泽浩. 新型教学资源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机制探索:基于战略生态位管理视角[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 18(4): 82-86.
[10] 于玺.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优化——基于广东高校的实证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 18(4): 92-96.
[11] 朱艳.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科研人员道德教育提升路径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 18(4): 97-100.
[12] 王新伟. 基于创新创业意识培育的工科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实践探索[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 18(3): 88-91.
[13] 唐建伟, 韩韬, 陈嘉. 地方高校研究生本校生源培育的实践与探索——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 18(3): 92-96.
[14] 蔡健, 罗嘉文, 王亚煦. 高水平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实践育人资源整合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 18(2): 90-96.
[15] 张光宇, 刘贻新, 衷华. 基于开放式创新平台培养工程类研究生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4): 83-89.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