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19, Vol. 19 ›› Issue (6): 110-113,118.

• 社科探索 • 上一篇    下一篇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思考——基于大众传播理论创新的视角

李靖茂   

  1. 广东工业大学组织部, 广东 广州, 510006
  • 收稿日期:2019-01-18 出版日期:2019-11-15 发布日期:2019-11-25
  • 作者简介:李靖茂(1969-),女,汉族,副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政政治教育,党建。
  • 基金资助:
    广东省第二批宣传思想文化人才专项资金课题“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研究——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视角”(20151202);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研究项目(德育专项)“2015—2016年度广东省大学生新媒体建设与运用状况研究报告”(2016JKDY04)。

Thoughts on the Publicity Guidance of University Network in the New Media Era: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Innovation

LI Jingmao   

  1.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China
  • Received:2019-01-18 Online:2019-11-15 Published:2019-11-25

摘要: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大众传播理论中的“把关人”理论、“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等受到冲击,但仍有其适用性。高校网络舆情主体的特殊性、内容复杂性、传播快捷性等特点,使得高校的管理格局被打破,管理方式受到挑战,形象塑造受到冲击。基于大众传播理论创新的视角,建议高校转变观念,建立新型的新媒体“把关人”机制;积极回应,巧妙引导网络舆情的“议程设置”;完善机制,打破网络舆情“沉默的螺旋”现象,从而构建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关键词: 新媒体, 网络舆情, 大众传播, 高校

Abstract: Traditional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ies such as “gatekeepers”, “agenda setting” and “spiral of silence” have been impacted in the new media era, but their applicability still exists. In the online public opin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characteristics as the particularity of main body, the complexity of content and the rapidity of transmission have broken the management patter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allenged the management methods and impacted the image shaping.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innov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hange their concepts and establish a new type of new media “gatekeeper” mechanism. They should positively respond, and subtly guide the “agenda setting” of online public opinion. Also they ought to improve the mechanism and break the “spiral of silent” phenomenon of online public opinion so as to construct a network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mechanism in the new media era.

Key words: new media, online public opinion, mass communi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中图分类号: 

  • G206
[1] 苏杨. 大众传播[M]. 合肥: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9.
[2] 胡正荣. 传播学导论[M]. 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 205.
[3] 吴风. 网络传播学: 一种形而上的透视[M].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 83.
[4] 田维钢, 付晓光. 大众传播理论在微博环境下的有限性和有效性[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2(3): 141-142
[5] 丁义浩. 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与工作应对[J]. 中国高等教育, 2014(Z3): 67-69
[6] 何健. 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与管理对策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 2015: 63.
[7] 聂峰英. 自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指标体系与机制研究[J]. 江苏高教, 2016(1): 36-38
[8] 谢薇娜.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分析[J]. 当代电视, 2016(7): 100-101
[9] 肖敏. 微时代主流舆论场“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探析[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8(5): 13-17
[10] 张宏树. 媒介素养: 大众传播理论新方向[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12): 294-297
[11] 毛宇锋. “沉默的螺旋”理论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机制[J]. 中国成人教育, 2018(9): 75-78
[12] 王永灿.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主体特征及引导探究——基于高校网络舆情诱因的分析视角[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5): 1-6
[1] 王亚煦, 谭磊.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实践育人的路径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5): 79-84.
[2] 罗克文, 黄馨馨. 高水平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分类评价机制的改革与思考[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6): 114-118.
[3] 王香丽. 重点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对农村学生入学机会的影响[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5): 109-112.
[4] 于玺.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优化——基于广东高校的实证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 18(4): 92-96.
[5] 张玉刚, 庄翠荣, 邱伟青, 曾芷晴. 新媒体时代辅导员高校网络舆情干预与危机应对研究——基于广东省内17所高校的研究启示[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6): 90-96.
[6] 赵春阳, 贺寨平. 父母政治资本对高校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的影响[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5): 73-78.
[7] 黄芳芳. 基于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下的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4): 44-49.
[8] 何依娜. 中澳高校社会工作教育模式对比及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启示[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3): 33-38.
[9] 王香丽.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5): 94-98.
[10] 栗志强.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机构需求”与“高校培养”——基于郑州市的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5, 15(6): 66-70.
[11] 颜倩1,王新伟2.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问题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5, 15(6): 88-90.
[12] 罗嘉文1, 苏一凡2. 基于“前孵化器”建设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讨[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5, 15(5): 74-78.
[13] 成洪波1, 2. 高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实践机制探析
 ——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
[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5, 15(5): 33-38.
[14] 钱雪飞. 合作型社工服务项目:高校社工专业师生的角色承担与困惑[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4, 14(2): 58-65.
[15] 于秀丽1,李逸帆2,蔡榆3. 高校心理服务营销策略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4, 14(2): 88-9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