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20, Vol. 20 ›› Issue (6): 22-31.

• 社会工作 • 上一篇    下一篇

服务以增能:社会工作嵌入“村改居”社区治理的实践路径

房亚明, 周文艺   

  1. 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广东 广州,510520
  • 收稿日期:2020-05-07 出版日期:2020-11-15 发布日期:2020-11-19
  • 作者简介:房亚明(1979-),男,瑶族,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治理,民主法治。
  • 基金资助: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基于OBE理念的《行政管理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粤教高函[2018]1号)。

Service to Empower: A Practical Way of Embedding Social Work in “Village to Residence”Community Governance

FANG Yaming, ZHOU Wenyi   

  1.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20, China
  • Received:2020-05-07 Online:2020-11-15 Published:2020-11-19

摘要: 以“村改居”社区治理的改进空间为切入点,探讨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实现路径和发展空间,厘清社区内外资源整合、社区居民共同体意识培养、多元主体协同合作,以服务增能,实现助人自助和社区自治是社会工作嵌入“村改居”社区治理的重要突破点和治理基石。由于体制机制和公共服务衔接不健全等原因,我国“村改居”社区治理面临管理理念和方式滞后、财政和资源投入不足以致公共服务供给匮乏等问题。加之“村改居”自身的特殊性以及社会资本和现实条件迥异,城市成熟社区治理的有效经验和方法难以简单复制,亟需引入新的治理方法和社会资源助推“村改居”社区提升治理效能。建议引入社会工作力量,通过发挥社会工作赋权增能的独特优势,助力社会的有效治理与城市善治。

关键词: 社会工作, “村改居”社区, 赋权增能, 实践路径, 治理现代化

Abstract: The “village to residence”community is the product of the dual role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government policy, which has vigorously promoted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However, due to the connection of system mechanism and public service, “village to residence” community also has problems such as lagging management concept and mode, insufficient financial and resource investment, and lack of public service supply. Due to the different social capital and actual conditions, the effective experience and methods of urban mature community governance are difficult to be simply copied into the “village to residence” community governance. So it is urgent to introduce new governance methods and social resources to boost the “village to residence” community to improve governance efficiency.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community governance of “village to residence” community,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social work empowerment, integrate the resourc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ommunity, promote the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of multiple subjects, and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pattern.

Key words: social work, community of “village to residence”, empowerment, practice path,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中图分类号: 

  • C916
[1] 陈炜伟. 70年来我国城镇化率大幅提升[N]. 驻马店日报. 2019-08-16(04).
[2] 国家统计局.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 人口素质显著提升——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十[EB/OL]. (2019-08-22).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8/t20190822_1692898.html, 2019-08-22/2020-01-15.
[3] 漳州市区这42个村“撤村改居”, 赶紧瞧瞧是你家“升级”了吗[EB/OL]. [2020-06-14]. https://www.sohu.com/a/401376140_120054884.
[4]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N].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11-04(02).
[5] 中央政法委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再出实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部署来了[EB/OL]. [2020-6-14]. http://hlbe.eegns.nmgzf.gov.cn/cabb/2019-12-04/1580.html.
[6] 顾永红, 向德平, 胡振光. “村改居”社区: 治理困境、目标取向与对策[J]. 社会主义研究, 2014(3): 107-112
[7] 徐健, 姜微, 张红, 等. 2018年度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发布[N]. 公益时报. 2019-03-26(007)
[8] 姚进忠. 赋权: “村改居”社区服务的路径选择[J]. 城市问题, 2011(10): 80-85
[9] 陈晓莉. 村改居社区及其问题: 对城中村城市化进程的反思与改革[J]. 兰州学刊, 2014(3): 126-132
[10] 周孟珂. 国家与社会互构: “村改居”政策“变通式落实”的实践逻辑——基于Z街道“村改居”的案例分析[J]. 浙江社会科学, 2016(5): 93-98
[11] 王春生. 珠江三角洲“村改居”进程中的公共管理组织体制分析[J]. 南方农村, 2008(2): 26-31
[12] 潘瑜, 李晗, 戴婧.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改居”社区治理路径研究[J]. 新丝路(下旬), 2016(3): 82-83
[13] 巨东红, 杨贵华. 厦门市“村改居”社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调查[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2): 100-107+119
[14] 倪赤丹. 基层社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5(3): 105-109
[15] 李棉管. “村改居”: 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广东省佛山市N区的个案研究[J]. 中国农村观察, 2014(1): 13-25
[16] 黄海平. 城镇化道路上的夹层: 城乡结合部“村改居”社区考察[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6): 114-124
[17] 黄锐.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共性构筑[J]. 人文杂志, 2015(4): 116-120
[18] 陈伟东, 吴岚波. 从嵌入到融入: 社区三社联动发展趋势研究[J]. 中州学刊, 2019(1): 74-80
[19] 朱健刚, 陈安娜. 嵌入中的专业社会工作与街区权力关系——对一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个案分析[J]. 社会学研究, 2013(1): 43-64+242
[20] 李莉, 章君凤. 社区协同治理中的社会工作人才、机构与方法介入[J]. 学习与实践, 2012(10): 90-94
[21] 王思斌. 社会治理结构的进化与社会工作的服务型治理[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6): 30-37
[22] 王思斌. 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特点及其贡献——对服务型治理的再理解[J]. 社会治理, 2015(1): 49-57
[23] 吴海燕. 重构与治理 基于“多中心”的中国城市社区研究[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138.
[24] 陈伟东, 张继军. 社区治理社会化: 多元要素协同、共生[J]. 社会科学家, 2016(8): 38-43
[25] 燕继荣. 中国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252.
[26] 王力平. 社会工作与基层治理的协同发展[J]. 甘肃社会科学, 2019(5): 171-178
[27] 龚维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制[M].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6: 167-168.
[28] 王永华, 罗家为. 政府赋权与社工参与: 社区治理的路径选择——基于政社合作的分析视角[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8(2): 43-49
[29] 王力平. 社会工作协同城市民族事务治理: 逻辑生成与路径选择[J]. 青海社会科学, 2019(2): 115-121
[1] 童敏, 吴宝红. 从英雄主义到平民关怀:社会工作伦理的反思与重构[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5-12.
[2] 赵芳, 孔春燕. 基于“关系”的社会工作伦理实践[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13-19.
[3] 何龙韬, 吴汉. 应对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反思能力教学和培养模式[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20-30.
[4] 秦海波, 李玉昆, 赵燕燕, 程海源. 提升薪资能否留住社会工作者?——工作自主权的调节作用[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31-40.
[5] 金舒衡, 戴海静. 社区不文明行为与流动母亲的安全感——兼论社会工作的空间介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41-47.
[6] 雷杰, 易雪娇, 张忠民. 行政化导向的新管理主义:乡镇 (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以湖南省“禾计划”A市项目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62-74.
[7] 于铁山, 居正. 政治与专业互嵌:社会工作机构党建发展与服务进阶研究——以广东省D地27家社会工作机构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86-92.
[8] 文军, 敖淑凤. 从碎片化到整合化:志愿服务本土实践路径探索——以无锡市X区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5-12.
[9] 韩央迪, 黄翠萍, 张雪峰, 王琛迪, 李相蒲. “橙希”互助:循证导向下的癌患家属照顾者生活希望计划——以上海市H医院肿瘤内科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13-22.
[10] 赵迪, 张志鹏, 张伟. 因为专业所以认同——南京市社会工作者主观地位认同的质性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23-34.
[11] 陈蓓蓓. 分类视阈下社会工作机构公共危机应对研究——基于湖北省H市的调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35-44.
[12] 时怡雯, 周静. 整合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探究——基于云南省Y县少数民族留守儿童需求评估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45-54.
[13] 杨红, 陈涛. 社会工作机构支撑的村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北京市Z村治理模式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80-91.
[14] 何雪松, 王天齐. 2021年社会工作研究年度进展述评[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2): 5-15.
[15] 何健, 蓝财广. 互助助人VS助人自助: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念的新阐释[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2): 16-2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