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23, Vol. 23 ›› Issue (2): 5-17.

• 特稿 •    下一篇

2022年社会工作研究年度进展述评

何雪松, 于钰, 程怡雯   

  1.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上海, 200237
  • 收稿日期:2023-02-28 出版日期:2023-03-15 发布日期:2023-04-27
  • 作者简介:何雪松(1974-),男,汉族,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理论研究。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行动本土化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16ZDA084)。

2022 Annual Review on Social Work Research

HE Xuesong, YU Yu, CHENG Yiwen   

  1. School of Social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China
  • Received:2023-02-28 Online:2023-03-15 Published:2023-04-27

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擘画了社会工作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使命,社会工作学术界以专业的坚守回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22年,社会工作学术界积极围绕社会工作理论、实践研究、乡镇社工站、老年人、儿童青少年、行业发展、专业教育等方面开展了高质量研究。为进一步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学术界要不断探索新领域,勇于回答时代之问,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倡导社会工作政策体系、实践体系和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推进社会工作体系化建设;加强实践自觉、理论自觉与文化自觉,推动基于实践的知识生产,提升社会工作的学术地位。

关键词: 社会工作, 行业发展, 体系化, 知识生产

Abstract: The grand blueprint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outlines the historical position and mission for social work, and the academic community of social work responds to the needs of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professional adherence. In 2022, the academic community of social work actively carried out high-quality research around social work theories, practice research, grassroot social work stations, the elderly,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work educa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the academic community should constantly explore new fields, responding to people's yearning for a better life, and bravely answering the new questions brought by our times. It should also make efforts to strengthen the social work system construction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policy, practice and education. It should also facilitate practice-based knowledge production with theoretical, cultural and practical self-awareness, to improve the academic status of social work.

Key words: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ystematization, knowledge production

中图分类号: 

  • C916
[1] 童敏, 周晓彤. 超越心理学与社会学: 社会工作的在地性审视及其理论重构[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6): 10-17
[2] 杨锃, 莫佳妮. “联结生活”视角下社会工作的职业与薪资——助人服务“购买”中的社会性与国家性[J]. 学海, 2022(2): 164-173
[3] 刘振. 作为“方法”的社会工作——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工作的思考[J].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2(4): 177-184
[4] 黄锐, 孙斐. 扩展关系为本社会工作的理论视野: 中国关系研究的贡献[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5): 13-22
[5] 郭伟和. 在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之间——对西方社会工作两种实践模式及其认识论基础的评析[J]. 社会学研究, 2022(3): 206-225,230
[6] 王依娜. 迈向“互构实践”: 西方社会工作实践理念转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6): 52-64,74
[7] 季俊含. 社会工作实践智慧的核心要素——基于跨学科概念演进的考察[J]. 社会工作, 2022(4): 70-79,106-108
[8] 丁建定, 谌基东. 19世纪中期英国社会救济中的自助理念与实践——兼论社会工作“助人自助”价值理念的时代性[J]. 社会工作, 2022(4): 1-12,100
[9] 何健, 蓝财广. 互助助人VS助人自助: 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念的新阐释[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2): 16-24
[10] 程玲, 肖桂春. 中国社会工作“社会性”研究的核心论述与反思[J]. 社会工作, 2022(3): 28-36,103-104
[11] XU Y, LI Q, CUI M. Snapshot of social work in China: outcomes of stakeholder competition[J].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20, 52(1): 198-216
[12] 童敏, 吴宝红. 从英雄主义到平民关怀: 社会工作伦理的反思与重构[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4): 5-12,30
[13] 彭宗峰. 走向深层话语塑型方式建构: 赋权理论本土化的认知逻辑演进[J]. 浙江社会科学, 2022(8): 78-86,158-159
[14] 徐选国, 秦莲. 第三次分配视域下社会工作本土理论建构及其实践向度[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22(4): 105-114
[15] 童敏, 杜经国. 现实建构主义: 基层治理社会工作的实践逻辑及理论依据[J]. 社会工作, 2022(6): 1-15,100-101
[16] 童敏, 周晓彤. 基层治理与自我增能: 中国特色社会工作道路的理论审视[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5): 1-12
[17] 文军, 方淑敏. 社会工作专业自主性困境及其行动策略——基于社区治理中互动场域视角的分析[J]. 学术界, 2022(12): 72-82
[18] 何国良. 实践研究与论理逻辑[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1): 5-25
[19] 吕楠. 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本土化发展[J]. 社会建设, 2022(6): 3-6
[20] 刘荣, 阿达来提·阿比力肯木. 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性知识建构及其路径[J]. 社会工作, 2022(5): 13-23,103
[21] 赵芳, 孔春燕. 基于“关系”的社会工作伦理实践[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4): 13-19
[22] HE L, XU J. A conversation between Confucian ethics and the NASW code of ethics in the Chinese context[J].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22, 52(4): 1805-1819
[23] 莫佳妮. 超越利他与利己之争: 涂尔干的人性两重性与社会工作实践伦理[J].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 2021(2): 38-59
[24] 王杰. 美好生活的叙事解读与社会工作的实践路向[J]. 社会工作, 2022(5): 24-34,103-104
[25] 王思斌. 中国社会工作实践研究刍议[M]//王思斌.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第二十一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2022: 1-24.
[26] 郭伟和. 反思对话与阐明理由——迈向实践自觉的整合性专业实践研究[M]//王思斌.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第二十一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 25-52.
[27] 费梅萍, 洪裴, 唐立. 知识生产过程的实践研究——基于上海社区戒毒康复服务模式的探索[M]//.王思斌.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第二十一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 53-57.
[28] 楼玮群, 蔡灵喻, 毛珊. 运用研究增权优化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实务: 基于照顾者社区支持服务项目的行动研究[J]. 社会建设, 2022(6): 7-23,56
[29] 童敏, 吴宝红. 在地反思的实践: 社会工作协同实务研究的逻辑框架[M]//.王思斌.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第二十一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 80-99.
[30] 卢培伟, 郭伟和. 从实践惯习到实践智慧——基于社区矫正案例的讨论[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5): 23-36
[31] 高万红, 李晓娇, 汤四萍, 等. 乳腺癌患者的性别角色认同危机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云南Y医院女性乳腺癌患者为例[M]//.王思斌.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第二十一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 100-124.
[32] 费梅苹, 李丹阳. 从入场、对话到合作: 驻所社会工作者的实践策略研究——基于上海市Y机构驻所社会工作实践[J]. 社会工作, 2022(1): 24-35,102-103
[33] 刘江, 顾东辉, 肖梦希. 满意度能作为社会服务效果评价指标吗?——基于一项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的量化分析[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1): 1-14
[34] YANG H, LIU Y, CHEN H, et al. Integrated 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MCI: a preliminary study in Shanghai, China[J/O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care, 2022, 22(1) [2023-02-28]. https://wwwncbi.53yu.com/pmc/articles/PMC8896240/. DOI: 10.5334/ijic.5706.
[35] CHEN H, XIAO M, LIN Y, et al. Current development of a 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 approach fo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patients and a clinical trial in China[J].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internal medicine, 2022, 10(1): 5-8
[36] DUAN W, WU T, BU H, et al. Development of a three-stage strength-based meaning intervention to promote mental health among individuals with physical disabilities in disadvantaged communiti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022, 23(8): 3865-3887
[37] 柴雪, 王子川, 王菁滢, 等. 青少年金融素养干预手册的开发和实施——基于金融韧性框架的设计[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1): 26-34
[38] 祝玉红, 银少君. 线上亲职小组对农村家长亲职效能感提升的干预研究[J]. 社会建设, 2022(6): 38-56
[39] 贾昕珊, 卓彩琴. 小组社会工作提升大学生共情能力的干预研究[J]. 社会建设, 2022(6): 24-37
[40] 杨威威, 徐选国. 替代性治理: 城乡变迁下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自我调适[J]. 社会发展研究, 2022(3): 48-70,243
[41] 马治龙, 焦若水. 旧邦新命: 乡村振兴战略中合作社的文化复归与维新[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1): 89-97
[42] 卫小将, 李迎生.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乡村转向与社会工作城乡协调发展[J]. 教学与研究, 2022(4): 68-76
[43] 王思斌. 乡村振兴结构与以经济社会生活振兴为本的政策发展[J]. 河北学刊, 2022(1): 172-179
[44] 王思斌. 乡村振兴中韧性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与共同富裕效应[J]. 探索与争鸣, 2022(1): 110-118,179
[45] 向德平, 向凯. 从“脱贫”到“振兴”: 构建发展型乡村振兴社会政策[J]. 社会发展研究, 2022(3): 33-47,243
[46] 张和清, 陈曦. 社会赋能、社会经济与社区减贫发展[J]. 社会发展研究, 2022(4): 108-125,244
[47] 马凤芝. 贫困治理与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的中国实践[J]. 社会建设, 2022(1): 48-59
[48] 李怀, 宋帮福. 村庄易地迁移的社会基础和动员逻辑[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6): 26-38
[49] 王思斌. 乡村振兴中乡村社会基础再生产与乡镇社会工作站的促进功能[J]. 东岳论丛, 2022(1): 169-175,192
[50] 郑广怀, 赵培浩. 沟通权力: 困境女性创造乡村公共价值的深层逻辑——以湖南省长沙市“芙蓉花开”公益项目为个案[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4): 57-70
[51] 徐选国, 王曼曼, 韩旭冬. 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的政策创新与扩散机制——基于ATLAS. ti 9软件对23个政策文本的质性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6): 23-40
[52] 任文启, 顾东辉. 基层治理专业化视野下社会工作站建设的进程、困境与实践策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6): 50-59
[53] 姚进忠, 林晓风. 服务与治理: 乡镇社会工作站督导逻辑设计与实践框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6): 41-49
[54] 程燕蓉, 慈勤英. 家国一体: 在乡村振兴中重塑家庭养老[J]. 宁夏社会科学, 2022(4): 166-172
[55] 吴帆. 基于家庭代际支持的就地养老模式: 基本逻辑与公共服务支持[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4): 74-81
[56] 慈勤英, 程燕蓉. 以家为本, 老而不休: 农村老年人口劳动参与的家庭因素影响分析[J]. 天府新论, 2022(6): 74-86
[57] ZHONG X, SONG P P, WANG Z, et al. Resilience building among Chinese family caregivers of older people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in Shanghai[J]. Health &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 2022, 30(5): e2395-e2405
[58] WANG N, EVANDROU M, FALKINGHAM J, et al. Typologies of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in urban and rural China: a latent class analysis[J]. 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 2023, 42(2): 313-323
[59] TANG Z, WANG N. Will downward intergenerational housing support increase parents’ expectations for old-age care from adult children? evidence from China[J]. 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 2022, 41(9): 2084-2095
[60] 赵一红, 聂倩. 供需与结构: 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构的逻辑——基于六城市养老机构的实证调查[J]. 社会学研究, 2022(6): 164-179,229-230
[61] 郭浩, 陈雯璞, 张和清. 三重行动逻辑下A社区老年协会的生成研究[J]. 社会建设, 2022(5): 40-51
[62] 福鹏. 合作治理视角下农村留守老人福利多元供给模式研究——以湖北恩施州农村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2): 87-96
[63] CHEN H, HAGEDORN A, AN N.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eldercare in China[J/OL]. 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Western Pacific, 2022 (2022-07-28)[2023-02-28].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wpc/article/PIIS2666-6065(22)00162-6/fulltext. DOI:10.1016/j.lanwpc.2022.100547.
[64] LI Y, BAI X, CHEN H. Social isolatio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depression among Chinese older adults: examining internet use as a predictor and a moderator[J/OL].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2022, 10 [2023-02-28]. https://wwwncbi.53yu.com/pmc/articles/PMC8963936/. DOI:10.3389/fpubh. 2022.809713.
[65] 刘勇, 丁霜, 曾阅. 老年人数字鸿沟生成的扎根理论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3): 64-72
[66] 刘长喜, 崔占民. 金融化、长寿化与金融能力提升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5): 47-56
[67] 尹银, 崔优优. 金融社会工作助力智慧养老——“积极老龄化”的视角[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5): 57-63,96
[68] SUN X, CHEN M. Associations between perceived material deprivation, social support and violent victimization among Chinese children[J/OL]. Child abuse & neglect, 2022, 127 [2023-02-28].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 science/article/pii/S014521342200103X. DOI:10.1016/j.chiabu.2022.105583.
[69] ZHANG H, WANG W, LIU S, et al.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impact of child maltreatment on self-esteem: 1981 to 2021[J/OL]. Trauma, violence, & abuse, 2022 (2022-11-06)[2023-02-28].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 abs/10.1177/15248380221129587. DOI:10.1177/15248380221129587.
[70] WANG Y, CHEN X, ZHOU K, et al. 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childhood maltreatment on elderly depression[J/OL]. Trauma, violence, & abuse, 2022. (2022-03-01)[2023-02-28].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abs/ 10.1177/15248380211073838. DOI:10.1177/15248380211073838.
[71] WANG W, CHEN K, ZHANG H. Effectiveness of trauma-focus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among maltreated children: a meta-analysis[J/OL].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2022 (2022-12-28)[2023-02-28]. https://journals. sagepub. com/doi/abs/10.1177/10497315221147277. DOI:10.1177/10497315221147277.
[72] 孙斐, 黄锐. 迈向项目式个案管理: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困境及其转型——基于上海市J项目的个案分析[J]. 社会建设, 2022(6): 69-79
[73] ZHU Y, XIAO C, ZHU B. Gender differences in child sexual abuse in China: do one-child status and repeated victimization matter?[J/OL].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023, 144 [2023-02-28].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 science/article/pii/S0190740922003796. DOI:10.1016/j.childyouth.2022.106743.
[74] 郑庆杰, 陈美杏. 内化与外化: “多动症”儿童叙事治疗个案研究[J].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 2021(2): 76-92
[75] 时怡雯, 周静. 整合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探究——基于云南省Y县少数民族留守儿童需求评估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3): 45-54
[76] 佟新. 顺从与反抗: 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及其整合——社会工作对平权型亲子关系的倡导性实践[J]. 学海, 2022(1): 117-126
[77] 魏雷东, 宗千雅. 校园欺凌治理的社会工作介入: 赋能模式与循证实践[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4): 89-95
[78] 罗阳, 刘雨航. 重返共同体: 高校学生社区营造的社会工作介入[J]. 学海, 2022(4): 53-59
[79] 朱浩, 徐姝红. 社会组织参与儿童福利服务供给的困境与机制创新: 以上海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2): 70-78,96
[80] 郭伟和. 转型社会工作再探讨——超越当前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策略之争的新思路[J]. 社会工作, 2022(3): 19-27,102-103
[81] 任敏, 郑先令. 互为主体的社会工作“嵌合”发展及其机制分析: 以一个粤西农村社工站的发展历程为例[M]//王思斌.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第二十一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 145-180.
[82] CAI T, LEI J, CHEN Y. Depoliticized or depoliticized policy practice: the role of non-governmental social work organizations in policy-making in China[J].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22, 52(4): 2024-2042
[83] HE L, MU L, JEAN J A, et al. Contributions and challenges of public health social work practice during the initial 2020 COVID-19 outbreak in China[J].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22, 52(8): 4606-4621
[84] 刘帅顺, 张汝立. 场景折叠与身份切换——跨越边界的社会工作者服务逻辑研究[J]. 社会学评论, 2022(4): 240-256
[85] ZHANG H, YANG L, WALKER R, et al. How to influence the professional discretion of street-level bureaucrat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strategies in the delivery of social assistance[J]. Public management review, 2022, 24(2): 208-232
[86] 孙斐, 黄锐, 范斌. 规范—目标—成效导向: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情境下项目督导的实践逻辑[J].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 2021(2): 60-75
[87] LEI J, LUO M, WANG Y. Validating a model for indicating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social work in China[J].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22, 22(3): 758-778
[88] 赵迪, 张志鹏, 张伟. 因为专业所以认同——南京市社会工作者主观地位认同的质性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3): 23-34
[89] 马凤芝. 从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关系看社会工作的政策品性——兼论社会政策在社会工作中的走向[J]. 河北学刊, 2022(1): 180-190
[90] 张天真, 费梅苹. 理事会治理能促进社会工作机构的政策倡导实践吗?——基于727家社会工作机构的实证研究[J]. 社会工作, 2022(6): 59-71,104-105
[91] 张欢, 郝伟琪, 谭万冬. 领导力与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组织发展: 基于26家机构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 社会工作, 2022(6): 43-58,103-104
[92] SONG Y, LAB J, ZHENG G, et al. Innovation of social workers under different leadership styles: an experimental vignette study[J/OL].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2022 (2022-10-11)[2023-02-28]. https://journals. sagepub.com/doi/abs/10.1177/10497315221131319. DOI:10.1177/10497315221131319.
[93] 程诗婷, 张伟, 谢士钰. 一线社会工作者缘何留任: 家人支持的中介效用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2): 52-60
[94] 高海珍, 邢成举. 工作家庭冲突与机构青年社会工作者离职意向——工作情感的调节效应和职业倦怠的中介作用[J]. 社会工作, 2022(4): 25-40,102-103
[95] 李红飞, 曾守锤. 社会工作情怀再讨论: 社会工作者的社会价值感知与离职倾向的关系[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3): 14-25
[96] 胡荣, 石柏林. 工作支持对社会工作者离职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CSWLS2019)的实证分析[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3): 1-13
[97] ZHENG G, LIU H, WANG Y, et al. Occupational turnover because of supervisors’ excellence? the dilemma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ers in China[J].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social work and research, 2022, 13(4): 851-875
[98] 刘江, 顾东辉. “约束—内化”vs. 反思性实践认知——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与留职意愿关系研究[J]. 社会学研究, 2022(2): 183-201,230
[99] 文豪, 呼斯勒. 素质—压力模型视角下社会工作者的压力症状及其化解——基于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CSWLS2019)数据的分析[J]. 社会工作, 2022(3): 85-99,109-110
[100] ZHENG G, JIANG N, ZHAO P,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and the service impact among Chinese disability support workers[J]. Health &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 2022, 30(6): e4155-e4164
[101] ZHANG N, HE X. Role stress, job autonomy, and burnout: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job satisfaction among social workers in China[J]. Journal of social service research, 2022, 48(3): 365-375
[102] FU F, JI Q, CHEN Y, et al. Resilience,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life among medical social workers during COVID-19 pandemic in Mainland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urvey[J]. Social work in health care, 2022, 61(4): 261-279
[103] CHEN A, ZHENG G, GAO X, et al. Let not the world change us: critical consciousness as a moderator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le stress and burnout among social workers in China[J/OL].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2022 (2022-10-31)[2023-02-28].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00208728221126579. DOI:10.1177/00208728221126579.
[104] 高艺多. 复杂的内心世界: 社会工作者的情感劳动过程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1): 41-49
[105] 张和清, 徐菲.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反思[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6): 14-20
[106] 张洋勇, 徐明心.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转向: 美国的历程和启示[J]. 社会科学战线, 2022(6): 232-245
[107] 马凤芝. 新文科建设与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6): 6-8
[108] 马凤芝. 秉持初心 承梦前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十年发展[J]. 中国社会工作, 2022(28): 31-32,34
[109] 彭华民, 崔宝琛, 王梦龙, 等. 社会工作研究生专业能力: 三维内涵与提升路径——基于N校的实证研究[J]. 社会工作, 2022(5): 1-12,103
[110] 何岚, 谢艳, 陈纬, 等. 从理论向能力转化: 一项社会工作实习的行动研究[J]. 社会工作, 2022(2): 78-90,110
[111] 施旦旦, 张静敏, 刘晓春. 在互为主体性的课堂上相遇转化: 社会工作叙事教学实践研究[M]//.王思斌.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第二十一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 125-144.
[112] 赵玉峰. 元宇宙与社会工作的虚拟转向[J]. 科学·经济·社会, 2022(3): 8-15
[113] 梁玉成. 数字化转型下的社会工作发展思考[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6): 20-22
[114] 何雪松. 建立社会工作的数据科学——新文科建设的一个切入点[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6): 12-14
[115] 顾东辉. 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和专业超越[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6): 9-12
[116] 陈星, 彭华民. 福利体制与公众对政府福利责任态度的关系研究——基于ISSP九个国家地区的实证分析[J]. 山东社会科学, 2022(7): 144-151
[117] 卫小将. 中国社会福利发展的动因与机理[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5): 59-71,236
[118] 徐选国, 秦莲. 社会工作参与共同富裕: 何以可能?何以可为?[J]. 学习与实践, 2022(6): 100-112
[119] 王思斌. 困弱群体的参与性共同富裕与社会工作的促进作用[J]. 社会工作, 2022(1): 1-8,100
[120] 方劲, 朱予嘉. 以环境正义促进社会正义: 绿色社会工作的国际实践及其本土化空间[J]. 社会建设, 2022(3): 27-42
[121] 罗桥, 汤皓然. 价值重构、场景塑造与行动赋权: 社会工作参与社区环境治理共同体构建的三个基础[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5): 5-14
[122] 程鹏立. 以倡导为核心的环境社会工作方法体系构建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5): 29-35
[123] 王进文. 迈向行动的社会工作: 环境问题介入的学科反思与路径建构[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2): 61-77
[124] 何宇飞, 李侨明, 陈安娜, 等. “软硬兼顾”: 社会工作与社会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可能与路径[J]. 装饰, 2022(3): 24-27
[125] 王思斌. 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建设的内容、特点与原则[J]. 中国社会工作, 2019(13): 14-15
[1] 周玲, 张东. 在线金融教育对社会工作者金融素养提升的作用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2): 37-46.
[2] 魏玺昊, 王寒温, 许艳萍, 徐选国. 社会工作促进易地搬迁村民社区参与的转化机制——以云南省苗村专业实践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2): 74-84.
[3] 唐咏, 倪小琪. 民政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社会支持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角色清晰的中介作用[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1): 53-61.
[4] 居正, 于铁山. 后发外生型赋能:社会工作机构党建发展及影响因素——基于CSWLS2019数据的实证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1): 62-70.
[5] 马凤芝. 新文科建设与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6): 6-8.
[6] 顾东辉. 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和专业超越[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6): 9-12.
[7] 何雪松. 建立社会工作的数据科学——新文科建设的一个切入点[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6): 12-14.
[8] 张和清, 徐菲.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反思[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6): 14-20.
[9] 梁玉成. 数字化转型下的社会工作发展思考[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6): 20-22.
[10] 姚进忠, 林晓风. 服务与治理:乡镇社会工作站督导逻辑设计与实践框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6): 41-49.
[11] 周艳. 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嵌入城乡社区后的多维图景及未来走向——以J省S市社区服务社会化实践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6): 60-67.
[12] 林诚彦, 卓彩琴. 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理论选择与实践整合——基于社区能力建设理论的社区服务行动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6): 77-91.
[13] 罗桥, 汤皓然. 价值重构、场景塑造与行动赋权:社会工作参与社区环境治理共同体构建的三个基础[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5): 5-14.
[14] 林芳菲, 张子豪. 改造“威胁者”:社会工作如何参与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共管[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5): 15-28.
[15] 程鹏立. 以倡导为核心的环境社会工作方法体系构建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5): 29-3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