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24, Vol. 24 ›› Issue (3): 50-60.
许嘉祥, 童敏
XU Jiaxiang, TONG Min
摘要: 在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建设阶段,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整合服务愈加注重风险管控与生活康复服务的融合,推动服务社会化,以及加强服务衔接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整合服务上面临困难,亟须从实践中探寻整合路径。文章针对深圳市南山区社区精神卫生防治项目展开参与式行动研究,发现在将患者从医院向社区转移接续的过程中,面临整合风险管控与生活康复服务的挑战。而精神卫生防治专职社会工作者作为个案管理员开展整合服务,能够通过日常访视提供人文关怀,与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建立合作关系,提升服务机制的协调性。其在患者病情复发时,可联动“五位一体”机制及时将患者送院治疗,平时则深入社区生活环境,帮助患者重建生活康复所需的社会支持。这种整合服务的模式不同于传统临床导向的生理—心理—社会模式,而是基于临床—制度的整合逻辑,更加强调在“社会”维度开展整合,以此回应基层社会治理对以人为本和公共安全的双重要求。该模式扎根于社区生活场景,有助于推进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整合服务的精细化发展和社区公共安全空间建设。
中图分类号:
[1]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EB/OL]. [2023-08-10].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5/content_2883226.htm. [2] 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 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 [2023-08-10]. http://www.nhc.gov.cn/jkj/s5888/201812/f305fa5ec9794621882b8bebf1090ad9.shtml. [3] 童敏, 许嘉祥. 基层协同治理公共空间: 严重精神障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J]. 社区心理学研究, 2022(1): 97-115 [4] MCLAREN N.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biopsychosocial model[J]. Australian &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98, 32(1): 86-92 [5] ÁLVAREZ A S, PAGANI M, MEUCCI P.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biopsychosocial model in mental health a research critique[J].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2012(2): 173-180 [6] SEGAL S.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a reorientation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s[M]// GILBERT N, SPECHT H. Handbook of the social services. New York: Prentice Hall, Inc. , 1981: 168-190. [7] GUTTMACHER S, VANA P K, RUIZ-JANECKO Y. Community-based health interventions [M]. 3r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2010: 6. [8] BURCHARDT T. Capabilities and disability: the capabilities framework and the social model of disability[J]. Disability & society, 2004, 19(7): 735-751 [9] CORRIGAN P W, MUESER K T, BOND G R, et al.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an empirical approach[M].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2008: 48. [10] NEAL B B, JACQUELINE P. Community support and rehabilitation of the mentally disabled in the United Stat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1986, 15(4): 16-25 [11] ISRAEL B A, ENG E. Methods in community-based participatory research for health[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2005: 1-3. [12] GISE L H, CROCKER B. The present and future of community psychiatry: an introduction[M]// MCQUISTION H L, SOWERS W E, RANZ J M, et al. Handbook of community psychiatry. London: Springer, 2012: 242. [13] 童敏, 许嘉祥. 中国大陆精神卫生政策的演变与发展[J].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20(3): 207-212 [14] 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 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于2015年6月正式启动. [EB/OL]. [2023-08-10]. http://www.nhfpc.gov.cn/wgq/gzhy1/201506/168e45098a03439eb0f6d397690c6cdf.shtml. [15] 22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EB/OL]. (2017-01-24). https://www.gov.cn/xinwen/2017-01/24/content_5162861.htm#1. [16] 乔志宏. 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困难与挑战[J]. 心理学通讯, 2019(1): 17-21 [17]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通知[EB/OL]. (2022-05-20).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5/20/content_5691424.htm. [18] 民政部, 财政部, 卫健委, 等. 关于开展“精康融合行动”的通知[EB/OL]. (2023-01-04).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1/04/content_5734958.htm. [19] 唐文忠, 袁伊春. 精神分裂症的日间康复与7年随访[J]. 现代康复, 2000(4): 552-553 [20] 湖南省民政厅. 全力构建社区精神康复的湖南模式[J]. 社会福利, 2019(10): 12-13 [21] 芮静珈. 江苏苏州市: “四个实现”打造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升级版[J]. 社会福利, 2021(5): 49 [22] 梁雨, 冯琬婷, 李慧, 等. 四川省严重精神障碍“医院—社区一体化服务模式”推行的阻碍因素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J]. 现代预防医学, 2022(24): 4462-4466, 4523 [23] PRATT C W, GILL K J, BARRETT N M, et al.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M]. 3rd ed. London: Academic Press of Elsevier Inc. , 2014: 216-218. [24] 高万红, 穆静. 会所模式在精神障碍者社区康复中的应用研究——以昆明T会所为个案[M]// 王思斌.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13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41-67. [25] 杨锃, 陈婷婷. 多重制度逻辑下的社区精神康复机构研究——兼论本土精神卫生公共性建设的可能路径[J]. 社会科学战线, 2017(3): 204-212 [26] 陈昌佳. 坚持多措并举, 打造会所模式——构建具有长沙特色的社区精神康复联盟[J]. 中国民政, 2018(1): 35 [27] 周轶卿, 卓恺明, 周国权. 主动式社区治疗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3(1): 55-58 [28] 童敏, 骆成俊, 赵艳军. 长期陪伴服务: 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批判与反思[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7(4): 124-131 [29]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EB/OL]. [2023-08-10]. http://www.nhc.gov.cn/jkj/s5888/200911/a5adc74527324f1c9e5cc7beba9c1392.shtml. [30] 黄永梅, 梁润娣, 柯咏坚, 等. 社会工作介入重性精神病个案管理的效果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6(16): 1876-1878 [31] 马剑平, 范北方.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指南——深圳市南山区主动式社区治疗的本土实践[M].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8: 16. [32]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转发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 [2023-08-10]. http://www.gd.gov.cn/zwgk/zdlyxxgkzl/ylws/content/post_2120236.html. [33] 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关于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典型案例征集活动评选结果的公示[EB/OL]. [2023-08-10]. https://ncmhc.org.cn/channel/newsinfo/7036. [34] FOUCHE C . Practice research partnerships in social work: making a difference[M]. Chicago: Policy Press, 2015: 13. [35] FOOK J. Critical social work: the current issues[J]. Qualitative social work, 2003, 2(2): 123-130 [36] HEALY K. Social work practices[M]. London: Sage, 2000: 3. [37] 李友梅, 相凤. 我国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思考[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20(3): 51-60 [38]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EB/OL]. (2021-07-11). http://www.gov.cn/zhengce/2021-07/11/content_5624201.htm. [39] 王璐, 李滨. 中国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务体系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4): 38-50 |
[1] | 程瑜, 崔昌杰. 全人照护视角下医务社会工作参与构建普惠性安宁疗护体系的专业优势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3): 1-11. |
[2] | 高海虹, 林益立. 情绪劳动视域下社会工作者离职意愿研究——基于CSWLS数据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3): 29-39. |
[3] | 马东东, 孙亚娟. 边疆民族地区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承认历程探究——基于保山市S机构的个案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3): 40-49. |
[4] | 何雪松, 匡梦叶, 吴漪岚. 2023年社会工作研究年度进展述评[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2): 1-18. |
[5] | 赵芳, 孔春燕, 何龙韬. 医务社会工作跨专业合作中的角色共识与角色实践[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2): 32-42. |
[6] | 黄国英, 叶福怡, 吴嘉恒. 工作自主性和医疗体系的工作支持度:医务社会工作者留职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2): 52-59. |
[7] | 常进锋, 钟丽阴. 共同富裕视角下社会工作助力第三次分配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2): 60-68. |
[8] | 王鹿萍, 孙奎立. 我国慈善事业与社会工作融合发展研究:回顾与展望[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1): 36-44. |
[9] | 刘艳霞, 查媛. 西部欠发达地区学校社会工作的实践困境与突破策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1): 53-60. |
[10] | 何志晶, 王志中, 常碧如.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视域下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职业选择机制探讨[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1): 61-69. |
[11] | 彭小兵, 王若含. “失声”与价值回归:乡村治理困境及社会工作介入路径[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6): 5-13. |
[12] | 王杰, 张少卿. 构建乡村社区治理共同体:社会工作何以可为——以福建省L村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6): 14-22. |
[13] | 张富富. 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功能定位、现实困境与实践策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6): 23-33. |
[14] | 蒙艺, 胡杨, 马欢欢. 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系统性评价[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6): 34-45. |
[15] | 程玲, 赖燕琼. “社会工作+社会设计”双学科协同治理模式探讨——以成都市曹家巷社区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6): 66-74,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