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25, Vol. 25 ›› Issue (4): 26-37.
向羽, 沈丽冰, 贺志峰
XIANG Yu, SHEN Libing, HE Zhifeng
摘要: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模式已是一种常见的社会服务供给手段,服务成效评估是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采用主题分析法对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利益相关方的访谈进行分析,试图说明购买方与服务方所理解的服务成效具体为何、有何差异、缘何如此。研究发现:购买方所认知的服务成效包括服务项目产出数量、服务项目创新、领导肯定和服务提供;服务方所认知的服务成效包括服务对象的改变、满意与认可、服务策略和服务提供;两方对服务成效形成了多元、差异和错误认知,并且在实践中服务方会向购买方的认知靠拢。究其缘由,现行购买服务模式并非真正完善的准市场机制,这使得成效概念被混淆,成效话语被垄断,专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被行政权力扭曲。
中图分类号:
[1] GIBBON S, Effective practice: social work’s long history of concern about outcomes [J]. Australian social work, 2001, 54(3): 3-13. [2] MUNSON C E. The concepts of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applied to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ocial work, 1978, 14(2): 90-97. [3] PAYNE M. The origins of social work: continuity and change [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4] RUBIN A. Teaching EBP in social work: retrospective and prospective[J].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11, 11(1): 64-79. [5] FISCHER J. Is casework effective? a review[J]. Social work, 1973, 18(1): 5-20. [6] WOOD K. Casework effectiveness: a new look at the research evidence[J]. Social work, 1978, 3(6): 437-457. [7] LE GRAND J. Quasi-markets and social policy[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91, 101(408): 1256-1267. [8] 黄源协. 社会工作管理[M]. 台北: 双叶书廊有限公司, 2010: 53. [9] CREE V, JAIN S, HILLEN D P. Evaluating effectiveness in social work: sharing dilemmas in practice[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19, 22(4): 599-610. [10] 朱眉华. 政府购买服务——一项社会福利制度的创新[J]. 社会工作, 2004(8): 8-11. [11] 许芸. 从政府包办到政府购买——中国社会福利服务供给的新路径[J]. 南京社会科学, 2009(7): 101-105. [12] 宋国恺. 政府购买服务: 一项社会治理机制创新[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6): 10-16. [13] 民政部, 财政部. 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EB/OL]. (2012-11-28). https://www.gov.cn/zwgk/2012-11/28/content_2276803.htm. [14] 陈为雷. 政府和非营利组织项目运作机制、策略和逻辑——对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社会学分析[J]. 公共管理学报, 2014(3): 93-105,142-143. [15] 管兵, 夏瑛. 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选择及治理效果: 项目制、单位制、混合制[J]. 管理世界, 2016(8): 58-72. [16] 王清. 项目制与社会组织服务供给困境: 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化运作的分析[J]. 中国行政管理, 2017(4): 59-65. [17] 赵环, 徐选国, 杨君.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第三方评估: 社会动因、经验反思与路径选择[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10): 147-154. [18] 曲凤鸣.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评估体系研究[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17(2): 69-74. [19] PATTI R J. Managing for service effectiveness in social welfare organizations[J]. Social work, 1987, 32(5): 377-381. [20] 郑怡世. 成效导向的方案规划与评估[M]. 高雄: 巨流图书公司, 2018. [21] EPSTEIN J M, YUTHAS K. Measuring and improving social impacts: a guide for nonprofits, companies, and impact investors [M]. San Francisco: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2014. [22] 彼得·罗希, 霍华德·弗里曼, 马克·李普希. 项目评估: 方法与技术[M]. 邱泽奇, 王旭辉, 刘月, 等, 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2. [23] POSAVAC J E, CAREY G R. 方案评估——方法及案例讨论 [M]. 罗国英, 张纫, 译, 台北: 双叶书廊, 2014: 41. [24] ROBSON C. 方案评估——原理与实务 [M]. 魏希圣, 郑怡世, 译. 台北: 红叶文化, 2005. [25] 刘江, 顾东辉. 方法为本、理论驱动与机制分析——社会工作服务效果评估的三种策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6): 5-13. [26] 刘江. 社会工作服务效果评估: 基于定性与定量方法的混合评估法[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6): 36-43,83. [27] 埃贡·G.古贝, 伊冯娜·S.林肯, 等. 第四代评估[M]. 秦霖, 蒋燕玲, 等,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8] LINCOLN Y S, LYNHAM S A. , GUBA E G. Paradigmatic controversies, contradictions, and emerging confluences, revisited[A]// DENZIN N K, LINCOLN Y S.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M]. Los Angeles: SAGE Publications, Inc., 2018: 213-263. [29] WEBB S A. Some considerations on the validity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social work[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01, 31(1): 57-79. [30] SHELDON B. The validity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social work: a reply to Stephen Webb[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01, 31(5): 801-809. [31] 刘江. 自由目标评估: 一种可行的社会服务项目效果评估法——兼论社会服务项目效果评估的新转向[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4): 57-64. [32] 刘江. 赋权评估: 迈向一种内部评估实践[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4): 11-18. [33] 尹阿雳, 赵环. 审核与增能: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评估模式的整合升级——基于深圳市社工服务机构评估(2009—2016年)的经验反思[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1): 11-16. [34] MACDONALD G, SHELDON B. Contemporary studie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social work[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1992, 22: 615-643. [35] KETTNER M P, MORONEY M R, MARTIN L L. 服务方案之设计与管理[M]. 高迪理, 译. 新北: 扬智文化, 2013: 312. [36] 库少雄. 社会工作评估——单样本设计[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3): 6-9. [37] 李华伟. 基线评估法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应用[J]. 社会工作, 2012(6): 59-61. [38] 刘芳, 吴世友, MARK W. FRASER. 案主满意度评估: 一种有效的社会工作实务评估方法[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4): 28-35. [39] 刘江, 顾东辉, 肖梦希. 满意度能作为社会服务效果评价指标吗?——基于一项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的量化分析[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1): 1-14. [40] HAMMERSLEY M. The paradigm wars: reports from the front[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992, 13(1): 131-143. [41] GRIDLEY K, BROOKS J, GLENDINNING C. Good practice in social care: the views of people with severe and complex needs and those who support them[J]. Health &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 2014, 22(6): 588-597. [42] 刘江, 张曙. 赋权评估: 社会工作规范化和专业化的有效动力——基于15项省级政府购买项目的干预研究[C]//王思斌.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十九辑)[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 56-80,217. [43] 汪淑媛. 家暴庇护安置服务绩效评估研究——以善牧亲心家园为例[J]. 社区发展季刊, 2013(143): 96-117. [44] 唐纳德·A.舍恩. 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M]. 夏林清, 译,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287. [45] 刘江, 张闻达. 社会工作评估研究的四种进路——基于我国中文研究文献的系统评价[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 50-63,100. [46] CHEETHAM J. Evaluating social work effectiveness[J].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1992, 2(3): 265-287. [47] MORIARTY J, MANTHORPE J. The effectiveness of social work with adults: a systematic scoping review[R]. London: King’s College, 2016. [48] 姚进忠, 崔坤杰. 绩效抑或专业: 我国社会工作评估的困境与对策[J]. 中州学刊, 2015(1): 73-78. [49] 马焕英. 广州社会工作服务评估困境与对策——以L社工机构为例[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6(4): 51-55,100. [50] 刘祖云.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 博弈、冲突及其治理[J]. 江海学刊, 2008(1): 94-99. [51] 康晓光, 韩恒. 分类控制: 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J]. 社会学研究, 2005(6): 73-89,243-244. [52] 邓宁华. “寄居蟹的艺术”: 体制内社会组织的环境适应策略——对天津市两个省级组织的个案研究[J]. 公共管理学报, 2011(3): 91-101,127. [53] 陈为雷. 从关系研究到行动策略研究——近年来我国非营利组织研究述评[J]. 社会学研究, 2013(1): 228-240,246. [54] 陈军华, 王雅玲. 新型社区社会工作介入服务满意度评估——以成都为例[J]. 人民论坛, 2011(32): 166-167. [55] 张一兵. 从构序到祛序: 话语中暴力结构的解构——福柯《话语的秩序》解读[J]. 江海学刊, 2015(4): 50-59. [56] MYERS L L, THYER B A. Should social work clients have the right to effective treatment?[J]. Social work, 1997, 42(3): 288-298. [57] SHAW I, SHAW A. Keeping social work honest: evaluating as profession and practice[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1997, 27(6): 847-69. [58] BARTLETT W, LE GRAND J. The theory of quasi-markets[C]// GRAND J LE, BARTLETT W. Quasi-markets and social policy [M].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1993. [59] 管兵. 竞争性与反向嵌入性: 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组织发展[J]. 公共管理学报, 2015(3): 83-92,158. [60] 许小玲. 政府购买服务: 现状、问题与前景——基于内地社会组织的实证研究[J]. 思想战线, 2012(2): 75-78. [61] 岳经纶, 郭英慧. 社会服务购买中政府与NGO关系研究——福利多元主义视角[J]. 东岳论丛, 2013(7): 5-14. [62] 陈天祥, 郑佳斯. 双重委托代理下的政社关系: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新解释框架[J]. 公共管理学报, 2016(3): 36-48,154. |
[1] | 黄宇, 朱敏. 需求溢出理论视野下城市失独家庭服务项目研究——以上海市X区“金色阳光”项目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5, 25(3): 61-67. |
[2] | 康姣, 冯玉良. 中国循证社会工作的实践限度与发展策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5, 25(2): 55-64. |
[3] | 韩央迪, 罗小霞, 李曼雅, 郭锦蒙. 社会工作服务成效研究:演进与前瞻——基于西方系统评价研究的再评价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6): 47-58. |
[4] | 周芳芳. 多重制度逻辑变迁下社会服务评估的困境与超越——以Z市社会服务评估实践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6): 59-67,80. |
[5] | 雷杰, 易雪娇, 张忠民. 行政化导向的新管理主义:乡镇 (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以湖南省“禾计划”A市项目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62-74. |
[6] | 时怡雯, 周静. 整合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探究——基于云南省Y县少数民族留守儿童需求评估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45-54. |
[7] | 刘江, 顾东辉. 方法为本、理论驱动与机制分析——社会工作服务效果评估的三种策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 21(6): 5-13. |
[8] | 吴佳峻, 高丽, 徐选国. 第三方评估何以促进政社关系转型——基于对上海市H区妇联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的经验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 21(6): 14-24. |
[9] | 张曙, 刘泽胜. 如何更好地开展赋权评估——赋权评估与参与式评估的辨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 21(6): 25-33. |
[10] | 刘海桃. 中国社会工作评估的研究进程与趋势——基于CNKI数据库234篇文献的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 21(6): 34-43. |
[11] | 方巍. 我国社会服务项目的鉴定性评估及其国际视野下的反思[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 21(5): 25-32. |
[12] | 聂玉梅, 黎江. 委托代理视角下社会服务项目第三方评估实践及其运作逻辑——基于H市实践的调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5): 42-52. |
[13] | 吴耀健. 未完成的专业化:社会工作项目评估标准中管理与专业的动态平衡[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5): 53-61. |
[14] | 徐道稳, 唐达婷. 责信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机构绩效评估研究——以S市社会工作机构绩效评估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4): 28-36. |
[15] | 谭磊. 社会工作专业参与公办福利机构的评估机制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2): 58-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