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绩效评估围绕“亚运志愿时”展开,客观评估与主观评估相结合,较好地反映了志愿者的实际绩效,有利于激发志愿者的服务积极性,但也存在绩效评估目标不明确、评估指标单一和评估与培训相脱节等缺陷。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绩效评估应根据志愿者的心理需求,以激励为主,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估目标,并合理选择评估方法和做好绩效反馈与沟通工作。
[1] | 文军, 敖淑凤. 从碎片化到整合化:志愿服务本土实践路径探索——以无锡市X区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5-12. |
[2] | 徐道稳, 唐达婷. 责信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机构绩效评估研究——以S市社会工作机构绩效评估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4): 28-36. |
[3] | 张育广, 朱效传. 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路径探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6): 86-89,96. |
[4] | 谭建光. 中国珠三角: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多样创新[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5, 15(3): 30-37. |
[5] | 王亚煦, 张晓冰. 志愿服务社会功能的研究现状综述[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4, 14(4): 5-. |
[6] | 金碧华,朱麟飞,龚逾慈. 社会治理视野下社区志愿服务的实践与创新——对“下城模式”的重新解读[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4, 14(4): 15-. |
[7] | 张明锁,陈舒雯. 志愿服务有效供给机制构成要素分析——基于河南省志愿者组织的调查与思考[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4, 14(2): 44-48. |
[8] | 谭建光. 中国公众参与志愿服务的政策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2, 12(4): 17-23. |
[9] | 陈涛,巫磊,何志宇,谢景慧. 中国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的发展[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2, 12(4): 31-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