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17, Vol. 17 ›› Issue (4): 83-89.

• 社科探索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开放式创新平台培养工程类研究生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

张光宇, 刘贻新, 衷华   

  1. 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 收稿日期:2016-08-29 出版日期:2017-07-15 发布日期:2017-07-12
  • 通讯作者: 刘贻新(1976—),男,汉族,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E-mail:21412531@qq.com E-mail:21412531@qq.com
  • 作者简介:张光宇(1962—),男,汉族,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战略管理,技术创新。
  • 基金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一般项目“基于开放式创新平台的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探索”(15JDGC013);广东省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资金软科学项目“基于开放性创新平台的高校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15ZS0170);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基于‘创新强校’的广东省高校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研究”(2014JGXM-MS16);广东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重点项目“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优质实验资源建设及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GJ2014Z01);广东工业大学高等教育基金重点项目“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的路径、模式及机制研究”(2016GJ03);广东省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综合项目“构建多部门联动、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粤教研函[2016]24号);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专业实践相关方利益博弈及法律责任研究”(2016JGXM-MS-28)。

Discussions on the Reform of Engineering Postgraduate Education Based on an Open Innovation Platform: Take GDUT as an Example

ZHANG Guangyu, LIU Yixin, ZHONG Hua   

  1. Graduate Schoo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China
  • Received:2016-08-29 Online:2017-07-15 Published:2017-07-12

摘要: 在分析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及其举措基础上,通过引入开放式创新理论,以广东工业大学构筑开放式创新平台的实践为例,深入阐述开放式创新平台构建的主要思路、做法,以及基于开放式创新平台的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创新思路,以期解决工程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创新性不足、校企联合培养不到位、实践环节薄弱等突出问题。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机制, 工程教育, 开放式创新平台, 改革思路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main direction and measure of development about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t also introduced the theory of open innova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GDUT to build an open innovation platform, as a case study to show how to design and operate the engineering graduate student training mechanism based on the open innovation platform, try to slove the problems in the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graduate students, such as lack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for students, insufficient joint training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Key words: graduate cultivation mechanism, engineering education, open innovation platform, reform thoughts

中图分类号: 

  • G640
[1] 中国工程院"创新人才"项目组. 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1):1-3.
[2] 陈艾华, 吴伟, 陈勇. 美国工科院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新理念与新路径[J]. 现代教育管理, 2012(9):124-128.
[3] 郑薇薇. 基于CDIO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10.
[4] 雷环, 汤威颐, EDWARD F C. 培养创新型、多层次、专业化的工程科技人才——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人才理念和培养模式[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5):29-35.
[5] 王世练, 张炜, 雷菁. 美国电气工程类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体验与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13):10-11.
[6] 高树昱. 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 2013.
[7] Drexel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Admissions[EB/OL].[2012-01-16]. http://www.drexel.edu/undergrad/about/facts/.
[8] 董晓梅.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0, 1(6):14-15.
[9] 亨利切萨布鲁夫. 开放式创新理论[M]. 剑桥:哈佛大学出版社, 2010:225.
[10] 美国竞争力委员会. 走向全球:美国创新新情势[R]. 纽约:美国竞争力委员会, 1999.
[11] 袁贵仁. 全面加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入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J]. 中国科技产业, 2012(5):53-53.
[1] 林良盛, 原玲.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视阈的德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 18(1): 89-9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