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17, Vol. 17 ›› Issue (5): 63-72.

• 社会政策 • 上一篇    下一篇

两类失独家庭的社会支持比较研究——兼论失独自组织的影响

陈文华   

  1. 韩山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广东 潮州, 521041
  • 收稿日期:2017-01-26 出版日期:2017-09-15 发布日期:2017-09-19
  • 作者简介:陈文华(1987-),女,汉族,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老年社会工作。
  • 基金资助: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慈善事业与社会救助制度的衔接路径研究”(GD15CSH03)。

A Comparative Study on Social Support for Two Types of Families Bereft of Their Only-Child and the Influence of Self-organizations

CHEN Wenhua   

  1. 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Law,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Chaozhou, Guangdong, 521041, China
  • Received:2017-01-26 Online:2017-09-15 Published:2017-09-19

摘要: 失独家庭是目前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弱势群体。通过在A、B两省的实地调查,发现加入失独自组织的失独家庭与没有加入失独自组织的失独家庭在社会支持的获得上情况不同:前者得到的正式社会支持更多,非正式社会支持变少;后者得到的正式社会支持少,但是其非正式社会支持的作用却要相对显著。此外,在对社会支持的期望方面,前者期望偏高,趋向“理想型”,现实性变弱;后者期望低,大多是一种“底线型”期望。致使差异形成的原因众多,但失独自组织通过对失独家庭在失独归因、刺激惯习、权利意识、责任身份、对垒力量作用以及难以避免的自身“内卷化”倾向,对差异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对开展有区别、分类化的失独家庭社会支持服务和认识“失独自组织”的双重性及引导其科学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失独家庭, 失独自组织, 社会支持

Abstract: Family bereft of their only-child is a vulnerable group with intense media attention.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in A and B two provinces, the differences in social support for two kinds of families bereft of their only-child were spotted:the ones that joined the self-organizations of families bereft of their only-child and the ones that are not members of such self-organizations. The former gets more formal social support and less informal social support, while the latter was given less formal social support, but the informal social support influences them relatively more obviously. In addition, the former holds high and "ideal-typed" expectations of social support with poor realizability, while the latter has low expectations, and most is a kind of "bottom line" expectations. Admittedly, the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differences are numerous, but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self-organiz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t by influencing the attribution of death of the only-child, stimulated habits, rights consciousness, the identity to take responsibility, countervailing power and its "involution" which is hard to avoid. This has implications for carrying out differentiated and classified social support services, recognizing the duality of the self-organization and guiding its scientif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families bereft of their only-child, the self-organization of families bereft of their only-child, social support

中图分类号: 

  • C916
[1] 国家卫生计生委, 民政部, 财政部, 等. 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EB/OL].[2016-12-26]. http://www.nhfpc.gov.cn/jtfzs/s3582/201312/a8b82d3f888b4ffbaaf9486a64fe4121.shtml.
[2] 广州日报. 内地每年新增7. 6万个失独者家庭全国超百万个[EB/OL]. (2012-05-09).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05/09/14401504_0.shtm.
[3] 胡叠泉, 邢启顺. 失独家庭养老的社会保障体系建构[J]. 三峡论坛, 2013(1):76.
[4] 柳志艳. 勇敢地生活下去——呼唤社会关注失独者群体[J]. 学理论, 2012(20):57-58.
[5] 王伟伟, 胡晨. 关于我国失独家庭问题研究综述[J].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13(3):6-10.
[6] 陈恩. 全国" 失独"家庭的规模估计[J]. 人口与发展, 2013(6):100-103.
[7] 杨支柱. 中国的"失独家庭"究竟有多少[N]. 新快报, 2012-05-12(B22).
[8] 易富贤. 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3:25.
[9] 穆光宗. 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J]. 人口研究, 2004(1):33-37.
[10] 慈勤英. 失独家庭政策"去特殊化"探讨——基于媒介失独家庭社会形象建构的反思[J]. 中国人口科学, 2015(2):34-42.
[11] 王娟娟, 周晶. 失独家庭风险转移与演变内在机理分析[J]. 理论月刊, 2016(3):133-137.
[12] 方曙光. 社会政策视阈下失独老人社会生活的重新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5):51-56.
[13] 向德平, 周晶. 失独家庭的多重困境及消减路径研究——基于"风险-脆弱性"的分析框架[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6):60-67.
[14] 赵仲杰. 城市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给其父母带来的困境及对策——以北京市宣武区调查数据为依据[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2):55-59.
[15] 沈蓓绯, 汪晓东, 顾慧丽. 失独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构建的创新模式研究——以江苏常州为例[J]. 理论建设, 2013(6):91.
[16] 吴振华, 廖智勇, 高莉娟. 政府主导下的失独家庭社会支持体系研究——基于江西省赣州市L县的调查[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1):44-48.
[17] 陈文华. 我国失独家庭问题研究综述——基于2001-2016年的研究文献[J]. 老龄科学研究, 2016(6):45-55.
[18] 王秋波. 我国构建"失独家庭"社会支持体系研究[J]. 理论学刊, 2015(4):92-96.
[19] 陈文华. 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城市失独家庭困境消解路径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1):58-65.
[20] 谢勇才, 黄万丁, 王茂福. 失独群体的社会救助制度探析——基于可持续生计视角[J]. 社会保障研究, 2013(1):72-79.
[21] 王雪辉. 失独家庭的社会服务体系构建[J]. 人口与社会, 2015(4):60-68.
[22] 闫芳, 刘晓甜. 失独家庭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探索研究——基于服务个案的分析[J]. 克拉玛依学刊, 2015(1):38-42.
[23] 陈恩. 失独群体自组织的形成及其社会治理功能——基于江苏、上海的实地调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1):39-47.
[24] 张必春, 邵占鹏. "共同感受"与"同情感":失去独生子女父母社会适应的机理分析——基于双向意向性中意动与认知的理论视域[J]. 社会主义研究, 2013(2):91-97.
[25] 王诗露. 失独老人自组织研究——基于南京市R组织的考察[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4:35.
[26] 陈恩. 重建社会支持网:失独群体自组织形成机制探讨——基于上海的两个案例[J]. 北京社会科学, 2014(11):55-60.
[27] 张必春, 柳红霞. 失独父母组织参与的困境、内在逻辑及其破解之道——基于社会治理背景的思考[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6):31-39.
[28] 王宁, 刘珍. 失去独生子女家庭的社会互动与组织参与——基于情感能量视角的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2(4):63-67.
[29] 董阳, 陈晓旭. 失独群体的"协作维权"及其互动机制——基于"失独者之家"网络社区的虚拟民族志研究[J]. 中国非营利评论, 2014(2):135-159.
[30] 徐晓军, 李大干. 组织化与增能化:失独者的"自我抗争"——基于灵性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思考[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6-12.
[31] 蔡慧, 马群, 张皓瑄. 失独老人"自组织"行动的原因分析——以南京市"人间大爱"为例[J]. 法制与社会, 2014(5):297-298.
[32] JOSEPH A MAXWELL. 质性研究设计[M]. 陈浪, 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48.
[33] 郑杭生. 社会学概论新修[M]. 第三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63.
[34] 杜赞其. 文化、权力与国家——1990-1942年华北的农村[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51.
[1] 黄丹, 罗英廷. 社会资本、社会支持与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调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1): 32-40.
[2] 陈玲, 刘泽伟. 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服务的创新实践:复元理论下的案例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 21(6): 44-49.
[3] 刘艳霞, 孙小悦. 自闭症儿童及家庭社区接纳的现实困境与突破策略——基于无锡市3个社区的调查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3): 24-29.
[4] 彭小兵, 陈玲丽. 搭建社会支持网络:城市老人集聚区人群的精神贫困干预——以重庆市F区“等死街”为案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5): 83-92.
[5] 张培源. 社会支持视角下渐冻症患者的需求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2): 49-56.
[6] 胡琪. 社会组织支持失独家庭的路径与规范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 18(5): 78-86.
[7] 惠霞, 董志峰, 张举国, 高克祥, 鲁晓妮. 社会组织获得社会支持的发展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6): 59-65,73.
[8] 杨柳, 邓容容. 社区矫正对象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研究——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4): 57-65.
[9] 李红飞, 甘满堂. 随迁老人的社区融入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深圳市L社区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1): 31-37.
[10] 陈文华. 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城市失独家庭困境消解路径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1): 58-65.
[11] 马晓琴. 浅析农村脑瘫儿童家庭的社会支持——以宁夏G村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5): 81-86.
[12] 胡伊阳. 已婚女性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网络研究——基于10位已婚女性服刑人员的个案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2): 48-55.
[13] 张波. 我国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研究的可能立场与范式重构[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1): 74-80.
[14] 黄耀明. 社会工作叙事治疗模式介入失独家庭重建的哲学渊源、方法和个案实践[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5, 15(2): 16-21.
[15] 栾文敬,付双乐,王文思,赵英丽. 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对贫困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4, 14(2): 18-2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