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22, Vol. 22 ›› Issue (2): 52-60.

• 社会工作 • 上一篇    下一篇

一线社会工作者缘何留任:家人支持的中介效用分析

程诗婷1, 张伟1, 谢士钰2   

  1. 1. 南京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
    2. 南京中医药大学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 收稿日期:2021-05-02 出版日期:2022-03-15 发布日期:2022-04-20
  • 通讯作者: 谢士钰 (1987— ),女,汉族,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E-mail: 396767349@qq.com。 E-mail:396767349@qq.com
  • 作者简介:程诗婷 (1990— ),女,汉族,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 基金资助:
    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项目“基于学习体验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与优化” (2019YB04);南京工程学院创新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利益相关者网络的地方高校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研究” (CKJB202108)。

Retention of Front-Line Social Workers: Utility Analysis of the Mediation of Family Support

CHENG Shiting1, ZHANG Wei1, XIE Shiyu2   

  1.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1167, China;
    2. School of Elderly Care Service and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iangsu, 210023, China
  • Received:2021-05-02 Online:2022-03-15 Published:2022-04-20

摘要: 关注一线社会工作者的留任意愿,以分析家人支持对留任意愿的影响为核心,探讨提升留任意愿的有效路径,并借助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个体特征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一线社会工作者的留任意愿不高;家人支持是一线社会工作者留任意愿的有效预测因子;家人支持以薪资待遇、工作环境、发展空间为前因变量,并在各变量对留任意愿的有效影响路径中发挥中介作用;该路径影响模型在不同性别、专业背景的群体中具有稳定性,但受到年龄、受教育程度的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35岁以下、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的一线社会工作者留任意愿相对较低,并均受到职业发展空间、家人支持态度的较高影响。

关键词: 一线社会工作者, 家人支持, 留任意愿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intention of front-line social workers to stay and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support on the will as the core, this research explores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retention and discusses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with a multi-group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illingness of front-line social workers to stay is not high; family support is an effective predictor of the intention of first-line social workers; family support takes salaries,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s antecedent variables and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effective influence path of each variable towards willingness; the influence path model remains stable among groups of different genders and professional backgrounds, but it is regulated by age and education level. More concretely, front-line social workers under 35 years old with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r above have relatively low intention to stay and they are all affected to a larger extent by career development space and family support attitudes.

Key words: front-line social workers, family support, willingness to stay

中图分类号: 

  • C916
[1] 汪蓓. 社会工作对犯罪社区矫正的介入模式创新[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6): 95-99
[2] TETT R P, MEYER J P.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urnover intention, and turnover: path analyses based on meta-analytic findings[J]. Personnel psychology, 1993, 46(2): 259-293
[3] 付昌奎, 曾文婧. 乡村青年教师何以留任——基于全国18省35县调查数据的回归分析[J]. 教师教育研究, 2019(3): 45-51,69
[4] 姜金秋, 田明泽. 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对教师留任意愿的影响——基于连片贫困地区三个县的实证研究[J]. 教育科学研究, 2019(4): 28-34
[5] 刘平青, 王雪, 史俊熙. 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的需求满足程度及其对留任意愿的影响[J]. 中国农村经济, 2013(10): 42-52
[6] 桑晚晴, 杨帆. 扶贫驻村干部留任参与乡村振兴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农村经济, 2020(1): 54-61
[7] 刘文瑞. 民办社工机构社工人才流失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基于北京深圳成都三地的调查[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6(1): 63-68
[8] 闫金山.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困境与应对策略——基于职业分层视角的分析[J]. 中州学刊, 2021(5): 74-79
[9] 唐立, 费梅苹. 薪酬激励抑或情感支持: 社会工作者流失之因探究[J]. 青年研究, 2020(2): 59-69, 95-96
[10] 高芙蓉. 社会工作在地化的脱嵌与重嵌[J]. 中州学刊, 2021(3): 69-74
[11] 符慧君. 海南司法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路径——基于自由贸易港法治化的视域[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1, 43(S1): 11-16
[12] 陆飞杰. 上海社会工作者的离职原因探析——基于50位社工的访谈[J]. 社会工作(学术版), 2011(11): 82-84, 60
[13] 范慧, 范和生. 破解认同困境: 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演进与路径拓展[J]. 宁夏社会科学, 2018(5): 126-132
[14] 郭锦蒙, 韩央迪. 社会工作视野中的情感劳动研究: 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3): 54-62
[15] 蒙艺, 汪洋, 施曲海. 社会工作者敬业度的工作重塑路径: 工作意义与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6): 40-56
[16] 胡高强. 社会工作者工作支持、职业认同与工作情绪[J]. 调研世界, 2021(4): 41-47
[17] 姜海燕, 王晔安. 承认的作用: 基于社会工作者离职倾向的实证研究[J]. 江苏社会科学, 2016(4): 149-158
[18] 陈乐明. 员工——组织关系建设对组织承诺及员工留任的作用[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8: 19.
[19] 刘宁超. 组织支持感对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和留任意愿的影响研究[D]. 淄博: 山东理工大学, 2011: 49.
[20] 王晔安, 郑广怀, 朱苗. 职业支持: 社会认同理论与职业认同的新维度[J]. 社会发展研究, 2021(1): 52-75,242
[21] 赵继新, 王梦茜, 赵大丽. 基于Price-Mueller模型的互联网公司员工离职影响因素研究[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8(5): 93-101
[22] BAGGER J, LI A. How does supervisory family support influence employee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 social exchange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4, 40(4): 1123-1150
[23] FRONE M R, RUSSELL M, COOPER M L.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work-family conflict: testing a model of the work-family interface[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2, 77(1): 65
[24] 张莉, 钱珊珊, 林与川. 社会支持影响离职倾向的路径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6(1): 171-180
[25] 杨国枢, 俞宗火. 本土人格研究: 中国的情况[J].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08(1): 192-222
[26] MALEK M D A, Fahrudin A, Mohd Kamil I S.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emergency services[J]. Asian social work and policy review, 2009, 3(3): 143-154
[27] 谭春平, 景颖, 安世民. 全面薪酬研究述评与展望: 要素演变、理论基础与研究视角[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9(5): 101-113
[28] 邹波. 从职能变迁看民政事业的改革路径和发展方向[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8(2): 70-76, 108
[29] 林顺利, 孟亚男. 嵌入与脱嵌: 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的理论与实践[J]. 甘肃社会科学, 2018(3): 9-15
[30] 孙中伟, 周海燕. 工作条件、家庭支持与职业发展: 中国社会工作者离职意愿的多因素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4): 29-36
[31] 陈瑞, 郑毓煌, 刘文静. 中介效应分析: 原理、程序、Bootstrap方法及其应用[J]. 营销科学学报, 2013(4): 120-135
[32] 曾守锤, 李筱, 何雪松, 等. 中国社工的离职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4): 1-10
[33] 丁华芳. 社会工作者职业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D]. 兰州: 兰州大学, 2015: 12.
[34] 时怡雯, 倪锡钦. 学校社会工作者在学校生态系统中的角色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2016(10): 101-107
[35] 秦永超. 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6): 125-128
[36] 易松国. 社会工作认同: 一个专业教育需要正视的问题[J]. 学海, 2019(1): 116-123
[37] 邱旖旎. 深圳市社会工作人才流失问题探究——以龙岗区为例[D]. 郑州: 郑州大学, 2016: 17.
[38] WERMELING L. Why social workers leave the profession: understanding the profession and workforce[J]. Administration in social work, 2013, 37(4): 329-339
[1] 童敏, 吴宝红. 从英雄主义到平民关怀:社会工作伦理的反思与重构[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5-12.
[2] 赵芳, 孔春燕. 基于“关系”的社会工作伦理实践[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13-19.
[3] 何龙韬, 吴汉. 应对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反思能力教学和培养模式[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20-30.
[4] 秦海波, 李玉昆, 赵燕燕, 程海源. 提升薪资能否留住社会工作者?——工作自主权的调节作用[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31-40.
[5] 金舒衡, 戴海静. 社区不文明行为与流动母亲的安全感——兼论社会工作的空间介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41-47.
[6] 文豪, 呼斯勒. 高中生学业压力与内化问题的调节变量及其启示—— 一种“系统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48-61.
[7] 雷杰, 易雪娇, 张忠民. 行政化导向的新管理主义:乡镇 (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以湖南省“禾计划”A市项目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62-74.
[8] 潘莉, 孙洁, 王晔安. 合作生产视角下乡镇社会工作站促建社区韧性的机制研究——以望城“禾计划”项目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75-85.
[9] 于铁山, 居正. 政治与专业互嵌:社会工作机构党建发展与服务进阶研究——以广东省D地27家社会工作机构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86-92.
[10] 周晓焱, 张建华. 应对东北地区乡村人口生育问题的政策规制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93-100.
[11] 文军, 敖淑凤. 从碎片化到整合化:志愿服务本土实践路径探索——以无锡市X区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5-12.
[12] 韩央迪, 黄翠萍, 张雪峰, 王琛迪, 李相蒲. “橙希”互助:循证导向下的癌患家属照顾者生活希望计划——以上海市H医院肿瘤内科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13-22.
[13] 赵迪, 张志鹏, 张伟. 因为专业所以认同——南京市社会工作者主观地位认同的质性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23-34.
[14] 陈蓓蓓. 分类视阈下社会工作机构公共危机应对研究——基于湖北省H市的调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35-44.
[15] 时怡雯, 周静. 整合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探究——基于云南省Y县少数民族留守儿童需求评估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45-5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