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More>>
  2022年, 第2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2-03-15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显示图片
特稿
2021年社会工作研究年度进展述评
何雪松, 王天齐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 (2): 5-15.  
摘要     [HTML] ( ) PDF (759KB)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社会工作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一年,社会工作学界围绕着社会工作理论建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发展和社会工作教育的创新发展等主题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了进一步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社会工作要加强“三大体系”建设,讲好社会工作的“中国故事”;对标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以高水平的研究引领专业发展;聚焦政策、知识和实务的创新发展,推动社会工作研究的新基建;立足社会工作教育的转型升级,优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分层分类培养体系。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社会工作
互助助人VS助人自助: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念的新阐释
何健, 蓝财广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 (2): 16-24.  
摘要     [HTML] ( ) PDF (827KB)
助人自助理念舶来我国已有一段历史,但它在中国社会工作实践场域中表现出扎根难、文化隔阂等困境。在中国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互助助人的理念和方法,矫正和补充源于西方文化社会情境且受个人主义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助人自助理念,以此守正创新。互助助人理念作为一种替代性路径,能够聚焦于中国文化环境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助关系,通过重塑社会工作的意义、关系和行动结构来推动中国社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全程—广域”临床取向:社会救助领域中的社会工作整合实践模式
李学斌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 (2): 25-34.  
摘要     [HTML] ( ) PDF (786KB)
社会救助既是我国贫困治理领域重要的制度安排,也是社会工作实践的发源起点,文章关注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的耦合路径。研究选取行动研究方法,结合社会救助领域中一个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行动过程,从“全程—广域”临床取向的视角构建社会救助领域中的社会工作整合实践模式。其中,“全程”指的是应涵盖需求评估、服务分流、跟进支持、成效评估等全流程,“广域”指的是应在微观个体—微观环境、宏观个体 (群体) —微观环境、微观个体—宏观环境、宏观个体 (群体) —宏观环境等四个层面进行介入,“临床”指的是问题解决、需求满足与功能修复的目标取向。行动研究表明,这一整合实践模式不仅能够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精准、精确与精细的服务,还能够对社会救助领域的社会工作知识建构做出贡献。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1990—2020年我国国家与专业之间关系的演变:以老年人照顾社会工作为例
杨薇, 陈文华, 郑广怀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 (2): 35-42.  
摘要     [HTML] ( ) PDF (759KB)
国家与社会工作专业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探讨的基本问题。文章聚焦我国老年人照顾领域的社会工作,从“嵌入”视角尝试回顾和反思我国国家与社会工作专业之间关系的演变。研究发现,过去30年(1990—2020年),老年人照顾社会工作经历了“游离于国家之外”“理论耦合但实践脱嵌”“国家与专业互相嵌入”的演变历程。老年人照顾社会工作的合法性获得和服务空间嵌入均是从“国家/政府难以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缝隙中获得而来。因此,自主回应老龄化社会需求和有效解决老年人照顾问题是老年人照顾社会工作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健康照顾多专业合作中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角色研究——以A机构多专业团队实践为例
罗敏敏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 (2): 43-51.  
摘要     [HTML] ( ) PDF (769KB)
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推进,社会工作者成为我国健康照顾多专业合作团队的重要成员,但是却面临专业身份不明确和专业性不足的挑战。通过跟进研究考察A机构社会工作者参与老人健康照顾的多专业合作过程,为从事健康照顾服务领域的社会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实践与理论的参考框架。研究发现,健康照顾实践中的社会工作者不再固守既定的专业角色规范,而是在与不同行动者间的互动过程中扮演多元角色,并应遵守以健康照顾为中心、注重多元合作和延伸转换、以团队合作为落脚点的三个基本原则。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一线社会工作者缘何留任:家人支持的中介效用分析
程诗婷, 张伟, 谢士钰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 (2): 52-60.  
摘要     [HTML] ( ) PDF (726KB)
关注一线社会工作者的留任意愿,以分析家人支持对留任意愿的影响为核心,探讨提升留任意愿的有效路径,并借助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个体特征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一线社会工作者的留任意愿不高;家人支持是一线社会工作者留任意愿的有效预测因子;家人支持以薪资待遇、工作环境、发展空间为前因变量,并在各变量对留任意愿的有效影响路径中发挥中介作用;该路径影响模型在不同性别、专业背景的群体中具有稳定性,但受到年龄、受教育程度的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35岁以下、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的一线社会工作者留任意愿相对较低,并均受到职业发展空间、家人支持态度的较高影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社会管理
筹资与长期护理:广州市医养结合的筹资模式优化研究
汤耀平, 胡旭莹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 (2): 61-69.  
摘要     [HTML] ( ) PDF (692KB)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深化,建立和优化医养结合筹资模式势在必行。日本、美国、德国均采用长期护理养老模式,但筹资模式各不相同。我国北京、上海、青岛的长期护理筹款模式亦不尽相同。目前广州市医养结合筹资模式存在医疗保险支持不足、筹资主体缺乏多元性、非公办机构难以享受优惠、未设置不同筹资标准等问题。建议强化政府职责,完善医养结合的法律法规,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规划各项优惠政策,在政策上对民营和公办医养机构一视同仁,并通过免税降费等方式鼓励非政府组织慈善捐助;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式,让政府与个人、非政府组织、企业共担医养结合的筹资责任;设计不同的筹资模式,优化具有广州特色的医养结合筹资模式。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社会政策
社会组织参与儿童福利服务供给的困境与机制创新:以上海为例
朱浩, 徐姝红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 (2): 70-78.  
摘要     [HTML] ( ) PDF (787KB)
社会组织是儿童福利服务供给的重要主体,如何发挥其作用成为提升儿童福利服务能力的重要内容。以上海典型经验为例,探讨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关系,发现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难以符合儿童的实际需要,存在依赖性较强、缺乏有效监督和评估机制、专业服务和社会动员能力较弱等结构和行动困境。因此,要从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实现服务创新、打造资源共享平台、提高服务专业化水平、建立和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监督约束机制等四个方面,不断推动儿童福利实现高质量发展。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国际社区福利输送系统成效最大化的专业组合因素研究——以“韩国大邱社区抗疫社会工作与志愿行动”为例
金英爱, 胡述耀, 石苗苗, 杨伟迪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 (2): 79-86.  
摘要     [HTML] ( ) PDF (769KB)
基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韩国大邱社区抗疫社会工作与志愿行动”案例,运用定性比较方法对8个服务群组所开展的33例个案分析发现,通过“社会工作者主导衍生模式”“多元主体联合模式”“非社会工作者聚导模式”等典型输送路径,构建“公助?互助?自助”国际华人社区支持网络,可最终实现精准稳与综融益的跨国福利输送成效最大化。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合作治理视角下农村留守老人福利多元供给模式研究——以湖北恩施州农村为例
福鹏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 (2): 87-96.  
摘要     [HTML] ( ) PDF (846KB)
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迁移,造成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困境普遍存在。在分析实际调研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经济贫困、身心脆弱、生活照料网络的“差序格局”特征明显、精神慰藉偏少等问题。针对福利供给主体单一、福利供给总量不足够且结构失衡、福利供给的决策机制存在缺陷、福利供给的监督机制缺失等福利多元供给困境,提出了发挥政府服务性功能、促进政府与市场的合作供给、发挥专业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优势、建立完善监督协调机制等措施;并结合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特点,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留守老人管理与服务新模式。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