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22, Vol. 22 ›› Issue (3): 64-72.
刘勇1, 丁霜2, 曾阅1
LIU Yong1, DING Shuang2, ZENG Yue1
摘要: 通过访谈收集老年人的互联网使用等相关资料,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建构一个老年人数字鸿沟形成的多原因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社会环境、互联网定位、重要他人和个体禀赋是影响老年人数字鸿沟的四个关键性原因,其中,社会环境和互联网定位未能营造互联网的适老化,重要他人也未有力地支持老年人使用互联网,老年人自身的个体禀赋限制了他们对互联网的使用。因此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容易遭遇数字鸿沟,但他们的主观体验并不明显。
中图分类号:
[1]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1: 9.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 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21-09-15). http://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109/t20210915_71543.htm. [3] 吴新慧. 老年人互联网应用及其影响研究——基于CSS(2013)数据的分析[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4): 63-72 [4] 沈艺. 基于CNNIC数据的老年人互联网应用分析[J]. 老龄科学研究, 2014(9): 62-67 [5] 丁志宏, 张现苓. 中国城镇老年人上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 人口研究, 2021(2): 61-74 [6] 程云飞, 李姝, 熊晓晓, 等. “数字鸿沟”与老年人自评健康——以北京市为例[J]. 老龄科学研究, 2018(3): 14-25 [7] 周向红. 从数字鸿沟到数字贫困: 基本概念和研究框架[J]. 学海, 2016(4): 154-157 [8] 耿晓梦, 喻国明. 数字鸿沟的新样态考察——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我国居民移动互联网使用沟研究[J]. 新闻界, 2020(11): 50-61 [9] 陈文沁. 老龄化社会中的数字鸿沟与数字赋能[J]. 青年记者, 2020(25): 12-13 [10] 黄晨熹. 老年数字鸿沟的现状、挑战及对策[J]. 人民论坛, 2020(29): 126-128 [11] 许肇然, 胡安安, 黄丽华. 国内外老年人互联网使用行为研究述评[J]. 图书情报工作, 2017(20): 140-148 [12] 彭希哲, 吕明阳, 陆蒙华. 使用互联网会让老年人感到更幸福吗?——来自CGSS数据的实证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 2019(10): 57-68 [13] 靳永爱, 赵梦晗. 互联网使用与中国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基于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J]. 人口学刊, 2019(6): 44-55 [14] 赵建国, 刘子琼. 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J]. 中国人口科学, 2020(5): 14-26,126 [15] 杜鹏, 汪斌. 互联网使用如何影响中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J]. 人口研究, 2020(4): 3-17 [16] 王宇. 智能手机使用对老年人主观健康的影响研究——基于 2016 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 CLASS) 数据[J]. 人口与发展, 2020(6): 65-75,112 [17] 杜鹏, 安瑞霞. 新冠肺炎疫情对老年健康服务的影响及启示[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1): 92-98 [18] 杨一帆, 潘君豪. 老年群体的数字融入困境及应对路径[J]. 新闻与写作, 2021(3): 22-29 [19] 陆杰华, 韦晓丹. 老年数字鸿沟治理的分析框架、理念及其路径选择——基于数字鸿沟与知沟理论视角[J]. 人口研究, 2021, 45(3): 17-30 [20] 潘曙雅, 邱月玲. “银色数字鸿沟”的形成及弥合——基于2001—2019年的文献梳理和理论透视[J]. 新闻春秋, 2021(1): 27-33 [21] 方惠, 曹璞. 融入与“断连”: 老年群体ICT使用的学术话语框架分析[J]. 国际新闻界, 2020(3): 74-90 [22] 汪斌. 多维解释视角下中国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J]. 人口与发展, 2020(3): 98-106 [23] 刘秀秀. 技术向善何以可能: 机制、路径与探索[J]. 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8): 83-91 [24] CHATMAN E A. The impoverished life “world of outsider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1996, 47(3): 193-206 [25] 韩馨. 乡土社会中地方性知识再建构: 人类学视野下的技术研究[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0(4): 101-108 [26] 包蕾萍. 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探析[J]. 社会学研究, 2005(4): 120-133,244-245 [27] ELDER, G H, JOHNSON M K, CROSNOE R.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life course theory[M]// MORTIMER J T, MICHAEL J. Handbook of the life course. New York: Springer, 2003: 3-19. [28] 李强, 邓建伟, 晓筝. 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 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J]. 社会学研究, 1999(6): 1-18 |
[1] | 杨薇, 陈文华, 郑广怀. 1990—2020年我国国家与专业之间关系的演变:以老年人照顾社会工作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2): 35-42. |
[2] | 尹银, 张琳. 金融社会工作为老服务:老年人的金融服务需求与应对[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2): 24-31. |
[3] | 周晓春. 中国金融社会工作发展的背景、作为与挑战[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2): 41-48. |
[4] | 秦永超. 家庭代际互惠视角下农村老年人福祉提升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5): 46-51. |
[5] | 彭小兵, 陈玲丽. 搭建社会支持网络:城市老人集聚区人群的精神贫困干预——以重庆市F区“等死街”为案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5): 83-92. |
[6] | 栾文敬, 华若昕, 陈静. 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概念辨析及启示[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2): 29-35. |
[7] | 张晓筱. 居家养老无障碍环境评估与评估工具的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6): 27-34. |
[8] | 韩央迪, 陈琳, 刘艳霞. 休闲与成功老龄化——基于北京市X社区城市老年人的调查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4): 12-20. |
[9] | 许新鹏. 代际支持、身心健康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2): 17-25. |
[10] | 付双乐. 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心理健康自评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3): 20-26. |
[11] | 周利敏,陈艳梨. 老年人丧偶“鳏寡效应”的个案危机干预模式[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4, 14(4): 57-. |
[12] | 栾文敬,付双乐,王文思,赵英丽. 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对贫困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4, 14(2): 18-25. |
[13] | 刘东,何雪松. 大都市老人的生活质量与社区服务需求——基于上海的调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2, 12(3): 25-33. |
[14] | 阎安. 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2, 12(2): 27-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