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呈现后生快发、拿来即用的特点,因此,存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水平有待提高、教学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局限性。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和研究必须回归社区民众的生活世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相长,处理好先验理论与本土实践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社会工作教育可行的路径包括引导学生建立本土的社会问题意识,聚焦社区公共议题,关注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的第三次分配议题,关注民生及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继承社会工作专业属性,回归社区民众日常生活、解决生活问题;立足实践,生产实践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
[1] | 马凤芝. 新文科建设与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6): 6-8. |
[2] | 顾东辉. 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和专业超越[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6): 9-12. |
[3] | 何雪松. 建立社会工作的数据科学——新文科建设的一个切入点[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6): 12-14. |
[4] | 梁玉成. 数字化转型下的社会工作发展思考[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6): 20-22. |
[5] | 何雪松, 王天齐. 2021年社会工作研究年度进展述评[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2): 5-15. |
[6] | 方舒, 谢诗东. 金融社会工作教育的基本框架与本土发展[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2): 5-15. |
[7] | 吴帆. 从学生视角看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存在的问题——基于“世界咖啡屋”方法的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 18(5): 44-50,56. |
[8] | 王海洋, 赵洪萍. 艺术在社会工作教育中的实践与启示——以中国台湾N大学《进阶社会工作实务》课程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4): 50-56. |
[9] | 何依娜. 中澳高校社会工作教育模式对比及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启示[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3): 33-38. |
[10] | 程子航. 社会正义情境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本质:批判与创造[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5): 73-80. |
[11] | 廖鸿冰. 高校教师创办社会工作机构的意义与发展路径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5, 15(1): 10-15. |
[12] | 张乐. 基于学生主体视角的社会工作本科教育质量评价 ——来自十所高校的问卷调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5, 15(1): 45-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