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23, Vol. 23 ›› Issue (3): 5-14.
• 社会工作 • 下一篇
潘泽泉, 罗宇翔, 曾木, 王晓
PAN Zequan, LUO Yuxiang, ZENG Mu, WANG Xiao
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认识论前提、方法论准则和价值基石。中国式现代化对推进社会工作的中国化和实现中国社会工作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价值。新时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要立足中国实践,紧扣时代脉搏,突出问题意识,强化主体思维,彰显自信包容;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在回答时代课题中构建中国社会工作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新时代中国社会工作是迈向人民的社会工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工作,是共建美好生活的社会工作,是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工作,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
[1]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1-07-02(002). [2] 习近平. 加强政党合作 共谋人民幸福——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1(20): 5-7 [3] 李涛.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生发逻辑、实践特征及成功经验[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4): 9-17 [4] 潘泽泉. 社会工作本土化: 社会工作本土知识建构如何可能[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4(3): 29-41,99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 164. [6] 吴铎, 陈良瑾, 张昱. 中国社会工作二十年发展状况分析与前瞻[M]//中国社会工作协会. 社会工作蓝皮书: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1988—2008).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1-38. [7] 王思斌. 我国社会工作从嵌入性发展到融合性发展之分析[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 29-38 [8] 王思斌. 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 浙江学刊, 2001(2): 55-60 [9] 关信平. 论当前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制度建设[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7(5): 21-27,144 [10] 马峰.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更好发展“中国蓝图”[J]. 哲学研究, 2022(6): 13-21 [11] 王思斌. 困弱群体的参与性共同富裕与社会工作的促进作用[J]. 社会工作, 2022(1): 1-8,100 [12] 王思斌. 发挥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J]. 中国社会工作, 2021(28): 8 [13] 习近平.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 中国民政, 2021(20): 4-6 [14] 马雪松. 第三次分配在新时代的新变化、新利好[J]. 人民论坛, 2021(28): 14-17 [15] 徐选国, 秦莲. 社会工作参与共同富裕: 何以可能?何以可为?[J]. 学习与实践, 2022(6): 100-112 [16] 莫腾飞, 曾守锤, 唐立. 迈向第三次分配: 社会工作推动共同富裕的作用与机制[J]. 新疆社会科学, 2022(2): 156-163,166 [17] 陆士桢, 王志伟. 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双重机理及其实践路径[J]. 新视野, 2020(1): 43-49 [18] 张和清, 尚静. 社会工作干预与中国乡村生态、生计和生活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研究——以绿耕项目为例[J]. 社会学研究, 2021(6): 68-89,227-228 [19] 李磊. 习近平的美好生活观论析[J]. 社会主义研究, 2018(1): 1-8 [20] 张三元. 论美好生活的价值逻辑与实践指引[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8(5): 83-92,160 [21] 马纯红. 论实现美好生活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关联[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2(1): 35-43 [22] 项久雨.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样态变革及价值引领[J]. 中国社会科学, 2019(11): 4-24,204 [23] 闵学勤. 社区营造: 通往公共美好生活的可能及可为[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8(6): 55-62 [24] 户雅琦, 张樹沁, 李贵才. 找回作为分析框架的社区[J]. 社会学评论, 2022(5): 184-201 [25] 潘泽泉. 行动中的社区建设: 转型和发展[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2. [26] 徐选国, 徐永祥.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三社联动": 内涵, 机制及其实践逻辑——基于深圳市H社区的探索[J]. 社会科学, 2016(7): 87-96 [27] 徐珣. 社会组织嵌入社区治理的协商联动机制研究——以杭州市上城区社区“金点子”行动为契机的观察[J]. 公共管理学报, 2018(1): 96-107, 158 [28] 陈成文, 赵杏梓, 张丽芬. 论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的发展空间[J]. 山东社会科学, 2015(1): 77-82 [29] 赵一红. 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人民观[J]. 河北学刊, 2019(6): 132-137 [30] 王思斌. 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与社会工作的促进作用[J]. 社会工作, 2020(2): 3-9,108 [31] 吴磊. 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绩效评估研究——基于合法性理论的分析框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6): 50-55 [32] 黄红. 社会工作参与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合法性建构——以灾害社会工作的角色实践为例[J]. 学习与探索, 2022(8): 47-54 [33] 王杰, 徐选国. 我国社会工作的合法性困境及其路径重构[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2): 41-49 [34] 罗家为, 冯志峰. 城市社区治理的模式转向: 社会化与专业化[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7(6): 114-124,128 [35] 王阳, 熊万胜. 从简约治理到精细治理: 效率视角下的社会治理及其变迁[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7): 87-99 [36] 卫小将. 社会工作创新社会治理路径研究[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8(6): 81-85 [37] 叶淑静, 戴利有.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何以可能?[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6): 103-110 [38] 李青, 陈成文, 王勇. 论社会工作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建设[J]. 社会工作, 2020(2): 70-77,111 [39] 王杨. 社会工作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三个分析维度[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 39-45 [40] 王思斌. 社会治理结构的进化与社会工作的服务型治理[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6): 30-37 [41] 成洪波, 徐选国, 徐永祥. 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机制创新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东莞市横镇的经验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7): 126-135 [42] 习近平. 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J]. 当代世界, 2017(12): 4-7 [43] 锁利铭. 面向共同体的治理: 功能机制与网络结构[J]. 天津社会科学, 2020(6): 71-78 [44] 习近平. 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N]. 人民日报, 2015-09-29(002). [45] 李迎生, 蔡康鑫. 社会工作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可行性、因应性变革与切入点[J]. 江海学刊, 2020(5): 105-114 [46] 施旦旦. 社会工作知识生产、扩散以及本土化回应[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3): 28-36 [47] 李友梅. 中国社会科学如何真正从“地方”走向“世界”[J]. 探索与争鸣, 2017(2): 26-29 |
[1] | 秦海波, 李玉昆. 社会工作者高离职倾向诱发机制研究——基于CSWLS 2019的组态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4): 34-43. |
[2] | 徐皓洋, 张永红. 一线社会工作者自我同情对共情疲劳的影响:职业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4): 44-52. |
[3] | 纪文晓, 林海波. “结构—关系—权力”分析框架下社会工作督导成效及其提升路径——基于Z市社会工作督导模式的质性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4): 65-77. |
[4] | 黄丹, 罗英廷, 林文亿. 医务社会工作者专业胜任力量表的开发与检验[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3): 15-22. |
[5] | 陈泳欣, 陈紫璐.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运用的现状及展望——基于2017—2021年CNKI论文的内容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3): 23-31. |
[6] | 施旦旦. 从“自我关怀”到“生命关怀”:社会工作的“生命”转向及其发展[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3): 32-38,79. |
[7] | 何雪松, 于钰, 程怡雯. 2022年社会工作研究年度进展述评[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2): 5-17. |
[8] | 周玲, 张东. 在线金融教育对社会工作者金融素养提升的作用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2): 37-46. |
[9] | 魏玺昊, 王寒温, 许艳萍, 徐选国. 社会工作促进易地搬迁村民社区参与的转化机制——以云南省苗村专业实践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2): 74-84. |
[10] | 唐咏, 倪小琪. 民政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社会支持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角色清晰的中介作用[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1): 53-61. |
[11] | 居正, 于铁山. 后发外生型赋能:社会工作机构党建发展及影响因素——基于CSWLS2019数据的实证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1): 62-70. |
[12] | 马凤芝. 新文科建设与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6): 6-8. |
[13] | 顾东辉. 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和专业超越[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6): 9-12. |
[14] | 何雪松. 建立社会工作的数据科学——新文科建设的一个切入点[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6): 12-14. |
[15] | 张和清, 徐菲.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反思[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6): 14-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