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24, Vol. 24 ›› Issue (1): 20-27.

• 社会工作 • 上一篇    下一篇

家庭再生产与关系转变:妇女家户劳动的新意涵

李敏, 罗胡伊, 鲍海林   

  1. 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 北京, 100101
  • 收稿日期:2023-08-04 出版日期:2024-01-15 发布日期:2024-01-15
  • 作者简介:李敏(1971—),女,汉族,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家庭社会工作,社区研究。
  • 基金资助:
    中华女子学院科研课题“社区治理背景下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研究”(KY2019-0201)。

Changes of Family Reproduction and Relationships: The New Implication of Women’s Outwork

LI Min, LUO Huyi, BAO Hailin   

  1. School of Social Work, China Women's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 China
  • Received:2023-08-04 Online:2024-01-15 Published:2024-01-15

摘要: 家户劳动是工厂使用外包方式给予生产资料,妇女以家庭为单位加工商品的劳动方式。基于对河南省X市Y社区从事家户劳动妇女的半结构式访谈发现,2019年至2022年,“农转居”家庭妇女的家户劳动助推了家庭再生产与家庭关系的转变。在家庭再生产方面,优化了家庭的劳动力配置,缓解了家庭的发展压力,提升了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在家庭关系方面,重构了妇女的家庭地位,减少了亲子冲突,强化了隔代情感。

关键词: 妇女家户劳动, 家庭再生产, 家庭关系

Abstract: Outwork is a labor mode in which factories use outsourcing to give production materials to workers, and the workers process goods on a household basis. Based o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women engaged in outwork in Y community, X City, Henan Province from 2019 to 2022, this study found that outwork of “farm-to-live” women promoted the changes of family reproduction and family relations. In terms of family reproduction, it optimizes the labor distribution, relieves the pressures of development, and improves the ability of the family to withstand risks. In terms of family relationships, it reconstructs women’s status in the household, reduces parent-child conflicts, and strengthens intergenerational emotion.

Key words: women’s outwork, family reproduction, family relationships

中图分类号: 

  • C916
[1] 费孝通. 江村经济[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77.
[2] 任焰, 胡慧. 从小商品生产到家庭代工: 农村家户劳动变迁与家庭再生产[J]. 东南学术, 2019(6): 100-109
[3] 徐勇, 邓大才. 满铁农村调查(第2卷)[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 777-781
[4] 邓大才.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家户功能及中国经验——基于“深度中国调查”材料的认识[J]. 政治学研究, 2018(4): 13-25, 125
[5] 方显廷. 方显廷文集(第2卷)[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3: 76-132.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八册)[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4: 166-167.
[7] 田志鹏. 社会关系与订单获得——以浙江省丽水市来料加工业为例[J]. 社会发展研究, 2014(2): 114-137, 244-245
[8] 黄岩. 工厂外的赶工游戏——以珠三角地区的赶货生产为例[J]. 社会学研究, 2012(4): 187-203, 245-246
[9] QIAN Y, FAN W. Who loses income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evidence from China[J].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2020, 68(8): 1-5
[10] 图表: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EB/OL]. (2021-05-11). https://www.gov.cn/xinwen/2021-05/11/content_5605871.htm.
[11] 谭深. 工业化发展与妇女[N]. 中国妇女报, 2000-03-07.
[12] 杜鹏. 嵌入与再造: 利益性家庭的生成机制——基于浙江J村家庭作坊的社会学考察[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6): 31-38
[13] 黄宗智.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0: 154.
[14] 黄宗智. 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下)[J]. 读书, 2006(3): 72-80
[15] 金一虹. 非正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妇女就业[J]. 妇女研究论丛, 2000(3): 16-18
[16] 丁瑜, 梁家恩. 外发工厂妇女的劳动生活困境与应对: 一个零工经济与性别融合的分析[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6): 32-43
[17] 余洋洋, 刘薏汮, 肖书洲. 农村妇女体面劳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河南省长葛市的调查[J]. 现代商贸工业, 2018(36): 68-69
[18] 邢成举. 村镇工厂与农村女性反贫困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 2020(1): 47-55
[19] 胡凤霞, 姚先国. 农民工非正规就业选择研究[J]. 人口与经济, 2011(4): 23-28
[20] 许敏敏. 走出私人领域——从农村妇女在家庭工厂中的作用看妇女地位[J]. 社会学研究, 2002(1): 108-119
[21] 何蒙. 国际劳工组织: 疫情后复苏期间女性再就业人数将少于男性[N]. 中国妇女报, 2021-07-28(007).
[22] 李莹, 王雪洪, 谭深, 等. 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对处境不利妇女群体发展的初步评估[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1(1): 30-46
[23] 蔡宁伟, 张丽华. 新零工经济的优势与劣势——基于用工时间、内容、流程、收入、体验和发展等多维度思考[J]. 中国劳动, 2021(2): 50-67
[24] 卢青青. 半工半家: 农村妇女非正规就业的解释[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21(3): 402-410
[25] 李永萍. 功能性家庭: 农民家庭现代性适应的实践形态[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2): 44-60
[26] 费孝通.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27] 陶自祥. 社区性家庭: 农村社会结构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基于华北农村“立门户”现象的考察[J]. 长白学刊, 2015(5): 104-110
[28] 卢青青. 家庭自主性与农民城市化的实践类型[J]. 农业经济问题, 2020(10): 135-144
[29] 任焰, 张莎莎. 儿童劳动与家庭再生产: 一个粤西农村的经验研究[J]. 开放时代, 2015(6): 159-177, 8-9
[1] 侯俊东, 栾雅慧. 社区志愿服务共同生产:内涵逻辑及过程机理[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1): 1-10.
[2] 王慧娟. 论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的四种取向[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1): 28-35.
[3] 王鹿萍, 孙奎立. 我国慈善事业与社会工作融合发展研究:回顾与展望[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1): 36-44.
[4] 刘勇. 信任违背下的慈善组织公众信任修复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1): 45-52.
[5] 刘艳霞, 查媛. 西部欠发达地区学校社会工作的实践困境与突破策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1): 53-60.
[6] 何志晶, 王志中, 常碧如.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视域下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职业选择机制探讨[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1): 61-69.
[7] 邱国良, 李静, 王松阳. 基层治理“五社联动”机制:实践运作、治理限度与优化路径[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1): 70-78.
[8] 武艳华, 张志华. 社会文化空间治理驱动的国际化社区柔性治理——基于南京市Q社区的案例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1): 79-89.
[9] 邢喜凤. 中国社会政策的历史演进和路径依赖——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1): 90-98.
[10] 彭小兵, 王若含. “失声”与价值回归:乡村治理困境及社会工作介入路径[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6): 5-13.
[11] 王杰, 张少卿. 构建乡村社区治理共同体:社会工作何以可为——以福建省L村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6): 14-22.
[12] 张富富. 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功能定位、现实困境与实践策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6): 23-33.
[13] 蒙艺, 胡杨, 马欢欢. 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系统性评价[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6): 34-45.
[14] 吴佳慧, 苗春凤. 农村留守儿童希望感提升的小组干预研究——基于鹰潭市D村的实践[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6): 46-58.
[15] 唐咏, 叶福怡, 倪小琪. 哀伤疗愈:哀伤辅导小组对大学生丧亲哀伤的干预[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6): 59-6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