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24, Vol. 24 ›› Issue (1): 61-69.
何志晶1, 王志中1, 常碧如2
HE Zhijing1, WANG Zhizhong1, CHANG Biru2
摘要: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认为,个人职业选择在环境、个人与行为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其中,自我效能、结果期待和职业目标是核心的认知变量,而专业认同和专业能力是影响自我效能的重要因素。专业认同通过自我效能和结果期待影响职业目标,专业能力的提升会对自我效能产生正向作用,从而影响职业选择。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是否选择社会工作作为职业是个人、专业、社会和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专业信念和个人价值观相匹配是职业选择的前提。当专业信念、专业认同和专业能力单因素或多因素与职业目标相匹配时,环境因素对职业选择的影响力微弱,学生倾向于选择从事社会工作相关职业;反之,当专业信念、专业认同和专业能力单因素或多因素与职业目标不匹配时,环境因素对职业选择的影响力增强,学生倾向于放弃从事社会工作相关职业。
中图分类号:
[1] 马凤芝. 秉持初心 承梦前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十年发展[J]. 中国社会工作, 2022(28): 31-32,34 [2] 曾守锤. 中国社工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研究——基于2015—2017年全国数据的分析[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6): 19-27 [3] 刘柳, 季叶青.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以 A 大学 201X 级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4): 31-38 [4] 易松国. 社会工作认同: 一个专业教育需要正视的问题[J]. 学海, 2019(1): 116-123 [5] 李棉管, 岳鹏燕. 专业认同的悖论: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意外后果——职业社会学的解释视角[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2): 49-57 [6] BROWN S D, LENT R W. 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 in a diverse world[J]. Career assess, 2017, 25(1): 173-180 [7] DOS-SANTOS L M. The challenges of public health, social work,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services in South Korea: the issues of limited support and resour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0, 17(8): 2771 [8] 马林刚, 邹松, 秦广强. 两岸社会工作本科生自我专业认同的比较与思考——基于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台湾Z大学的实证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6): 52-58,65 [9] LI J.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on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social work major students[J].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reviews, 2019. DOI: 10.28933/ajerr-2018-12-2509. [10] 杨发祥, 叶淑静. 结构性约束与主体性建构: 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J]. 江海学刊, 2016(6): 101-109, 238 [11] 蒙艺, 汪洋, 施曲海. 社会工作者敬业度的工作重塑路径: 工作意义与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6): 40-56 [12] 王晔安, 郑广怀, 朱苗. 职业支持: 社会认同理论与职业认同的新维度[J]. 社会发展研究, 2021(1): 52-75, 242 [13] MOORHEAD B, BELL K, JONES-MUTTON T, et al. Preparation for practice: embedd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with in social work curriculum[J]. Social work education, 2019. DOI: 10.1080/02615479.2019.1595570. [14] DUAN W, LI Y, KONG Y. Construction of the index of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identity[J].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2021. DOI:10.1177/1049731520984518. [15] 安秋玲.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 39-47 [16] 余冰, 熊若杉. 专业认同与行业认知——一项对中国大陆社会工作学生专业实习成效的质性研究[J]. 社会工作, 2017(2): 48-56,71,110-111 [17] BYRNE N. Social work students’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exposure to social work: an Australian experience[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19, 22(4): 702-711 [18] KWONG K. Career choice, barriers, and prospects of Asian American social work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18, 7(6): 1 [19] SPIVAK L, MELNYK Z, SPIVAK D. Factors of social work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significance dur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J]. Revista romaneasca pentru educatie multidimensionala, 2021, 13(3): 333-349 [20] BUKULUKI P, HÖJER S, JANSSON B. Motives and career choices among Ugandan social work students[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17, 22(4): 712-724 [21] BLOME H, ESPVALL M. Social work students’ professional preferences, social work education, 2023. DOI: 10.1080/02615479.2023.2216209. [22] 施旖旎, 郑广怀. 社会工作本科生的专业选择与职业认知[J]. 青年研究, 2016(1): 57-65, 96 [23] 王才章. 从职业到专业与从专业到职业——反思社会工作发展路径[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9(4): 71-77 [24] 崔宝琛, 彭华民.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管道泄漏”——职业选择多元化的现象透视、逻辑溯源与调试路径[J]. 社会工作, 2019(3): 53-67, 110-111 [25] 林诚彦. 社会工作教师社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兼对教师“领办机构”的反思[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5): 54-62 [26] GUO Y, HUANG F K, LU S, et al.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the evidence from social work postgraduates from five universities in China[J]. Asian social work and policy review, 2016, 10(3): 280-294 [27] WONG Y C, PEARSON V. Mission possible: building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rough fieldwork placements in China[J]. Social work education, 2007, 26(3): 292-310 [28] 施旦旦, 侯利文. 成己—知人—成务: 整全取向的社会工作实践智慧[J].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2021(12): 31-49, 258-259 |
[1] | 王鹿萍, 孙奎立. 我国慈善事业与社会工作融合发展研究:回顾与展望[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1): 36-44. |
[2] | 刘艳霞, 查媛. 西部欠发达地区学校社会工作的实践困境与突破策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1): 53-60. |
[3] | 彭小兵, 王若含. “失声”与价值回归:乡村治理困境及社会工作介入路径[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6): 5-13. |
[4] | 王杰, 张少卿. 构建乡村社区治理共同体:社会工作何以可为——以福建省L村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6): 14-22. |
[5] | 张富富. 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功能定位、现实困境与实践策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6): 23-33. |
[6] | 蒙艺, 胡杨, 马欢欢. 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系统性评价[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6): 34-45. |
[7] | 程玲, 赖燕琼. “社会工作+社会设计”双学科协同治理模式探讨——以成都市曹家巷社区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6): 66-74,84. |
[8] | 熊征, 姜松. 冲突社会工作:从概念到范式[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5): 5-14. |
[9] | 何龙韬. 构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培养大纲:基于一项范围综述[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5): 15-25. |
[10] | 李川, 姚煜霞, 杨锃. 规范、能力与支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基于上海市H区的调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5): 56-68. |
[11] | 秦海波, 李玉昆. 社会工作者高离职倾向诱发机制研究——基于CSWLS 2019的组态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4): 34-43. |
[12] | 徐皓洋, 张永红. 一线社会工作者自我同情对共情疲劳的影响:职业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4): 44-52. |
[13] | 纪文晓, 林海波. “结构—关系—权力”分析框架下社会工作督导成效及其提升路径——基于Z市社会工作督导模式的质性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4): 65-77. |
[14] | 潘泽泉, 罗宇翔, 曾木, 王晓. 经由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国社会工作发展[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3): 5-14. |
[15] | 黄丹, 罗英廷, 林文亿. 医务社会工作者专业胜任力量表的开发与检验[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3): 15-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