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18, Vol. 18 ›› Issue (2): 90-96.
• 社科探索 • 上一篇
蔡健1, 罗嘉文2, 王亚煦3
CAI Jian1, LUO Jiawen2, Wang Yaxu3
摘要: 实践教育是课堂教育的延伸,也是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协同育人”的思路指导下,整合好社会资源,服务高校实践育人事业,有助于实现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育人目标。但在目前高校开展实践育人的过程中,存在对社会资源的利用机制不够完善、配置不够优化、开发不够高效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做好实践育人工作,高校应增强对实践育人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建立对社会资源的统筹配置与共享机制,构建对社会资源的利用成效评价体系,通过创新与社会资源的互动机制,加强理论研究,以促进社会资源可持续发展,进而打造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开创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新局面。
中图分类号:
[1] 刘定平, 申覃.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开发[J]. 湖南社会科学, 2006(6):176-178. [2] 吴刚, 陈桂香, 朱志勇. 高校实践育人的整体把握[J]. 教育评论, 2013(2):15-17. [3] 姜丹, 单中元. 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探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3(4):28-29. [4] 刘富胜. 从大学生主体性特征看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5):141-145. [5] 蒲艳玲. 工科高校创新实践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探索[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5(4):219-221,224. [6] 牛立蕊, 李汉超, 刘彦柱, 等.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院校实践育人实现路径优化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7(36):17-18, 24. [7] 王丽峰. 高校实践育人问题研究[D]. 大庆:东北石油大学, 2014. [8] 周鸿铎. 传媒产业市场策划[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96. [9] 李佳. 整合社会资源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能力[J]. 中国青年研究, 2006(12):42-44. [10] 薛潮. 关于推进共青团工作社会化的思考[J]. 中国青年研究, 1999(1):48-49. [11]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 [12] 徐瑾. 基于资源配置的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治理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3):4-6. [13] 林洁. 走向社会的深圳共青团工作[J]. 青年探索, 1997(4):21-24. [14] 户国栋. 高校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重意识——规律意识、资源意识、网络意识[J]. 思想教育研究, 2012(11):102-105. [15] 孙爱军. 高校共青团工作社会化模式的建构[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0(4):24-26. [16] 王可立. 高校思想政治社会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研究[D]. 成都:西南石油大学, 2013:6. [17] 陈福生, 方益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329. [18] 朱绍友. 对高校协同育人及其机制构建的若干思考[J]. 高等农业教育, 2015(7):41-44. [19] 张倩, 邬丽群. 基于协同培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J].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5(4):30-35. |
[1] | 郭锦蒙, 韩央迪. 社会工作视野中的情感劳动研究: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 21(3): 54-62. |
[2] | 秦庆, 梁丽红, 李德波. 组织场域视角下儿童保护类社会组织资源整合机制探索——以昆明市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 21(2): 59-67. |
[3] | 王亚煦, 谭磊.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实践育人的路径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5): 79-84. |
[4] | 李学会. 自闭症儿童对家庭的影响及家庭应对策略:基于文献回顾的理解框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 18(4): 34-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