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20, Vol. 20 ›› Issue (3): 14-23.
纪文晓, 李二鹏
JI Wenxiao, LI Erpeng
摘要: 困境儿童多元福利主体互动关系呈现出非制度化多元协作特点:政府对项目具体规划不足,对家庭的需求评估宏观指导不足,对相关方之间的沟通协调不足;政府购买提供的更多是支持性服务,针对家庭的发展性服务和预防性服务不足,在服务角色偏好、倡导就是对抗等理念的制约下,倡导功能受限;在社区与家庭的协作递送中,社区的过度行政化制约了社区对家庭的直接服务,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社区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作递送机制非制度化特点明显。针对福利资源的有限供给,应通过倡导等多种形式释放更多服务供给,实现福利供给内容和方式的多样化;针对需求评估、身份认定和服务供给之间的张力,应构建多元福利主体之间的制度性衔接方案和“绩效性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
[1] | 民政部. 201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19-08-15]. 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1908/20190800018807.shtml. |
[2] | 宋岩. 民政部举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专题发布会[EB/OL]. (2019-07-10). http://www.gov.cn/xinwen/2019-07/10/content_5407971.htm. |
[3] | 徐进. 中国福利治理的理论认知: 概念界定与理念取向[J].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9(5): 42-46 |
[4] | JESSOP B. The changing governance of welfare: Recent trends in its primary functions, scale, and modes of coordination[J]. 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 1999, 33(4): 5 |
[5] | BODE I. Disorganized welfare mixes: Voluntary agencies and new governance regimes in western Europe[J]. Journal of European social policy, 2006, 16(4): 346-359 |
[6] | 钱宁. 多方参与的社会治理创新: 发展社会福利的新路径[J]. 山东社会科学, 2014(9): 73-77 |
[7] | 俞可平. 治理与善治[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7-8. |
[8] | 张虎祥, 仇立平. 社会治理辨析: 一个多元的概念[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5(1): 63-71 |
[9] | 范斌. 中国儿童福利制度重构与福利治理之可能[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4(5): 76-80, 22 |
[10] | 赵怀娟, 刘玥. 多元复合与福利治理: 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给探析[J]. 老龄科学研究, 2016(1): 45-51 |
[11] | 雷丽娜. 民政部举行困境儿童保障政策专题新闻发布会[EB/OL]. (2016-06-17). http://www.gov.cn/xinwen/2016-06/17/content_5083209.htm. |
[12] |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EB/OL]. (2016-06-16).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6/16/content_5082800.htm. |
[13] | 高丽茹, 彭华民. 中国困境儿童研究轨迹: 概念、政策和主题[J]. 江海学刊, 2015(4): 111-117 |
[14] | 郅玉玲, 李一. 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机制研究[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9: 6-8. |
[15] | 孟亚男. 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研究[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10-13. |
[16] | 高丽茹, 万国威. 福利治理视阈下城市困境儿童的福利提供——基于南京市FH街道的个案研究[J]. 学术研究, 2019(4): 56-63, 113 |
[17] | 姚建龙. 困境儿童保障研究: 主要以上海市为例[M].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8: 11-15. |
[18] | 高丽茹. 福利治理视角下城市困境儿童的福利提供[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 13-17. |
[19] | 胡子君. 农村困境儿童福利制度研究[M]. 河北: 燕山大学出版社, 2014: 20-23. |
[20] | 杨雄. 我国儿童社会政策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J]. 当代青年研究, 2011(1): 1-6 |
[21] | 尚晓援, 王小林, 陶传进. 中国儿童福利前沿问题[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102. |
[22] | 程福财. 家庭、国家与儿童福利供给[J]. 青年研究, 2012(1): 50-56, 95 |
[23] | 民政部. 民政部关于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 (2013-05-06). 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ltzl/201305/20130500456869.shtml. |
[24] | 郑州市政府. 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EB/OL]. [2019-12-14]. http://public.zhengzhou.gov.cn/16ABZ/64722.jhtml. |
[25] | 河南省民政厅. 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EB/OL]. (2017-04-11). https://www.henan.gov.cn/2017/04-11/248894.html. |
[26] | 郭思源. 大型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成效评估的实践研究——以“大爱之行”项目为例[J]. 社会福利(理论版), 2019(6): 43-50, 57 |
[27] | KAMINSKI L, WALMSLEY C. The advocacy brief: A guide for social workers[J]. The social worker, 1995(63): 53-58 |
[28] | TAYLOR E D. From issue to action: An advocacy program model[M]. Lancaster, PA: Family Service, 1987: 85-86. |
[29] | HEPWORTH D H, ROONEY R H, LARSEN J A. Direct social work practice: Theory and skills[M]. 5th ed.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1997: 15-17. |
[30] | PATTI R J. Limitation and prospects of internal advocacy[J]. Social casework, 1974(55): 537-545 |
[31] | 王义. 构建社会组织与社区居委会的长效合作机制[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5(3): 38-41 |
[32] | 匡梦叶. 项目制视角下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以广州市幸福社区建设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6): 93-101 |
[33] | 顾江霞. 城市社区“三社联动”机制形成过程探析——基于S市“三社联动”试点社区推进的经验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6): 86-92 |
[34] | 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福利学系. 社会福利策划与管理[M]. 台北: 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2: 174. |
[35] | 林万亿, 刘灿宏. 台湾身心障碍者权益与福利[M]台北: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4: 263. |
[36] |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同意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函[EB/OL]. (2018-08-21).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8/21/content_5315377.htm. |
[37] | 万育维. 社会工作专业与儿童福利[J]. 社区发展季刊, 1998(81): 49-65 |
[1] | 黄晨熹, 陈婷. 基于福利三角理论的监护困境儿童保护政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 21(3): 88-96. |
[2] | 刘玉兰. 城市基层福利治理与困境儿童福利供给偏差的地方实践——基于7个民政部试点地区的调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3): 5-13,49. |
[3] | 黄君, 陈玲. 意识、能力与支持系统:困境儿童家庭监护问题与出路——基于J市的调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3): 30-36. |
[4] | 武艳华, 周辉. 困境儿童的福利需求、救助不足与保护机制研究——基于困境儿童的类型化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 18(3): 59-66. |
[5] | 李真,李涛,刘倩,卢金艳,杨玳瑁.. 社会工作服务农民工的功能与角色[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3, 13(3): 18-27. |
[6] | 赵定东,沈燕维,余知. 政府间区域共识价值协作的原则与“长三角”实践[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2, 12(5): 47-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