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21, Vol. 21 ›› Issue (1): 54-63.
周永康, 陈爽
ZHOU Yongkang, CHEN Shuang
摘要: 同事是社会工作者工作过程中最亲密的伙伴,时空距离与心理距离的双重优势使得同事成为社会工作者社会支持网络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在中国文化价值倾向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对本土社会工作者同事关系形成双重约束的背景下,实证研究发现,本土社会工作者同事关系具有情感支持性、工具性、价值约束性、利他性、引领性五维结构特征。同时,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中国文化价值倾向中的集体主义倾向、和谐倾向、人情倾向对本土社会工作者同事关系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中图分类号:
[1] 杨宜音. 试析人际关系及其分类——兼与黄光国先生商榷[J]. 社会学研究, 1995(5): 18-23 [2] SHERONY K, GREEN S. Coworker exchang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workers, leader-member exchange, and work attitudes[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20(3): 542-548 [3] LADD D, HENRY R A. Helping coworkers and helping the organization: The role of support perceptions, exchange ideology, and conscientiousness[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0, 30(10): 2028-2049 [4] KRAM K E, ISABELLA L A. Mentoring alternatives: The role of peer relationships in career developmen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5, 28(1): 110-132 [5] CHOI S P, PANG S M, CHEUNG K, et al. Stabilizing and destabilizing forces in the nursing work environment: A qualitative study on turnover inten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2011, 48(10): 1290-1301 [6] 刘乔丹. 人力资源管理新方向: 职场友谊[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21): 66-67 [7] 薛晓州, 赵畅. 道德型领导对员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同事支持和同事信任以及亲社会动机的作用[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6(11): 18-23 [8] 秦亚男. 职场友谊、情感承诺与工作重塑的关系研究[D].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 2016: 40-41. [9] KRACKHARDT D,STERN R N. Informal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al crises: An experimental simulation[J].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1988, 51(2): 123-140 [10] 金耀基. 人际关系中人情之分析[M]. 台北: 桂冠图书公司, 1980: 70-104. [11] 杨国枢. 中国人的社会取向: 社会互动的观点[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99-100. [12] 乐国安. 当前中国人际关系研究[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 50-52. [13] 陈午晴. “讲人情”的内在精神及其异化[J]. 青年研究, 2018(6): 74-81 [14] 李敏. 同事关系对个体工作绩效的影响: 基于中国情境的实证研究[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2): 124-134 [15] 杨琛. 多层次关系网络与员工绩效关系的实验研究——员工情商和人格特质的调节作用[J]. 企业经济, 2019(3): 64-71 [16] CHEN X P, PENG S Q. Guanxi dynamics: Shifts in the closeness of ties between chinese coworkers[J].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2008, 4(1): 63-80 [17] YING CHEN, et al. Supervisor-subordinate guanxi: Developing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and scale[J].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 review, 2009, 5(3): 375-399 [18] BERGER P L. Cultural identity and modernization in Asian countries[J/OL]. [2020-10-26]. http://www2.kokugakuin.ac.jp/ijcc/wp/cimac/index.html. [19] 杨国枢, 郑伯壎. 传统价值观、个人现代性及组织行为: 后儒家假说的一项微观验证[J]. 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 1987(64): 1-49 [20] 姚德利. 论集体主义价值观对人际观建立的引导[J]. 宿州学院学报, 2008(6): 35-37 [21] 潘汛沨. 转型期员工的传统价值观对冲突管理方式的影响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0: 12-21. [22] 陈文平, 段锦云, 田晓明. 员工为什么不建言: 基于中国文化视角的解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13(5): 905-913 [23] 王国保. 中国文化因素对知识共享、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0: 31-40. [24] 吴培冠, DEAN TJOSVOLD, NANCY YF CHEN. 集体主义价值观在冲突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基于一个管理实验的分析[J]. 上海管理科学, 2010, 32(3): 1-6 [25] LEUNG K. Negotiation and reward allocations across culture[M]// EARLEY P C, EREZ EDS M. New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1997: 640-675. [26] 赵梅如, 王世亿. 大学生同性友谊品质之内涵验证及性别差异分析[J]. 教育心理学, 2013(4): 829-852 [27] 梁明辉. 当代大学生人情观之质化研究[D]. 开封: 河南大学, 2013: 19. |
[1] | 童敏, 吴宝红. 从英雄主义到平民关怀:社会工作伦理的反思与重构[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5-12. |
[2] | 赵芳, 孔春燕. 基于“关系”的社会工作伦理实践[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13-19. |
[3] | 何龙韬, 吴汉. 应对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反思能力教学和培养模式[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20-30. |
[4] | 秦海波, 李玉昆, 赵燕燕, 程海源. 提升薪资能否留住社会工作者?——工作自主权的调节作用[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31-40. |
[5] | 金舒衡, 戴海静. 社区不文明行为与流动母亲的安全感——兼论社会工作的空间介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41-47. |
[6] | 文豪, 呼斯勒. 高中生学业压力与内化问题的调节变量及其启示—— 一种“系统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48-61. |
[7] | 雷杰, 易雪娇, 张忠民. 行政化导向的新管理主义:乡镇 (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以湖南省“禾计划”A市项目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62-74. |
[8] | 潘莉, 孙洁, 王晔安. 合作生产视角下乡镇社会工作站促建社区韧性的机制研究——以望城“禾计划”项目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75-85. |
[9] | 于铁山, 居正. 政治与专业互嵌:社会工作机构党建发展与服务进阶研究——以广东省D地27家社会工作机构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86-92. |
[10] | 周晓焱, 张建华. 应对东北地区乡村人口生育问题的政策规制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93-100. |
[11] | 文军, 敖淑凤. 从碎片化到整合化:志愿服务本土实践路径探索——以无锡市X区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5-12. |
[12] | 韩央迪, 黄翠萍, 张雪峰, 王琛迪, 李相蒲. “橙希”互助:循证导向下的癌患家属照顾者生活希望计划——以上海市H医院肿瘤内科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13-22. |
[13] | 赵迪, 张志鹏, 张伟. 因为专业所以认同——南京市社会工作者主观地位认同的质性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23-34. |
[14] | 陈蓓蓓. 分类视阈下社会工作机构公共危机应对研究——基于湖北省H市的调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35-44. |
[15] | 时怡雯, 周静. 整合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探究——基于云南省Y县少数民族留守儿童需求评估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45-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