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21, Vol. 21 ›› Issue (5): 70-82.
钟兴菊, 王李源
ZHONG Xingju, WANG Liyuan
摘要: 面对不断加剧的老龄化以及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的困境,文章以发展性社会工作理论视角与社区照顾模式为基础,运用“三社联动”工作法探索社区为本的养老照顾模式,试图弥补传统居家与机构养老模式在社区服务中的“真空”,并拓展养老服务的空间。通过对重庆X社区养老食堂共建案例研究发现:在社会治理背景下,“三社联动”的实践主体、角色定位以及行动逻辑具有丰富的意涵;以社区赋权为核心的社区养老照顾模式在推动社会资本增值的实践中凸显多重行动逻辑;通过构建“团结社区—资源联动—互助养老”的服务实践框架,打通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贡献地方经验。对社区治理中“国家”角色边界的反思为发展性社会工作服务提供理论与现实参考。
中图分类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20-02-28).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02/t20200228_1728913.html. [2] 重庆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 2019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20-03-30). http://tjj.cq.gov.cn/zwgk_233/fdzdgknr/tjxx/sjzl_55471/tjgb_55472/202003/t20200330_6686410.html. [3] 胡小武. 城镇化与老龄化叠加时期的中国养老模式转型[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5): 136-143 [4]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 (2019-11-05). http://www.12371.cn/2019/11/05/ARTI1572948516253457.shtml. [5] 民政部. 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EB/OL]. (2019-09-23). http://www.gov.cn/xinwen/2019-09/23/content_5432456.htm. [6] 叶南客, 陈金城. 我国“三社联动”的模式选择与策略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 2010(12): 75-80, 87 [7] 姜振华. 社区协同治理视野中的“三社联动”: 生成路径与互构性关系——基于北京市将台地区的探索[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2): 73-82 [8] 李仁利. 北京“三社联动”是如何做的[N]. 中国社会报, 2015-01-30(005). [9] 上海市民政局. 上海: 创新改革, 整合资源, 合力推进“三社联动”[N]. 中国社会报, 2015-11-20(005). [10] 顾东辉. “三社联动”的内涵解构与逻辑演绎[J]. 学海, 2016(3): 104-110 [11] 陈伟东, 吴岚波. 从嵌入到融入: 社区三社联动发展趋势研究[J]. 中州学刊, 2019(1): 74-80 [12] 王学梦, 李敏. 接纳、嵌入与融合: “三社联动”的内在机理与关系建构[J]. 治理研究, 2018(6): 93-102 [13] 关爽. 多重治理层次中的“三社联动”: 基本框架、运行逻辑与发展路径[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9(6): 79-86 [14] 冯婷, 杜艳. 社区养老服务中的“三社联动”机制研究——以贵阳市乌当区为例[J]. 中国集体经济, 2019(16): 158-159 [15] 张姝, 张永琛. “三社联动”模式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研究——以兰州市畅家巷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例[J]. 社会工作, 2018(5): 100-108 [16] 吴南岚. “三社联动”视域下昆明市P区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D]. 成都: 西南民族大学, 2019: 20-23. [17] 黄源协. 社区照顾: 中国台湾与英国经验的检视[M]. 台北: 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0: 35-40. [18] 周沛. 社区社会工作[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222-231. [19] 王思斌. 社区照顾对中国社会的借鉴意义[J]. 社会工作研究, 1994(3): 1-6 [20] 张静. 政治社会学及其主要研究方向[J]. 社会学研究, 1998(3): 17-25. [21] 康晓光, 韩恒. 分类控制: 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J]. 社会学研究, 2005(6): 73-89 [22] 唐文玉. 行政吸纳服务——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诠释[J]. 公共管理学报, 2010(1): 13-19 [23] 乔尔 S 米格代尔. 社会中的国家: 国家与社会如何相互改变与相互构成[M]. 李杨, 郭一聪, 译.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3: 125-135. [24] 冯晓平, 江立华. “社会中的国家”理论视角下国家基层治理实践困境分析——以征地中的治理为例[J]. 理论月刊, 2019(3): 86-92 [25] 江华, 张建民, 周莹. 利益契合: 转型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分析框架——以行业组织政策参与为案例[J]. 社会学研究, 2011(3): 136-152 [26] 郭小聪, 文明超. 合作中的竞争: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新型关系[J]. 公共管理学报, 2004(1): 57-63 [27] 徐宇珊. 非对称性依赖: 中国基金会与政府关系研究[J]. 公共管理学报, 2008(1): 33-40 [28] 田凯. 组织外形化: 非协调约束下的组织运作——一个研究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理论框架[J]. 社会学研究, 2004(4): 64-75 [29] 黄晓春, 嵇欣. 非协同治理与策略性应对——社会组织自主性研究的一个理论框架[J]. 社会学研究, 2014(6): 98-123 [30] 敬乂嘉. 社会服务中的公共非营利合作关系研究——一个基于地方改革实践的分析[J]. 公共行政评论, 2011(5): 5-25 [31] 陶庆. 地方政府与民间组织“正当妥协”的宪政维度——南方市福街草根商会的“民族志”视角[J]. 国际政治研究, 2006(3): 119-134 [32] 苗大雷, 曹志刚. 国家能力与社会治理——米格代尔的“社会中的国家”研究及其启示[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 126-131 [33] 张钟汝, 范明林, 王拓涵. 国家法团主义视域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J]. 社会, 2009(4): 167-194 [34] 袁方成. 国家治理与社会成长: 城市社区治理的中国情景[J]. 南京社会科学, 2019(8): 55-63 [35] 郭风英. “国家-社会”视野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研究[J]. 社会主义研究, 2013(6): 70-75 [36] 叶南客. “三社联动”的内涵拓展、运行逻辑与推进策略[J]. 理论探索, 2017(5): 30-34 |
[1] | 荣增举. 民族社会工作实施策略及其主要特征——基于社区照顾理论视角[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2): 5-10. |
[2] | 张红, 李宣. 社区照顾的中国契合性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 18(3): 67-71,83. |
[3] | 米银俊1,罗嘉文2*,黄艳苹2. 中国台湾社区照顾的变迁对中国大陆养老模式的启示[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4): 71-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