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18, Vol. 18 ›› Issue (6): 45-51.
郭浩, 张芷茵
GUO Hao, ZHANG Zhiyin
摘要: 社会工作者的公众形象如何影响着我国社会工作发展。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当前社会工作者形象呈现出高道德水平与低工作专业性两极分化、社会美誉与功能效用中等的特征。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表明,居民在社区的活跃度、对社工服务方式的了解度和对社工动态的关注度会影响社会工作者形象塑造。建议从整合社工宣传体系、聚焦专业性社工服务传播和借力社区关系网链式扩散三个方面提升社会工作者形象。
中图分类号:
[1] 秦启文, 周永康. 形象学导论[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 VOGT W. What is tolerance and why should we teach it[J]. Review of education pedagogy and cultural studies, 1994, 16(3-4):277-296. [3] NIEVES J. Building a better public image[N]. NASW News, 1997-05-02. [4] 阮智富, 郭忠新. 现代汉语大词典(上册)[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9:1311. [5] 段鹏. 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7. [6] DENNISSON S.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social work:implications for strengthening the image of social work among collegestudents[J]. Social work, 2007, 52(4):350-360. [7] ZUGAZAGA C. Social worker perceptions of the portrayal of the profess in the news and entertainment media:an exploratory study[J].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2006, 42(3):621-636. [8] 张丽芬, 童翎. 论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同度[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15(3):156-160. [9] 乜琪. 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的职业认同研究——对北京、上海两地社会服务对象的调查[J]. 新视野, 2011(1):79-81. [10] 蔡静, 冯文艳. 义工社会认同影响因素分析[J]. 大连大学学报, 2013(2):104-107. [11] 李保军. 深圳志愿服务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J].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2(4):83-85. [12] 王兴国, 王泓, 代俊林.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形象及提升策略[J]. 思想理论教育, 2013(1):92-95. [13] KAUFMAN A. Public perception of social workers:A survey of knowledge and attitudes[J]. Arete, 1995, 20(2):24-35. [14] FALL K. The public perception of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s:an empirical examination[J].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2000, 22(2):122-134. [15] 许莉娅. 专业形象的定位与塑造——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策略性思考[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4(6):112-118. [16] 张和清, 杨锡聪, 古学斌. 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以能力建设和资产建立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J]. 社会学研究, 2008(6):174-193. [17] 王思斌. 社会工作导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84. [18] 彭灵灵. 心理咨询与社会工作的异同辨析及应用[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6):41-46. [19] LECROY C. The public's perception of social work:Is it what we think it is?[J]. Social work, 2004, 49(2):164-174. [20] 王杰, 康姣, 方跃. 从单向到双向:社会工作专业关系探讨[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5):18-23. [21] 李沛良. 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222-225. |
[1] | 童敏, 吴宝红. 从英雄主义到平民关怀:社会工作伦理的反思与重构[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5-12. |
[2] | 赵芳, 孔春燕. 基于“关系”的社会工作伦理实践[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13-19. |
[3] | 何龙韬, 吴汉. 应对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反思能力教学和培养模式[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20-30. |
[4] | 秦海波, 李玉昆, 赵燕燕, 程海源. 提升薪资能否留住社会工作者?——工作自主权的调节作用[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31-40. |
[5] | 金舒衡, 戴海静. 社区不文明行为与流动母亲的安全感——兼论社会工作的空间介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41-47. |
[6] | 文豪, 呼斯勒. 高中生学业压力与内化问题的调节变量及其启示—— 一种“系统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48-61. |
[7] | 雷杰, 易雪娇, 张忠民. 行政化导向的新管理主义:乡镇 (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以湖南省“禾计划”A市项目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62-74. |
[8] | 潘莉, 孙洁, 王晔安. 合作生产视角下乡镇社会工作站促建社区韧性的机制研究——以望城“禾计划”项目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75-85. |
[9] | 于铁山, 居正. 政治与专业互嵌:社会工作机构党建发展与服务进阶研究——以广东省D地27家社会工作机构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86-92. |
[10] | 周晓焱, 张建华. 应对东北地区乡村人口生育问题的政策规制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93-100. |
[11] | 文军, 敖淑凤. 从碎片化到整合化:志愿服务本土实践路径探索——以无锡市X区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5-12. |
[12] | 韩央迪, 黄翠萍, 张雪峰, 王琛迪, 李相蒲. “橙希”互助:循证导向下的癌患家属照顾者生活希望计划——以上海市H医院肿瘤内科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13-22. |
[13] | 赵迪, 张志鹏, 张伟. 因为专业所以认同——南京市社会工作者主观地位认同的质性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23-34. |
[14] | 陈蓓蓓. 分类视阈下社会工作机构公共危机应对研究——基于湖北省H市的调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35-44. |
[15] | 时怡雯, 周静. 整合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探究——基于云南省Y县少数民族留守儿童需求评估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45-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