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郑功成.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
[2] |
杨立雄. 中国残疾人事业典型案例[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
[3] |
杨立雄, 兰花.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
[4] |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立法后评估报告[M].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3.
|
[5] |
宋宝安.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体系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
[6] |
高园园. 中国残疾儿童福利研究[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4.
|
[7] |
丁勇. 残疾儿童权利与保障[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8] |
尚珂, 梁土坤. 新形势下的中国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1.
|
[9] |
何欣. 中国残疾人自助组织发展的社会性影响因素[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4.
|
[10] |
芭拉·奥尔特曼. 拓展社会科学对残疾问题的研究[M]. 郑晓瑛,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
[11] |
沙龙·巴尼特. 残疾理论研究进展及学科发展方向[M]. 郑晓瑛,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
[12] |
芭拉·奥尔特曼. 利用调查数据研究残疾问题: 美国残疾人访问调查研究结果[M]. 郑晓瑛,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
[13] |
芭拉·奥尔特曼. 国际视野下的残疾测量方法: 建立具有可比性的测量方法[M]. 郑晓瑛,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
[14] |
马克·普利斯特利. 残障: 一个生命的历程进路 [M]. 王霞绯,等,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5.
|
[15] |
李志明, 徐悦. 树立新型残疾人观, 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J]. 社会保障研究, 2010(1): 105-108.
|
[16] |
李敬, 高媛. 《残疾人权利公约》国家实施和监测机制初探[J]. 国际法研究, 2014(4): 35-47.
|
[17] |
曲相霏. 《残疾人权利公约》与中国的残疾模式转换[J]. 学习与探索, 2013(11): 64-69.
|
[18] |
曲相霏.《残疾人权利公约》与残疾人权利保障[J]. 法学, 2013(8): 105-112.
|
[19] |
严妮. 农村残疾儿童生存权和发展权状况值得关注——基于《儿童权利公约》和《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分析[J]. 残疾人研究, 2012(2): 26-29.
|
[20] |
刘文静. 《残疾人权利公约》视角下的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 理念变迁与制度创新[J]. 人权, 2015(2): 98-114.
|
[21] |
梁土坤, 傅高山. "福利的客体"还是"权利的主体"?——"国际残疾人日"与"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折射出的社会残障意识[M]// 反歧视评论, 2014: 51-61.
|
[22] |
徐宏, 郝涛, 郝祥如. 我国老年残疾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及养老服务研究[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5): 22-29, 84.
|
[23] |
万国威. 我国残疾人福利可及性的实证研究[J]. 人口学刊, 2014(6): 89-102.
|
[24] |
廖娟. 中国残疾人教育收益率研究[J]. 教育学报, 2015(1): 103-114.
|
[25] |
侯晶晶. 我国残疾儿童失学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15(1): 3-9, 15.
|
[26] |
侯晶晶. 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影响因素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5(5): 49-57.
|
[27] |
万国威. 解析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区域差异——基于31个省区市的定量分析[J]. 青海社会科学, 2012(1): 135-139.
|
[28] |
廖娟. 残疾人就业政策效果评估——来自CHIP数据的经验证据[J]. 人口与经济, 2015(2): 68-77.
|
[29] |
解韬. 我国成年残疾人口的婚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人口学刊, 2014(1): 54-63.
|
[30] |
刘丽英, 国丽芸. 中国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定位及路径评析[J]. 艺术百家, 2012(S1): 15-16, 60.
|
[31] |
刘丽英, 郭鲁川. 我国残疾人社区文化服务理念创新与对策研究[J]. 江苏社会科学, 2015(5): 39-45.
|
[32] |
陈群辉. 农村残疾人文化权实现的困境与出路——基于湖北省L县的调研[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S1): 11-14.
|
[33] |
宋宝安, 刘婧娇. 农村残疾人文化需求的调查与思考——以东北为例[J]. 兰州学刊, 2012(9): 106-110.
|
[34] |
姚远, 陈昫. 老年残疾人身份认同问题研究[J]. 人口研究, 2011(6): 43-50.
|
[35] |
陈彦旭. 美国文学中残疾人形象之流变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1): 208-212.
|
[36] |
丁永斌, 王文文, 孟崇峥. 高校研究生对残疾人内隐态度的情景效应[J]. 中国特殊教育, 2015(6): 16-21.
|
[37] |
王新文, 段世江. 中国残疾人政策及其发展理念[J]. 前沿, 2012(2): 108-109.
|
[38] |
杨立雄. 中国残疾人社会政策范式变迁[J]. 湖北社会科学, 2014(11): 42-47.
|
[39] |
廖慧卿, 罗观翠. 基于残障概念模式的残疾人就业政策目标评价[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 104-113.
|
[40] |
陈云凡. 残疾人就业政策保障机制优化探讨[J]. 残疾人研究, 2015(1): 51-54.
|
[41] |
尚珂, 梁土坤. 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问题分析与思考[J]. 残疾人研究, 2012(2): 66-70.
|
[42] |
廖娟. 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制度研究[J].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13(3): 62-67.
|
[43] |
丁晓霞, 梁土坤. 中国残疾人个体就业政策问题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16): 102-103.
|
[44] |
周凯. 完善福利企业优惠政策 促进集中就业[J]. 中国残疾人, 2013(3): 42-43.
|
[45] |
满向昱, 朱曦济, 李程宇. 新形势下视力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J]. 残疾人研究, 2013(2): 57-60.
|
[46] |
鲁明辉, 杨广学, 王广海, 等.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问题及影响因素[J]. 中国特殊教育, 2014(5): 33-38.
|
[47] |
陈冠杏, 杨希洁. 自闭症儿童会话能力探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14(11): 45-52.
|
[48] |
王淑荣. 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 中国特殊教育, 2015(7): 34-38.
|
[49] |
翁盛, 魏寿洪. 录像示范法在自闭症儿童社交技能训练中的应用[J]. 中国特殊教育, 2015(9): 25-32, 57.
|
[50] |
周沛, 曲昭旭. 残疾人社会工作[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
[51] |
奚从清, 林清和. 残疾人社会工作[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
[52] |
迈克尔·奥利弗, 等. 残障人士社会工作[M]. 李敬, 等, 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5.
|
[53] |
周沛. 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研究[J]. 残疾人研究, 2013(1): 16-19.
|
[54] |
毛新志, 李思雯. 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及其出路[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5): 741-746.
|
[55] |
易艳阳. 残疾人社会工作实务的过程与特点——基于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的研究[J]. 残疾人研究, 2013(1): 36-40.
|
[56] |
蔡翮飞. 高校残疾人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探索——基于优势视角[J]. 当代青年研究, 2014(6): 86-89.
|
[57] |
艾迪拜·库尔班. 基于网络环境下《残疾人社会工作》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 戏剧之家, 2015(12): 187-188.
|
[58] |
安民兵. 体验式教学在"残疾人社会工作"课程中的应用[J]. 绥化学院学报, 2014(1): 25-27.
|
[59] |
王利霞. 个案管理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中的应用[J]. 社会福利, 2015(5): 45-46.
|
[60] |
姚引妹, 陈杨荣. 浙江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研究[J]. 浙江学刊, 2013(1): 215-219.
|
[61] |
王琦, 赖德胜, 石丹淅. 寻计残疾人家庭脱贫与小康建设——基于中残联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4(2): 27-35.
|
[62] |
刘岩华. 试论我国残疾人教育立法的完善与发展[J]. 中国特殊教育, 1998(4): 7-11.
|
[63] |
张林智, 杨小琴, 岳丽. 轻度智力障碍融合教育个案研究[J]. 现代特殊教育, 2015(21): 74-75.
|
[64] |
朱楠, 王雁. "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基于复合型的内涵分析[J]. 教师教育研究, 2015(6): 39-44.
|
[65] |
王辉, 李晓庆, 熊琪, 等. 多维视野下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素质模型的建构[J]. 中国特殊教育, 2015(11): 36-42.
|
|
梁露尹. 西方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研究现状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3):59-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