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More>>
  2017年, 第1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7-05-15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显示图片
社会工作
西方儿童保护社会工作的理论转型与实践重构
刘玉兰, 彭华民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 (3): 5-11.  
摘要     [HTML] ( ) PDF (635KB)

我国正处于构建适度普惠儿童福利制度的关键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社会工作在西方儿童保护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且推动着儿童保护实践在保护内容、保护模型和保护政策取向上实现了转向。但是,儿童保护社会工作遭遇实践价值上“专业无能”和实践形式上“行政化”“专业自主性缺乏”的争论。儿童保护实践者提出需要从实践模式、实践机制和实践方法三个层面重构实践,要求儿童保护社会工作回归“儿童”和“社会工作的服务本质”,构建整合服务模式;建立“伙伴模型”或“社区为本儿童保护”的实践机制;综合采用科学性和反思性的评估方法,提升干预方法的文化敏感性和儿童的主体性,注重发挥社区网络和家庭支持的作用。西方儿童保护社会工作的转型和重构对中国适度普惠儿童福利制度的完善和服务体系构建有积极意义。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双向运动下医务社工协调医患冲突的角色定位——中国台湾地区案例的借鉴
萧易忻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 (3): 12-18.  
摘要     [HTML] ( ) PDF (607KB)

医患冲突已成为全球的普遍现象,医务社工开展的工作可视为波兰尼反向运动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将脱嵌的医疗市场拉回对人性的关怀。中国大陆地区的医务社工发展最大的阻碍就是定位不清,这也连带导致了医患关系的恶化。依据波兰尼双向运动观点,将医患冲突视为医疗市场化的结构性因素使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大陆医务社工发展在个体能动与制度结构上的建言。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养老机构内五保老人社会关系充权实践的研究——以南京M敬老院五保老人小组为个案
武艳华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 (3): 19-25,73.  
摘要     [HTML] ( ) PDF (969KB)

基于充权的视角,以南京M敬老院五保老人小组作为具有研究相关性的关键个案,通过对五保老人社会关系充权小组从“单纯的五保老人社会关系的思想充权”到“社会关系的实践充权”再到“实现社会关系的自我管理”三阶段的成长与发育过程的研究,探讨小组工作方法对养老机构内五保老人社会关系充权与治疗的功能。研究发现,我国养老机构内五保老人的社会关系呈现出家人关系与邻里关系效能感低下、朋友关系窄化及机构关系兼具依赖与疏离双重属性的特征,小组治疗的方法对改善其不良社会关系有效果。总结与反思介入过程后发现,五保老人社会关系充权小组效果的发挥,既需要社工通过多种技巧和角色动员关系相关者充分参与,又需要各方主体协同改善个人充权意识和营造集体充权环境,还需要实施由个体自身到家人、再到熟人、又到生人的“由内而外”的渐进式的社会关系充权模式,由此,才能达到为该群体社会关系进行充权的目的。深入剖析发现,服务对象的独特性、机构环境的特殊性、小组目标的针对性与制度环境的复杂性,是影响养老机构内五保老人社会关系充权模式的内在机理。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小组工作在流浪智障人员生活质量提升方面的应用——以山西省X救助管理站为例
李姗姗, 白江峰, 刘春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 (3): 26-32.  
摘要     [HTML] ( ) PDF (756KB)

以救助站滞站流浪智障人员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生活质量偏低的状态,尝试运用小组社会工作方法,围绕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三方面,从生活自理能力、记忆力和注意力、个人潜能的发掘和培养、社会支持能力、人际互动能力及业余娱乐生活等角度对其进行了干预,较大提升了滞站流浪智障人员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小组工作在介入流浪智障人员方面具有可行性,社会工作介入救助领域对临时救助工作能够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具有借鉴意义。建议政府、专业机构等加强关爱智障人员方面的宣传和倡导,更多的救助机构能积极引入社工,为受助群体提供服务。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中澳高校社会工作教育模式对比及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启示
何依娜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 (3): 33-38.  
摘要     [HTML] ( ) PDF (578KB)

从学位设置、课程设计、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中国大陆与澳大利亚高校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澳大利亚社会工作教育模式的优点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本土化提供借鉴。同时,面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兴起,在课程设计、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和实习制度等方面对社会工作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提出建议。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社会管理
控制论视角下第三方评估机制分析——基于H市社区治理评估项目的案例研究
顾江霞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 (3): 39-45,85.  
摘要     [HTML] ( ) PDF (1203KB)

在简要回顾第三方评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单案例研究法,分析及反思第三方评估控制权在评估各阶段各利益相关方的占有和分配情况。在评估初始阶段,第三方评估机构及被评估单位往往一开始并不明确评估目标,而是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澄清和形成评估目标;在评估指标构造上,评估指标体系有相当的折衷性和妥协性。在评估实施阶段,第三方评估机构通过政府购买评估服务的合同获得对被评估单位的部分控制权,但这部分控制权并没有严格监管,在评估相关信息公开度和透明度有限的情况下,双方关系因合作双方负责人利益追求不同而有所不同。在评估结果发布阶段,评估结果控制权基本掌握在评估委托方及第三方评估机构手中。而对于第三方评估机制中评估控制权的分配正义问题,应促进大众参与,建立社会服务评估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防止第三方评估失效。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嵌入性发展 多元化建构——深圳市社会工作十年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李晓凤, 孙惟博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 (3): 46-52.  
摘要     [HTML] ( ) PDF (6442KB)

首先,采用嵌入性发展理论,将深圳社会工作十年发展历程划分为:以岗位服务为主的很弱嵌入阶段,以小专项服务为主的较弱嵌入阶段,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主的较强嵌入阶段,以及迈向全面辐射与“大民政服务”的互构性嵌入阶段,梳理了深圳社会工作的历史与现状。其次,运用多元建构理论诠释了政府、社会组织、学校、企业、媒体、国(境)外学术团体在深圳社会工作中的发展经验。最后,从社会工作管理体制、职业化、专业性等角度对深圳社会工作实践问题进行了反思,展望了深圳社会工作嵌入性的发展方向。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被抑制的角色:岗位社工行政化研究——以A市为例
徐子彬, 梁昆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 (3): 53-60.  
摘要     [HTML] ( ) PDF (604KB)

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群团组织中设置岗位,安排社工进入岗位开展服务,已成为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但随着近年来的发展,岗位社工服务也面临着岗位行政化、专业性发挥不足、角色不清等问题,这对社工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文章采用角色理论,以广东A市购买岗位社工服务为例,重点分析了岗位社工与服务使用单位各自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双方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所形成的角色关系。分析认为,岗位社工从事行政工作是双方乃至多方在进行角色扮演以及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缓冲或者“对话”空间,是社工介入岗位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但由此也可能产生行政工作量过大的问题,从而导致岗位社工行政化。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工作,服务使用单位和岗位社工都需要明确各自的角色和定位,并进行相应的角色调适,以成功地完成各自的角色扮演。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专业性何以可能:海外发达地区社会工作制度的启示
刘勇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 (3): 61-66.  
摘要     [HTML] ( ) PDF (658KB)

通过对海外发达地区的社会工作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发现,即使面对新公共管理主义、市场化及政府福利改革的巨大冲击,这些地区的社会工作制度依旧能有效应对且良性运转,背后的关键在于有公共治理机制、社会参与机制、专业权威机制、专家身份机制、行业自治机制这五个机制相互协作、五位一体,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同时,制度专业化的历程背后,是专业力量与国家力量之间的博弈,应信任和支持专业力量的成长。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社会政策
孙中山民生福祉理念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借鉴
万国威, 张潇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 (3): 67-73.  
摘要     [HTML] ( ) PDF (619KB)

2016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回顾其民生福祉理念,既有利于缅怀其对民生事务的时代贡献,又有利于重新反思当前“民生为本”社会政策的发展方向。利用文献研究方式,对孙中山在1890年到1925年间的重要文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发现其民生福祉理念体现出了萌芽、探索、优化和定型的四阶段特点,且囿于时代任务的不同其在各个时代对民生事务的关注倾向有所不同;同时,孙中山的民生福祉理念反映出了从碎片到体系、从空泛到务实、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过程,其民生福祉的思想与实践在35年的时间中变得更为全面、理性与成熟。未来应当在继承孙中山先生民生福祉理念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民生为本”社会政策的建设方向,积极拓展民生事务的经济基础,积极借鉴国内外民生事务的发展经验。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十二五”时期中国残疾人研究综述与展望
梁土坤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 (3): 74-80.  
摘要     [HTML] ( ) PDF (669KB)

从期刊论文、学术著作、科研项目、学术载体等方面对“十二五”时期我国残疾人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归纳。从研究价值观的理念转型、定量研究方法的拓展及范式演进、研究内容的领域延伸与丰富、研究视角的微观化和具体化、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等五个方面对残疾人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残疾人研究未来应该重点关注残疾人小康及其进程、残疾人贫困、残疾人住房、残疾人教育、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理论体系等五个领域。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社科探索
从大学生宗教观现状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葛畅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 (3): 81-85.  
摘要     [HTML] ( ) PDF (532KB)

通过对广东某高校大学生宗教问题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总体宗教认识是正确的,对于宗教的态度是健康的,但在日常生活中对宗教行为仍有一定的涉及,说明大学生的宗教认知与行为存在一定的矛盾。高校应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使其处理好知、情、行相统一的关系;把宗教观教育与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相联系,形成完整的教育链条;加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是大学宗教观教育应该关注的任务。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基于“协会+团队+项目”模式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张立俊, 林良盛, 余金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 (3): 86-90.  
摘要     [HTML] ( ) PDF (1211KB)

当前,我国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面临不少制约与困难,其中主要因素就是缺乏有效的培养模式。以地方工科院校为例,构建“协会+团队+项目”的创新机制,提出以专业型学生社团为依托,以科技创新团队为载体,以科研项目为驱动的培养模式,以期突破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瓶颈,不断深化高校的创新教育改革。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研究——创建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党建品牌
徐朝科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 (3): 91-96.  
摘要     [HTML] ( ) PDF (741KB)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西方势力加大思想文化渗透、改革开放特别是教育体制改革、新媒体兴起等挑战。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存在四个问题:一是学生党员发展重数量,难以准确把握入党动机;二是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缺乏长效机制;三是党务工作者数量不足,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四是学生党组织生活缺乏有效性,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明显。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创建中国传统文化党建品牌,对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展十分重要。以广东为例,创建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党建品牌的具体对策有四个:一是塑造价值品牌,引导学生党员端正入党动机;二是加强理论研究,完善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党建品牌长效教育机制;三是发展文化育人品牌,提高党务工作者综合素质;四是创新党组织生活,推进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党建品牌项目发展。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