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18, Vol. 18 ›› Issue (6): 19-25,44.
刘素素1, 张浩2
LIU Susu1, ZHANG Hao2
摘要: 随迁老人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之后必然要经历社会融入的过程。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选取苏州市J社区23位随迁老人展开半结构式访谈,从经济参与、文化接纳、社会适应及心理整合四个维度对随迁老人的社会融入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随迁老人在社会融入过程中存在着文化接纳能力较弱、社会支持网络匮乏、自我效能感较低等问题。面对随迁老人社会融入的结构性困境,建议着力培育随迁老人的个人社会资本,巩固家庭支持的基础地位,努力营造友好信任的社区氛围,构建互助支持的关系网络,创新文化习得方式,构建本土化社区组织规范,呼吁加快社区组织培育,打造持续社区参与平台。
中图分类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计委.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内容概要[EB/OL].[2016-10-31]. http://www.nhfpc.gov.cn/zhuz/xwfb/201610/58881fa502e5481082eb9b34331e3eb2.shtml. [2] 苏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苏州市春节后流动人口情况分析[EB/OL].[2016-03-31]. http://www.suzhou.gov.cn/xxgk/gmjjhshfztjxx/tjsjjd/201603/t20160308_687130.shtml. [3] 周红云, 胡浩钰. 社会支持对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的影响——基于武汉和深圳的调查数据[J]. 西北人口, 2017(4):24-32. [4] 许加明. "老漂族"的城市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探析[J]. 社会工作, 2017(4):96-107. [5] 陈绍军, 邵真真, 史明宇. 农村"漂族老人"的城市社会适应过程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J小区为例[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4):22-26. [6] 毕宏音."老漂族":中国式家庭生命周期历程中的特殊群体[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3-13(B02). [7] 刘庆. "老漂族"的城市社会适应问题研究——社会工作介入的策略[J]. 西北人口, 2012(4):23-26. [8] 欧阳雪莲, 陈勃, 罗照盛. 老年人社会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关系[J]. 心理学探新, 2009(5):91-96. [9] 李珊. 城市化进程中移居老年人的问题研究[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6):71-74. [10] WANG W. Migrant workers' integration in urban china:experience in employment, social adaptation, and self-identity[J].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2012, 53:731-749. [11] 张新文, 杜春林, 赵婕. 城市社区中随迁老人的融入问题研究——基于社会记忆与社区融入的二维分析框架[J]. 青海社会科学, 2014(6):88-95. [12] J MAXWELL. Social dimensions of economic growth[M]. Ottawa:canadian policy research networks, 1996. [13] P BERNARD. Social Cohesion:a critique. CPRN discussion paper[M]. Ottawa:canadian policy research networks, Inc. 1999. [14] 风笑天. 安置方式、人际交往与移民适应江苏、浙江343户三峡农村移民的比较研究[J]. 社会, 2008(2):152-161. [15] 杨菊华. 社会排斥与青年乡——城流动人口经济融入的三重弱势[J]. 人口研究, 2012(5):61-79. [16] 陈成文, 孙嘉悦. 社会融入:一个概念的社会学意义[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6):66-71. [17] 瞿红霞. 随迁老人的社会融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析[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2. [18] BOURDIEU P. The forms of capital[M]//A H HALSEY, H LAUNDER, P BROWN, A stuart wells, education,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19] PUTMAN R D. Blowing alone: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M]. 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 2000. [20] 王海洋. 社会工作推动"服务型"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以流动人口社区社会资本建构实践为例[J]. 社会工作, 2016(4):79-86. [21] 张其仔. 社会资本与国有企业绩效研究[J]. 当代财经, 2000(1):53-58. [22] 黄锐. 社会资本理论综述[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7(6):84-91. [23] 刘嘉慧. 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问题研究[D]. 南京:南京大学, 2015. [24] 窦影. 老年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完善与社会资本干预——基于失智症老年人的分析[J]. 社会保障研究, 2017(4):63-69. [25] 李亚忻.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与对策——基于社会资本视角[J]. 现代妇女(下旬), 2014(11):337-338. [26] 张炜. 社会资本与进城农民的社会融入[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6. [27] 李芳, 李志宏. 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的概念和指标体系研究[J]. 南方人口, 2016(6):11-19. [28] DIRK JACOBS, JEAN TILLIE. Introduction:social capital and political integration of migrants[J]. Journal of ethnic and migration studies, 2004(3):419-427. |
[1] | 黄丹, 罗英廷. 社会资本、社会支持与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调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1): 32-40. |
[2] | 许晓芸. 老化预防与社工介入:积极老龄化视野中的高龄老人社会参与[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5): 52-60. |
[3] | 黄海平.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儒学文化资本再造[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 18(5): 61-66. |
[4] | 欧阳祯, 杨荣. 社区参与式互助体系社会资本建构研究——以济南市舜义社区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 18(2): 59-65. |
[5] | 张燕婷, 成伟, 黄俊辉. 社会工作在促进流动人口城市社会融入中的作用与推进思路[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6): 20-26. |
[6] | 屈勇, 王一旻. 社会角色视角下社工介入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基于南京市社工的调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4): 28-35. |
[7] | 李红飞, 甘满堂. 随迁老人的社区融入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深圳市L社区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1): 31-37. |
[8] | 刘江. 社会资本与灾后安置社区建设——基于行动研究的过程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5): 40-49. |
[9] | 柳玉臻. 女性主义视角在中国当代家庭社会工作介入中的运用[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2): 19-25. |
[10] | 顾江霞. 以社区为本:城市治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H市幸福社区创建与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发展的社区性谈起[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1): 48-54. |
[11] | 史铁尔,王松. 灾变社会工作中社会资本重构路径分析——以5·12四川地震灾区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2, 12(5): 13-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