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23, Vol. 23 ›› Issue (3): 50-59.
吴存玉
WU Cunyu
摘要: 基于对河南、江西和四川3省56个案例的深度访谈资料,采用扎根研究方法,结合社会支持和需求层次理论,通过三级编码,构建起需求导向下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体系的构成模型。研究认为,农村留守妇女的需求满足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于匮乏性需求的满足上,较少关注到成长性需求。故亟须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体系,由国家、社会、家庭等多元力量合作参与,为其提供家庭生计、基本生活、卫生医疗、家庭照料、子女教育、劳动生产、情感关爱和文化活动等初级服务,引导其树立先进性别文化观念,强化针对性就业创业服务,重视其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帮助其改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使其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者和受益者。
中图分类号: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EB/OL]. [2022-09-15].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3/content_2332767.htm. [2] 民政部、公安部、司法部等13部门出台意见 加强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工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工作的意见》[EB/OL]. [2022-09-15]. https://www.mca.gov.cn/article/xw/mzyw/201911/20191100021061.shtml. [3] 钱再见. 中国社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政策[J]. 江海学刊, 2002(3): 97-103 [4] 汪淳玉, 叶敬忠. 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村留守妇女的新特点与突出问题[J]. 妇女研究论丛, 2020(1): 17-25,55 [5] 肖水源.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4(2): 98-100 [6] 陈成文, 潘泽泉. 论社会支持的社会学意义[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6): 25-31 [7] 李强. 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 天津社会科学, 1998(1): 67-70 [8] 贺寨平. 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 国外社会科学, 2001(1): 76-82 [9] 李敏, 刘梦. 留守妇女需求满足及社区服务模式构建——基于7省1市的调查[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4(5): 35-40 [10] 姚远. 非正式支持理论与研究综述[J]. 中国人口科学, 2003(1): 67-72 [11] VAN DER POEL M G M. Delineating personal support networks[J]. Social networks, 1993, 15(1): 49-70 [12] 张璐, 张永爱, 张海苗. 陕西省农村留守妇女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和抑郁、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9): 1374-1378 [13] 薛继婷, 张殿君, 张馨楠, 等. 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 2021(1): 130-134 [14] 牛芳, 康翠云.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网络构成及其特征研究[J]. 西北民族研究, 2018(3): 33-44 [15] 李欣悦, 敖源, 周心怡. 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以雅安市为例[J]. 社会与公益, 2020(11): 51-55, 62 [16] 邹亚苹. 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研究——以贵州省威宁县JD乡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5): 232-234, 247 [17] 余洋, 王春蓉. 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再建构与网内资源流向——一项基于西北地区留守妇女的调查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9(14): 143-145 [18] 韦巧玲. 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治理的社会工作干预策略[J]. 农村实用技术, 2022(9): 45-46 [19] 叶春燕, 尹超, 宋林佳, 等. 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研究——基于四川省大竹县C村的实证调查[C]//2020年劳动保障研究第四次会议.劳动保障研究会议论文集(七), 成都: 四川劳动保障杂志出版有限公司, 2020: 25-26, 29. [20] 卢梦凡. 潮汕地区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的社会工作介入——以广东省潮汕地区双百社工站点妇女服务项目为例[J]. 社会福利(理论版), 2019(7): 47-52 [21] 王亚奇, 董亭亭, 程华. 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妇女“社会工作+”关爱服务体系构建——基于G省S县的调研[J]. 贵州民族研究, 2020(2): 95-101 [22] GLASER B G, STRAUSS A L.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M]. Chicago: Aldine, 1967: 1-10. [23] 朱丽叶·科宾, 安塞尔姆·施特劳斯. 质性研究的基础: 形成扎根理论的程序与方法[M]. 朱光明, 译.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20: 20. [24] 凯西·卡麦兹. 建构扎根理论: 质性研究实践指南[M]. 边国英, 译.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20. [25] 陈向明.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9. [26] 亚伯拉罕·马斯洛. 动机与人格[M]. 许金声,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40. |
[1] | 朱媛媛, 王兴龙, 吴君霞. 社会组织参与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服务策略研究——以广州市S组织困境儿童服务项目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2): 18-29. |
[2] | 陈虹霖, 向娣, 王怡航. 轻度认知障碍照顾者的整合干预成效研究——以上海市长征医院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2): 57-65. |
[3] | 唐咏, 倪小琪. 民政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社会支持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角色清晰的中介作用[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1): 53-61. |
[4] | 祝玉红, 张玉环. 成年心智障碍照顾者的照顾经验及社会支持体系构建[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6): 68-76. |
[5] | 黄丹, 罗英廷. 社会资本、社会支持与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调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1): 32-40. |
[6] | 陈玲, 刘泽伟. 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服务的创新实践:复元理论下的案例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 21(6): 44-49. |
[7] | 刘艳霞, 孙小悦. 自闭症儿童及家庭社区接纳的现实困境与突破策略——基于无锡市3个社区的调查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3): 24-29. |
[8] | 彭小兵, 陈玲丽. 搭建社会支持网络:城市老人集聚区人群的精神贫困干预——以重庆市F区“等死街”为案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5): 83-92. |
[9] | 孙文中, 孙玉杰. 家庭生态系统: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建构路径[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4): 56-65. |
[10] | 张培源. 社会支持视角下渐冻症患者的需求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2): 49-56. |
[11] | 胡琪. 社会组织支持失独家庭的路径与规范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 18(5): 78-86. |
[12] | 惠霞, 董志峰, 张举国, 高克祥, 鲁晓妮. 社会组织获得社会支持的发展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6): 59-65,73. |
[13] | 陈文华. 两类失独家庭的社会支持比较研究——兼论失独自组织的影响[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5): 63-72. |
[14] | 杨柳, 邓容容. 社区矫正对象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研究——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4): 57-65. |
[15] | 李红飞, 甘满堂. 随迁老人的社区融入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深圳市L社区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1): 31-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