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18, Vol. 18 ›› Issue (2): 11-18.
奚菁, 罗智玲, 罗洁婷, 马哲, 林育冰
XI Jing, LUO Zhiling, LUO Jieting, MA Zhe, LIN Yubing
摘要: 共享经济模式为整合、激活社会工作资源提供了参考。基于现实观察和理论分析,提出了企业社会工作共享平台的构想。为实现企业社会工作共享平台的高效运行,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广东28家企业展开调研,并结合调研数据提出可操作性建议:为保证该模式有效、持续运作,政府部门应在立法、宣传、启动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共享平台的功能可分为核心功能、平台功能、项目功能;共享平台的工作人员可划分为平台团队员工和服务类员工。
中图分类号:
[1] 高原. 共享经济的现状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趋势[J]. 经营管理者, 2015(35):230-233. [2] 张驰, 王丹. 分享经济下的组织变革和员工角色定位——基于海尔车小微的案例研究[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6(6):12-19. [3] 李克强. 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EB/OL]. (2016-03-05).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6-03/05/c_128775704.htm. [4] 陈涛. 社会工作专业使命的探讨[J]. 社会学研究, 2011(6):211-237. [5] 王晓慧, 张婷旖. 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5, 15(1):5-9. [6] CHRISTINA MASLACH, WILMAR B SCHAUFELI, MICHAEL P LEITER. Job burnout[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1, 52(1):397-422. [7] 智联招聘人力资源调研中心. 2013年中国职场心理健康调研报告[EB/OL].[2017-05-20]. http://research.zhaopin.com. [8] 张惠. 社会工作介入企业员工帮助计划(EAP)研究——以成都富士康"新员工适应成长小组" 为例[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13(1):87-90. [9] OZAWA M N. Development of social services in industry:why and how?[J]. Social work, 1980, 25(6):464-470. |
[1] | 李晓凤, 万鸯鸯, 林佳鹏. 新时代企业社会工作教学、实务与研究的新方向——2017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全国企业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会议综述[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 18(5): 57-60,91. |
[2] | 赵琼. 企业社会工作的内部嵌入机制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6): 12-19. |
[3] | 刘洋. 论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社会工作的融合[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1): 18-23. |
[4] | 王晓慧1, 张婷旖2. 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5, 15(1): 5-9. |
[5] | 何 辉. 制度压力和组织同构 ———企业社会工作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机制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3, 13(4): 20-25. |
[6] | . “协作者”的企业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与创新[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3, 13(4): 26-33. |
[7] | 李晓凤1,李羿琼2. 新生代劳务工的现状及企业社会工作介入探索——基于深圳、广州、东莞的实证调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2, 12(2): 19-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