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18, Vol. 18 ›› Issue (2): 30-35,51.
田鹏
TIAN Peng
摘要: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流动儿童社区融入服务已成为社会工作的题中之义。突破既有研究局限,从方法论上将流动儿童视作“留守—流动连续统一体”,采用整合社会工作实践介入模式,基于小组工作与个案工作有机整合、服务对象与非服务对象适度融合等实践策略,建立不同专业关系,实现作用机制的深度嵌入和服务效果的彼此强化。但在由政府包办向政府购买转型过程中,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和制度化面临结构性矛盾时,整合社会工作模式也面临着实务层面的嵌入困境。
中图分类号:
[1] 全国妇联课题组.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 中国妇运, 2013(6):12-16. [2] 陆益龙. 后乡土中国[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7:40-41. [3] 段成荣. 我国流动和留守儿童的几个基本问题[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90-97. [4] 周皓. 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综述[J]. 人口与经济, 2011(3):23-28. [5] 徐丽敏.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5:1-9. [6] 王毅杰, 高燕. 流动儿童与社会融入[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1-12. [7] 黄兆信, 万荣根. 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23. [8] 陆益龙. 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其社会影响[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5(1):12-20. [9] 孙中伟. 中国社会的"农民工化":"农民工体制"与"农民工学"——基于广州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的案例研究[J]. 社会学评论, 2013(4):22-34. [10] 张和清, 杨锡聪, 等. 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实践:理论、实务与绿耕经验[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24. [11] 安东尼·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纲要[M]. 李康, 李猛, 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23-26. [12] 戴维·A·哈德凯瑟. 社区工作理论与实务:第2版[M]. 晏凤鸣, 夏建中, 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34-35. [13] 隋玉杰. 个案工作[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4. [14] 吕新萍, 等. 小组工作:第二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8. [15] LEON H GINSBERG. 社会工作评估——原理与方法[M]. 黄晨熹, 译.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18-19. [16] 王思斌. 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J]. 社会科学战线, 2011(2):112-117. [17] 王思斌. 社会工作实践权的获得与发展[J]. 学海, 2012(1):23-29. [18] 朱建刚, 陈安娜. 嵌入中的专业社会工作与街区权力关系:对一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个案分析[J]. 社会学研究, 2013(1):108-130. [19] 李晓凤, 孙惟博. 嵌入性发展多元化建构——深圳市社会工作十年发展的回顾与反思[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3):46-52. |
[1] | 文军, 敖淑凤. 从碎片化到整合化:志愿服务本土实践路径探索——以无锡市X区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5-12. |
[2] | 魏爽, 张珈雯. 返乡流动儿童抗逆力重构水平与社会工作精准干预策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1): 15-22. |
[3] | 黄丹, 罗英廷. 社会资本、社会支持与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调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1): 32-40. |
[4] | 陈金凤, 朱眉华. 流动儿童学业拖延行为的小组干预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 21(4): 25-32,62. |
[5] | 周晓焱, 方伟明, 邱心凯. 以发展为导向的黑龙江省流动儿童福利政策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6): 66-73. |
[6] | 李红飞, 甘满堂. 随迁老人的社区融入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深圳市L社区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1): 31-37. |
[7] | 王慧娟. 流动儿童教育与社会排斥——基于森的能力取向社会排斥理论的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3): 72-77. |
[8] | 彭佳慧. 来深流动儿童社区融入小组工作模式的探索——基于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实地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1): 25-32. |
[9] | 王慧娟. 欧盟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启示[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5, 15(6): 24-28. |
[10] | 姚云云.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诉求:基于社区载体与路径选择[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5, 15(3): 38-44. |
[11] | 李承杰1, 蔡妃娜2, 佘航2, 肖咏梅2. 中山市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5, 15(3): 57-62. |
[12] | 周晓焱. 发展视角下我国流动儿童福利政策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4, 14(5): 54-59. |
[13] | . “协作者”的企业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与创新[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3, 13(4): 26-33. |
[14] | 倪赤丹,苏敏. 自闭症家庭的需求与社会工作介入——来自深圳120个自闭症家庭的报告[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2, 12(5): 36-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