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19, Vol. 19 ›› Issue (4): 14-20.

• 社会工作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制度比较基础上的中国儿童福利政策转向

黄晓燕, 张恒茜   

  1.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350
  • 收稿日期:2019-03-02 出版日期:2019-07-15 发布日期:2019-06-27
  • 作者简介:黄晓燕(1975-),女,汉族,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儿童福利。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以社区为本的儿童保护体系行动研究”(15BSH120)。

Children Welfare Policy Shift in China Based on Institutional Comparison

HUANG Xiaoyan, ZHANG Hengxi   

  1. Zhou Enlai School of Government,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350, China
  • Received:2019-03-02 Online:2019-07-15 Published:2019-06-27

摘要: 现代社会风险呼吁国家在儿童福利制度中的主导责任。纵观中西儿童福利发展历史,西方国家一直有较强的国家干预传统和全面的儿童福利理念,中国儿童福利制度安排最初聚焦于儿童生存权,且政府承担特殊儿童的有限照顾责任,二者在政府介入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存在差别。随着与国际儿童福利发展接轨,中国儿童福利制度发展建立起儿童权利视角,从政府有限负责和家庭化逐渐转向政府主导的儿童福利社会化。

关键词: 儿童福利, 制度比较, 政策转向

Abstract: State-oriented children welfare system is called for to handle modern social risks. Throughout the history, western countries have a tradition of strong state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 welfare with a comprehensive concept of children welfare; China's children welfare policy initially focused on the right to subsistence with limited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ies towards special children.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range and depth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Having more connections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China's children welfare system is establishing a view of children rights, and exploring a way of shifting from the limited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and domestication to state-oriented socialization of child welfare.

Key words: children welfare, institutional comparison, policy shift

中图分类号: 

  • C916
[1] 陆士桢.中国社会发展新特点背景下福利理念的思考——以儿童福利为例[C].厦门: 两岸社会福利论坛, 2018: 185-188.
[2] 刘继同. 中国特色儿童福利概念框架与儿童福利制度框架建构[J]. 人文杂志, 2012(5): 145-154
[3] 成海军. 制度转型与体系嬗变: 中国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构建[J]. 新视野, 2013(2): 79-82
[4] 联合国. 儿童权利宣言[EB/OL]. [2019-02-25]. https://www.un.org/zh/documents/treaty/files/A-RES-1386(XIV).shtml.
[5] 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 [EB/OL].[ 2019-02-25]. http://www.scio.gov.cn/ztk/xwfb/46/11/Document/976030/976030_5.htm.
[6] 曹艳春, 王建云.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构建及保障机制研究[M].上海: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16: 53.
[7] 王春光. 中国社会政策阶段性演变逻辑[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3): 46-55
[8] 程福财. 家庭、国家与儿童福利供给[J]. 青年研究, 2012(1): 50-56
[9] 关信平. 西方“福利国家之父”——贝弗里奇——兼论《贝弗里奇报告》的诞生和影响[J]. 社会学研究, 1993(6): 71-79
[10] 姚建平.国与家的博弈 中国儿童福利制度发展史[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 格致出版社, 2015.
[11] 李培林, 王春光.当代中国社会工作总论[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3-6.
[12] 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0: 59.
[13] 张剑, 赵宝爱.社会福利思想[M].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4: 125.
[14] 马远之.世界六百年与中国六十年 从重商主义到新结构主义经济问题与主义[M].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5: 22.
[15] 王丽平.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问题研究[M].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4: 22.
[16] 成海军.中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M].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3: 220.
[17] 岳经纶, 范昕. 中国儿童照顾政策体系: 回顾、反思与重构[J]. 中国社会科学, 2018(9): 92-111
[18] 联合国. 儿童权利公约[EB/OL]. [2019-02-25]. https://www.un.org/zh/documents/treaty/files/A-RES-1386(XIV).shtml.
[19] 熊跃根. 福利国家儿童保护与社会政策的经验比较分析及启示[J]. 江海学刊, 2014(3): 96-103
[20] 乔东平, 谢倩雯. 西方儿童福利理念和政策演变及对中国的启示[J]. 东岳论丛, 2014, 35(11): 116-122
[21] 刘继同.国家责任与儿童福利 中国儿童健康与儿童福利政策研究[M].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0: 51.
[22] 高华俊. 中国儿童福利的制度转型与政策设计[J]. 社会福利, 2013(6): 15-17
[23] HAROD WILENSKY, CHARLES LEBERUX. Industrial society and social welfare[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5: 138-140.
[24] 满小欧, 李月娥. 美国儿童福利政策变革与儿童保护制度——从“自由放任”到“回归家庭”[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4(2): 94-98
[25] DIANA M DINITTO. Social welfare: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M].Boston: Pearson Educati, 2007: 410.
[26] 李晓云. 英国儿童福利政策分析及对我国的启发[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 2013(9): 177-178
[27] 王晓燕. 日本儿童福利政策的特色与发展变革[J]. 中国青年研究, 2009(2): 10-15
[28] 秦宝玉, 杨宏. 英国儿童福利制度及启示[J]. 人才资源开发, 2014(22): 37-38
[29] 民政部. 关于进一步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2019-02-25].http://www.hebmz.gov.cn/zcfg/sqflhshsw/201404/t20140430_36675.html.
[30] 黄树贤. 开创新时代民政工作新局面[J]. 中国民政, 2018(21): 6-8
[31] 杨雄, 李煜.社会学理论前沿[M].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6: 518.
[1] 朱浩, 徐姝红. 社会组织参与儿童福利服务供给的困境与机制创新:以上海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2): 70-78.
[2] 刘玉兰, 彭华民. 能力为本的儿童福利社会工作教育模式转型研究——以155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项目为分析对象[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 21(5): 33-41.
[3] 万国威, 裴婷昊. 迈向儿童投资型国家: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时代转向——兼论民政部儿童福利司的建设方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4): 7-13.
[4] 柳静虹. 西欧儿童福利的多元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4): 21-28.
[5] 乔东平, 廉婷婷, 苏林伟. 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新发展与新时代政策思考——基于2010年以来的政策文献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3): 78-88,95.
[6] 王梦怡. 身份与照顾:农村“双失”儿童的福利困境——基于南京市溧水区的调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 18(4): 54-59.
[7] 胡杰容. 儿童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制度创新——以“南京虐童案”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 18(3): 51-58.
[8] 周晓焱, 方伟明, 邱心凯. 以发展为导向的黑龙江省流动儿童福利政策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 17(6): 66-73.
[9] 汪集锋. 小组工作在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实例研究——以GC儿童福利院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2): 26-31.
[10] 纪文晓1, 2. “认养”:儿童福利服务的一种可能政策选择——基于儿童非正常死亡事件与台湾贫童认养服务的启示[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4, 14(6): 11-15.
[11] 周晓焱. 发展视角下我国流动儿童福利政策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4, 14(5): 54-59.
[12] 冯元1, 彭华民2. 近十年流浪儿童救助困境及对策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4, 14(1): 25-31.
[13] 陆士桢,王蕾. 谈我国弱势儿童福利制度的发展[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3, 13(2): 14-20.
[14] 宣飞霞,王玥. 国外儿童福利模式及孤儿、弃婴救助经验评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3, 13(2): 38-4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