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23, Vol. 23 ›› Issue (4): 53-64.

• 社会工作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础转换、实务发展与应用原则:城市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路径分析

李筱, 王文晶, 刘月婷, 郑米斯   

  1.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200237
  • 收稿日期:2022-07-25 出版日期:2023-07-15 发布日期:2023-07-18
  • 作者简介:李筱(1982—),女,汉族,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职业化,社会工作教育。
  • 基金资助:
    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社会工作职业化导向的社区工作者能力考评和提升策略研究”(2018BSH009)。

Foundation-Practice-Principle: A Path of Competence Development for Community Workers in China

LI Xiao, WANG Wenjing, LIU Yueting, ZHENG Misi   

  1. School of Social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China
  • Received:2022-07-25 Online:2023-07-15 Published:2023-07-18

摘要: 社区工作者的能力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治理创新在城市基层社会的探索。目前能力研究采用了心理学的测量方法来建设能力量表,忽略了我国社会治理的背景和个人能力的发展过程。基于我国社区治理研究中“问题—对策”和“结构—行动”的视角,本研究以上海市的社区工作者为对象,采用访谈法进行数据收集,对案例和能力进行交叉分析。发现多数社区工作者进入社区工作前的职业经历奠定了其能力的基础;在应对各类社区事务的过程中有侧重地、逐步地实现了自身能力的发展;个人与结构性因素的互动设定了能力应用的原则。“问题—对策”和“结构—行动”视角分别解释了社区工作者的能力内容和能力应用原则。基础转换—实务发展—应用原则的路径可以作为具有操作性的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方案。

关键词: 社区工作者, 能力, 建设路径, 社区治理

Abstract: The competence of community workers concerns the exploration of 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in urban grassroot society in China. Current competence studies focus on psychometrics methods for competence scale development but neglect the context of 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and individual capacity development. In this study,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community workers in Shanghai, China, based on the “problem-solution” and “structure-action” perspectives. Cross-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individual cases and their personal abilities. Results from the interviews revealed a “foundation-practice-principle” framework, which may be applied to developing educational programs for community workers.

Key words: community workers, competence, path of development, community governance

中图分类号: 

  • C916
[1] 岳奎,王心. 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应牢牢把握这“三大优势”——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EB/OL]. (2020-09-09).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0/0909/c40531-31854425.html.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J]. 中国民政, 2020(21): 4-7.
[3] 刘建军. 社区中国: 通过社区巩固国家治理之基[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6): 73-85
[4] 王浦劬. 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4(3): 11-17
[5] WOODMAN S. Local politics, local citizenship? socialized govern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J]. The china quarterly, 2016, 226(3): 42-62
[6] CALVERT S, SMYTHE E, MCKENZIE-GREEN B. “Working towards being ready”: a grounded theory study of how practising midwives maintain their ongoing competence to practise their profession[J]. Midwifery, 2017, 50: 9-15
[7] BOGO M, REGEHR C, POWER R, et al. Toward new approaches for evaluating student field performance: tapping the implicit criteria used by experienced field instructors[J].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2004, 40(3): 417-426
[8] 杨莉. 以需求把居民带回来——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探析[J]. 社会科学战线, 2018(9): 195-201
[9] 文军, 高艺多. 社区情感治理: 何以可能, 何以可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6): 28-36, 169-170
[10] 何雪松. 情感治理: 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治理维度[J]. 探索与争鸣, 2016(11): 40-42
[11] 吕晓俊, 冯延萍, 徐媛媛. 社区工作者的情绪劳动研究——潜层剖面分析的视角[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3): 61-71
[12] 车峰.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城市社区工作者绩效考评研究[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2): 19-29
[13] 雷杰, 黄婉怡. 实用专业主义: 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的界定及其逻辑[J]. 社会, 2017(1): 211-241
[14] 李筱, 梁昆, 唐有财. 社区工作者能力量表开发与检验: 以上海为例[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20(4): 138-148
[15] 黄晓星, 蔡禾. 治理单元调整与社区治理体系重塑——兼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方向和重点[J]. 广东社会科学, 2018(5): 196-202
[16] BAUMGARTNER A, MüLLER C, FENGLER R, et al.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oriented competency frameworks: empirical findings from the validation of such a framework by means of an employer survey[J]. The journal of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2018, 3(4): 1-10
[17] 孙柏瑛, 张继颖. 解决问题驱动的基层政府治理改革逻辑——北京市“吹哨报到”机制观察[J]. 中国行政管理, 2019(4): 72-78
[18] 王德福. 社区治理现代化: 功能定位、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J]. 学习与实践, 2019(7): 88-97
[19] 卜万红. 论我国基层协商式治理探索的成就与经验——基于民主恳谈会与“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分析[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5): 45-52
[20] 付建军. 在国家—社会和空间—行动者之间——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路径演变与理论因应[J]. 社会主义研究, 2019(1): 104-111
[21] 张乾友. 行动主义视野中的社会治理转型[J]. 江汉论坛, 2016(6): 34-41
[22] 吴晓林, 李昊徐. 城市商品房社区的冲突与精细化治理——一个以业主行为为中心的考察[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9(2): 22-27
[23] LEUNG T T F. The work sites as ground of contest: professionalisation of social work in China[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11, 42(2): 335-352
[24] 朱健刚, 陈安娜. 嵌入中的专业社会工作与街区权力关系——对一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个案分析[J]. 社会学研究, 2013(1): 43-64, 242
[25] 徐选国, 唐晓琦, 杨威威. 制度变迁、角色建构与国家—个人关系的演化逻辑——基于对上海“社嫂”的口述史研究[J]. 社会发展研究, 2020(2): 217-241, 246
[26] 汪鸿波, 费梅苹.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城市社区工作者形象的变迁与重构——基于上海的历史考察[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9(5): 163-169
[27] ZANG X. How cohesive is the chinese bureaucracy? a case study of street-level bureaucrats in China[J].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7(3): 217-226
[28] 史云贵.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问题与若干思考[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3(2): 88-97
[29] 张雷. 构建基于社区治理理念的居民自治新体系[J]. 政治学研究, 2018(1): 99-102
[30] 赵吉. 条线下沉与权责失衡: 社区治理内卷化的一种解释[J]. 城市问题, 2020(5): 81-87
[31] 陈伟东. 社区行动者逻辑: 破解社区治理难题[J]. 政治学研究, 2018(1): 103-106
[32] 冯敏良. 隔离社区的兴盛与社区治理的迷思——中国式社区治理的范式危机[J]. 学术界, 2014(3): 75-82,308
[33] 付诚, 王一. 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现实困境及对策[J]. 社会科学战线, 2014(11): 207-214
[34] 李强, 葛天任. 社区的碎片化——Y市社区建设与城市社会治理的实证研究[J]. 学术界, 2013(12): 40-50,306
[35] 汪卫华. 群众动员与动员式治理——理解中国国家治理风格的新视角[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5): 42-53
[36] 杨敏. 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J]. 社会学研究, 2007(4): 137-164, 245
[37] TSANG A K T, YAN M-C. Chinese corpus, western application: the Chinese strategy of engagement with western social work discourse[J].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2001, 44(4): 433-454
[38] YAN M C. Towards a pragmatic approach: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wo assumptions of indigenization discourse[J].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13, 6(1): 14-24
[39] 陈天祥, 杨婷. 城市社区治理: 角色迷失及其根源——以H市为例[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1(3): 129-137
[40] 韩志明. 小心翼翼的行动者: 社区治理的内卷化叙事——以S市Y区“睦邻门”案例为例[J]. 中国行政管理, 2020(12): 69-75
[41] 杨爱平, 余雁鸿. 选择性应付: 社区居委会行动逻辑的组织分析——以G市L社区为例[J]. 社会学研究, 2012(4): 105-126, 243-244
[42] 王宁. 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J]. 社会学研究, 2002(5): 123-125
[43] 陈伟东, 尹浩. “多予”到“放活”: 中国城市社区发展新方向[J]. 社会主义研究, 2014(1): 96-102
[44] 彭宗峰. 政府、社会与居民良性互动的社区治理何以可能——一个基于内卷理论重释的理解框架[J]. 求实, 2022(4): 55-68, 111
[1] 房亚明, 王佳宝. 空间韧性:城市社区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机制优化[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3): 69-79.
[2] 王雪梅. 西北地区儿童主任履职问题分析——以H县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3): 92-100.
[3] 何雪松. 建立社会工作的数据科学——新文科建设的一个切入点[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6): 12-14.
[4] 周艳. 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嵌入城乡社区后的多维图景及未来走向——以J省S市社区服务社会化实践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6): 60-67.
[5] 林诚彦, 卓彩琴. 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理论选择与实践整合——基于社区能力建设理论的社区服务行动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6): 77-91.
[6] 刘长喜, 崔占民. 金融化、长寿化与金融能力提升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5): 47-56.
[7] 何龙韬, 吴汉. 应对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反思能力教学和培养模式[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4): 20-30.
[8] 陈蓓蓓. 分类视阈下社会工作机构公共危机应对研究——基于湖北省H市的调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3): 35-44.
[9] 魏成. 从风险视角透视积极福利建构的耦合策略——基于内蒙古E旗矿区移民的分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2, 22(1): 86-96.
[10] 童敏, 周晓彤. 社会治愈:一种希望植入式的社区治理[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 21(5): 5-13.
[11] 刘玉兰, 彭华民. 能力为本的儿童福利社会工作教育模式转型研究——以155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项目为分析对象[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 21(5): 33-41.
[12] 郭伟和. 国家治理与社区治理的关系及其协同演进的现代化进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 21(4): 5-15.
[13] 黄进, 方舒, 周晓春. 究竟何为金融社会工作:美国社会工作专业的思考和探索[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2): 16-23.
[14] 于铁山. 迈向有效治理:社区治理的制度逻辑与实践策略——基于S市社区书记的访谈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1): 62-67,97.
[15] 谭霞, 林移刚. 优势视角下的国际社区治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红岩村社区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 19(1): 68-7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