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More>>
  2013年, 第1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3-05-15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显示图片
当期目录
朝向更加公平、平等和高效的社会政策——对我国社会政策公平性的理论思考
关信平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3, 13 (3): 5-10.  
摘要     [HTML] ( ) PDF (957KB)
近年来,随着政府在民生事业方面投入的增加,社会政策体系在平均福利水平、项目设立和覆盖面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发展,但是由于制度体系的限制,及由此而导致的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之间福利水平的差距,致使目前的社会政策仍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公平问题,并引起越来越强烈的社会反映。因此,按照十八大报告的精神,今后一个阶段社会政策的发展应该更加重视通过制度改革而进一步提升公平性。为达此目标,应该从理论上进一步加深对社会政策公平性的认识,重视社会政策公平性建设,通过制度改革而逐步消除导致社会政策不公平的制度因素,使我国的社会政策朝着更加公平、平等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制度语境下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的新视角——从静态直接服务到动态关系服务
童敏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3, 13 (3): 11-17.  
摘要     [HTML] ( ) PDF (1516KB)
在政府的推动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已成为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有力举措,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中的关键人群——农民工也成为社会工作者开拓服务的重要服务人群。如何在体制框架内针对农民工群体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并取得最佳的效果,如何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开展过程中确定自身的专业位置和发展方向,是任何开展农民工服务的社会工作者都需要回答的两个基本问题。但是,目前社会工作者所运用的传统的、静态直接服务——个案、小组和社区,却无法在制度内的服务中给出满意的答案。文章跟进某市的一家民营企业农民工社会工作的开拓过程,探索社会工作者如何在具体的实务场景中转变传统的静态直接服务方式,从动态视角出发,把社会工作视为建基于服务人群社会支持之上并且带动社会支持关系改善的专业服务。这样的动态关系服务借助的是一种崭新的、以挖掘和运用农民工服务人群的社会支持为核心的项目技术,以保证最充分运用服务群体的资源,并取得最佳效果;同时,社会工作者也由此确定自身的专业位置和发展方向。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社会工作服务农民工的功能与角色
李真,李涛,刘倩,卢金艳,杨玳瑁.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3, 13 (3): 18-27.  
摘要     [HTML] ( ) PDF (1656KB)
基于我国成立最早的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协作者”长达十年专业实践而开展的行动研究,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工作承担着推动农民工融入城乡社区生活的服务提供者、推动社会管理服务改革的服务创新者、推动农民工参与社会建设的能力建设者、推动农民工对社会重建信任的资源协调者、促进城乡群体互相接纳和谐发展的教育倡导者、促进社会群体相互支持的资源整合者、促进农民工社会工作发展的研究者、促进公民社会发展的组织建设者等多重角色;发挥着减少城乡差异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农民工融入城乡生活、建设城乡公益文化、推动城市化和谐发展等功能。从而使社会工作服务农民工具有其他专业无法替代的独特角色和功能。应该从怎样建设服务农民工的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如何有效服务农民工两个角度,充分发挥社会工作服务农民工的角色与功能。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政府购买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路径探析
王飞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3, 13 (3): 28-34.  
摘要     [HTML] ( ) PDF (1097KB)
农民工就业培训中的引导性培训与基本就业技能培训属于准公共物品,因此政府具有为农民工提供这两种就业培训的职责。在当前政府转变职能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由于政府购买服务路径具有自身优势,且恰好契合政府职能转变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因而,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路径为农民工供给就业培训服务具有合理性。当前,政府购买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主要有传统路径和凭单制路径,但是二者均存在一定缺陷。为克服当前路径的缺陷,将来政府购买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应该朝着市场化、社会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体面劳动视阈下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优化研究
许小玲,马贵侠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3, 13 (3): 35-40.  
摘要     [HTML] ( ) PDF (1073KB)
体面劳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实现体面劳动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诉求,也是政府关注民生的重要体现,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目前,由于中国多数地区外部环境欠佳,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尚有诸多缺失,难以实现体面劳动之理想目标。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实现体面劳动,需要从农民工个体层面增权,从政府层面进行户籍和保障制度创新,从企业层面培育社会责任,从组织层面搭建利益协调平台,促使新生代农民工“体面劳动”的实现机制逐步合理化和优化。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民国医院社会工作的伦理定位及践行
刘惠新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3, 13 (3): 41-46.  
摘要     [HTML] ( ) PDF (1143KB)
民国医院社会工作以社会建设为伦理定位,力图解决疾病给社会所带来的负担和困扰。实现这一伦理定位有两条重要途径,一是医院对贫苦病人实施慈善救治,二是充分利用当时社会既有的社会团体和病人亲属的支持来开展社会工作。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玉树地震异地复课生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荣增举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3, 13 (3): 47-52.  
摘要     [HTML] ( ) PDF (1209KB)
以灾后玉树职业高中生来青海民族高级中学复课为案例,从介入背景、需要评估、计划实施,以及陪伴和鼓励、提升素质和能力、运用资源挖掘潜能三个层面对灾后异地复课生介入策略进行了初步分析。在对专业介入的反思中,提出了综合发展的专业化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相结合的策略模式,探讨工作主体的多面角色,以及专业技术与藏传佛教传统助人方法融合的新思路。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家庭社会工作的产生、实质及其发展路径
赵芳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3, 13 (3): 53-57.  
摘要     [HTML] ( ) PDF (898KB)
家庭社会工作是家庭现代化的选择。家庭社会工作的实质是对家庭的整体性介入及家庭独特功能的完善。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赋予了家庭重要的社会保护责任,但对家庭的支持却非常有限,已无法回应功能变迁后家庭产生的新需要,直接影响了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改革家庭政策,发展家庭社会工作,给予家庭强有力的支持,应该成为我国家庭社会工作发展的路径与方向。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社会支持理论:社会工作研究的新“范式”
倪赤丹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3, 13 (3): 58-65.  
摘要     [HTML] ( ) PDF (1200KB)
社会支持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社会支持的不足及缺乏是造成个人与社会问题的基本情境。社会支持的理论与实践为观察社会生活与理解社会工作的本质与真实特性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分析框架,并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更加综合的社会工作研究范式。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论著作人身权的性质——以著作人身权的非人身性和财产性为视角
余秀宝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3, 13 (3): 66-73.  
摘要     [HTML] ( ) PDF (1216KB)
当前学界关于著作人身权性质的认识存在固有缺陷,这使著作人身权的性质问题存在探讨的空间和必要。具体而言,一种观点认为著作人身权与民法意义上的人身权并无二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著作人身权实为财产权。事实上,著作人身权与民法意义上人身权之区别、民法意义上人身权之属性等诸多维度证实著作人身权与民法意义上之人身权并非同源,但著作人身权中的发表权和修改权与著作财产权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从而使其体现出一定的财产性。面对著作人身权保护的诸种新模式,重新界定著作人身权的性质成为关键之所在。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消费决策的特质论、情境论及应用
王财玉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3, 13 (3): 74-79.  
摘要     [HTML] ( ) PDF (1007KB)
根据消费决策是否具有一致性、可控性划分成特质论、情景论。特质论主张在消费者内部有一个稳定的人格特质在起作用,消费者的决策是可以预测的,主张企业应针对不同个性消费者细分市场,影响消费决策的人格特质主要有认知需求、自我概念、创新性人格以及物质主义人格等,在特质论指导下,研究者对消费者决策风格进行了划分,共分作八种,不同决策风格对应不同营销策略。而情境论则认为,消费决策受各种情境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其决策行为是可控制、可改变的,其影响消费因素主要有物理因素、市场因素、人际因素以及群体因素,该理论鼓励企业制定营销策略诱导消费者决策,主要包括两种策略,交易式促销策略以及关系式体验营销策略。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助推文化传承创新: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向度
张育广,王亚煦,乐云.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3, 13 (3): 80-83.  
摘要     [HTML] ( ) PDF (723KB)
助推文化传承创新应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自觉选择,文化常新特征也决定了校园文化的传承创新功能。从树立与时俱进理念、健全科学合理机制、创设协同推进环境、创新基于网络载体、打造特色品牌体系等途经进行建设,有助于推动高校校园的文化传承创新。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试述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许益锋1,杨瑞兰2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3, 13 (3): 847-89.  
摘要     [HTML] ( ) PDF (1045KB)
高校校园文化是在大学校园这一特定环境下,由广大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长期实践中共同创造和形成的群体文化。当前高校校园文化面临功利化、表面化、物质化等困境。应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同时以高校校园文化为依托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两者以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共同目标。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