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More>>
  2016年, 第1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6-03-15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 (2): 5-.  
摘要     [HTML] ( ) PDF (1567KB)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海南省为例
方礼刚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 (2): 5-10.  
摘要     [HTML] ( ) PDF (1039KB)

在我国,青少年学校教育抓得较为扎实,而青少年社会教育则不到位。对于国际旅游岛海南省来说,青少年社会教育问题更显突出。实践证明,通过政府购买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能够有效地解决青少年社会教育问题,也有利于实现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常态化和制度化。从海南省的实际情况检视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发现应当在购买服务的主要领域、对象与资格、投入标准、遵循的原则、运作机制、评估制度与体系等方面加以明确。海南省的经验对于西部省份和后发省份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箱庭疗法——社会工作实践的新范式
王海萍, 胡丹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 (2): 11-18.  
摘要     [HTML] ( ) PDF (1467KB)

箱庭疗法正逐步渗透入社会工作领域,并有望成为社会工作实践的新范式。从箱庭疗法的发展历史和理论基础来论述其理论脉络及概念框架,在介绍箱庭疗法操作框架的基础上讨论了疗法箱庭在社会工作领域中的实践框架,具体论述了箱庭疗法的干预原则、干预过程和干预技术,并总结了箱庭疗法在服务对象、吸引力和趣味性、简单易实施和本身就是自我疗愈过程四个方面的优势。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女性主义视角在中国当代家庭社会工作介入中的运用
柳玉臻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 (2): 19-25.  
摘要     [HTML] ( ) PDF (1083KB)

女性主义理论和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起进入西方社会工作的实务领域。在社会工作介入家庭冲突服务中,女性主义视角强调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平等关系,以女性境遇为中心进行评估,分析家庭系统内外的权利关系,注重为女性赋权和争取平等。使用社工访谈和案例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女性主义视角和传统社会工作视角在介入两个家庭冲突个案服务过程中的假设、模式和效果上的不同,可看出女性主义视角和方法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但也面临很多困难,主要表现在为一些男性不习惯并不乐于接受女性地位提高和“当家做主”、社会链接的资源十分有限、社工机构缺乏开展活动的独立性等方面。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小组工作在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实例研究——以GC儿童福利院为例
汪集锋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 (2): 26-31.  
摘要     [HTML] ( ) PDF (880KB)

作为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小组工作强调运用小组的内动力和互动作用来实现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以GC儿童福利院中7名孤残儿童为对象,开展6节小组活动,学习新知识、新文化,调整组员心理,通过前测与后测数据分析,探讨小组工作在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应用与成效。结果显示,小组工作对增进孤残儿童关系、丰富儿童生活、解决儿童冲突及矛盾、拓展儿童视野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此外,针对小组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成因与方法探析。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近六年我国社会工作研究进展(2009—2014年)——基于《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载文分析
徐晓凤1,利爱娟2,3*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 (2): 31-39.  
摘要     [HTML] ( ) PDF (2103KB)

以《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杂志2009—2014年共6年所刊载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载文的研究对象、研究重点、研究领域、作者所在地区、作者所在单位五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六年中,社会政策、社会福利一直都是最受关注的研究重点,虽各年份研究的关键词显示略有不同,但无论研究重点如何变化,研究领域的前三甲均为社工实务、理论探讨和社会政策领域;载文作者所在地区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广东等城市和省份;载文作者所在单位前三名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投射到个案、家庭社会工作等微观社会工作方法的研究;医疗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等社会热点话题以及重视案主的主体性、抗逆力、优势等发展型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可能更受关注。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社会管理
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上海为例
陆飞杰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 (2): 40-47.  
摘要     [HTML] ( ) PDF (1197KB)

采用非概率抽样的方法,以NBS护士职业倦怠量表(简化版)为基础,通过发放问卷420份,对上海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状况予以实地调查。研究发现,上海社工的职业倦怠程度较高。社工职业倦怠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如工作量太大、非专业性工作导致角色模糊、受服务对象消极心理影响、人际关系紧张等。预防和干预社工职业倦怠应从社工机构和社工两个主体入手:社工机构应注重对社会工作者的激励,并定期组织社工学习交流;而社工则要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并学会寻求有效的社会支持。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已婚女性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网络研究——基于10位已婚女性服刑人员的个案研究
胡伊阳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 (2): 48-55.  
摘要     [HTML] ( ) PDF (1439KB)

已婚女性服刑人员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之一,其社会支持网络主要包括非正式及正式支持两方面,其中非正式支持网络具体表现为配偶支持严重断裂、父母支持相对稳定、子女支持较弱势等;正式支持网络则以监狱内部规律性、官方性的支持为主,其他正式支持力量并不明显。可见,当前已婚女性服刑人员非正式及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均显著存在局限。非正式支持的不稳定性及疏离化对其家庭关系提出严峻挑战,正式支持强烈标准化及官方性质难以满足服刑人员的个性化需求。由此,建立健全服刑人员专业团体支持网络,尤其促进社会工作专业介入,是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网络多维构建的必然发展方向。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互联网+”智慧养老的实践反思——基于X市Z平台的调研分析
袁小良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 (2): 56-60.  
摘要     [HTML] ( ) PDF (902KB)

对X市Z信息化养老服务平台的实践调研显示,智慧虚拟养老服务在实践中遇到诸如服务界定不清晰、服务对象区分不当、配套设施与服务供给不足、传统观念影响服务推广与服务素质难以保证等挑战。这些领域的完善将有助于推动养老服务覆盖社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并开启中国养老服务的信息化时代。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协商民主:我国新型城镇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罗敏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 (2): 61-69.  
摘要     [HTML] ( ) PDF (1461KB)

新型城镇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物”的城镇化与“人”的城镇化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农村向城市转型的产物,体现了从传统的注重“物”的城镇化逐步走向关注“人”的城镇化理念的转变,是新型城镇治理模式创新的承载对象。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新型城镇治理应在以“人”的城镇化为主体的模式下高效运行,以多元协同共治作为理想模式,并加强“命运共同体”式的文化塑造。以此应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资源配置失衡、户籍歧视制度、土地财政依赖症、环境污染严重、公共安全受到威胁等问题,通过行政权力与社会力量双重路径,以制度化、平等化、法治化、参与化、科学化的新型城镇治理模式,促进城镇民主自治,实现新型城镇治理能力现代化。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社会政策
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流动:研究现状与扩展方向
李学会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 (2): 70-77.  
摘要     [HTML] ( ) PDF (1727KB)

以“高流失率”为表征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流动,获得了新闻媒体、社工机构以及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对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流动还缺乏总体性的描述和界定。基于社会工作者人力资本视角的研究,指向了社工的教育历程与群体特征;立足于社工机构的解释则强调了机构的内部治理与组织激励;制度取向的研究则关注社工机构与政府之间的组织关系,以理解社工的离职行动。社会工作者队伍是实现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已有研究富有洞见但缺乏清晰的逻辑线条,社会工作场域的空间建构、社会工作者雇佣系统以及社会工作者流动的社会后果都是综合研究社会工作者职业流动的进一步扩展方向。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论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职业化取向
廖鸿冰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 (2): 78-83.  
摘要     [HTML] ( ) PDF (910KB)

目前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存在着与职业化不相适应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专业价值理念不具有本土特色、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科学性、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师缺乏职业经验。这些导致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不强、职业能力不足,很难适应社会工作职业发展的需要。要真正实现社会工作专业的职业化,就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培育学生专业伦理,强化实践教学,优化专业教师队伍,构建职业化取向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社科探索
基于协同创新平台重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陈卓武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 16 (2): 84-88.  
摘要     [HTML] ( ) PDF (808KB)

协同创新已成为构建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实路径。以协同创新平台为载体,探讨通过改革招生、课程设置、科研活动、实习实践、学位论文、教学安排、导师配置等环节,构建新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并探究体制保障和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的建设,保障新的培养模式的运行,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