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More>>
  2024年, 第2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11-15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显示图片
社会工作
我国循证社会工作的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张芳华, 刘宜君, 陈兆漫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 (6): 1-9.  
摘要     [HTML] ( ) PDF (701KB)
从我国循证社会工作发展价值、挑战、状态与应对方面阐述循证实践如何落实于社会工作中。循证社会工作发展具有提升人才与服务质量、提高获得学科内外认同可能性、融合研究与实践于一体的诸多价值。不过,在“本于证据,终于证据”的实践过程中,循证实践受到行政主导、个人时间和能力有限、机构支持不足以及证据使用性问题等因素的挑战。研究发现,多数一线社会工作者与本科生不了解循证社会工作概念,这代表我国循证社会工作处于低度发展状态。循证教育是突破实践限度的关键,应积极倡导循证实践价值与成效、融入循证实践要素于课程中、建立大学—机构伙伴关系,设计改良版循证培训指南,并与实务工作者合力促进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之间的相互转化。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我国社会工作范畴辨析及理解分歧
张巍, 张勇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 (6): 10-17,26.  
摘要     [HTML] ( ) PDF (1213KB)
在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社会工作范畴的话语表达均呈现“语同而意相异”的窘境,将“社会工作”范畴置于相互比较的参照系中进行辨析,有助于全面深入理解社会工作。“大社会工作”与“小社会工作”在直接表征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或内容等外延边界大小区别的同时,也蕴含彼此间专业性程度差异的意境。“专业社会工作”与“非专业社会工作”在社会工作的知识、价值与技能等方面存在多元性和复杂性的同时,其背后也反映出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的不同。作为工作方法的社会工作与作为职业的社会工作分别突出其方法技能属性与工作领域属性,二者与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或内容的外延边界紧密相关,在话语表达上缓解了社会工作“大”与“小”的外延冲突以及“专业”与“非专业”优劣之矛盾。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失独父母的精神困境与干预策略——基于对20名城市失独父母的扎根理论分析
韩晶, 高鉴国, 张丹婷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 (6): 18-26.  
摘要     [HTML] ( ) PDF (811KB)
由于失去独生子女,失独父母身陷多重困境,这些困境相互交织并进一步加重了其精神困境。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访谈法收集资料,使用扎根理论深入考察城市失独父母精神困境的表现与成因。研究发现,失独父母在遭遇失去独生子女的人生困境之后,个人精神支柱坍塌,生活的无意义感、“无儿防老”的养老焦虑和社会融入障碍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其精神状况,失独父母陷入严重的精神困境之中。因此,需要采取重塑失独父母人生意义、完善我国居家养老服务机制、促进失独父母社会融入等干预策略,帮助他们脱离精神困境。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社会工作介入学生援助计划:理论基础、实务探索及展望
严云鹤, 林雨晨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 (6): 27-34.  
摘要     [HTML] ( ) PDF (624KB)
学生援助计划是一个专注于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并帮助弱势学生群体提升心理社会能力的综合性项目服务。将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学生援助计划中,对大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援助计划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工作介入学生援助计划,微观层面可运用人际沟通和增能策略,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中观层面着重于社会资本的构建和社区发展,以增强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宏观层面则聚焦于社会福利政策的倡导和实施,以改善学生的整体福祉环境。当前学生援助计划面临专业人员短缺、服务普及率低等挑战,未来应强调因地制宜、分类设计干预策略,充分利用社会工作方法、技术和政策的优势,同时可借助传统文化,推动学生援助计划服务的本土化和特色化。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实践反身与知识构建——教学、研究与实践整合的行动研究
王海洋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 (6): 35-46.  
摘要     [HTML] ( ) PDF (922KB)
在社会工作教育中,师生的实践反身具有知识生产功能。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场所,更是师生经验参照与知识共创的场域。专业关系在社会工作知识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础。教师通过对过往实践中专业关系的经验进行反身性整理,为学生提供理解自身、生活社区与未来工作社区之间关系的经验参照与本土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究专业关系的动力。同时,教师协同学生围绕其与社区关系探究的经验文本进行对话,以此推进学生的学习。当学生的社区经验被有机融入教学过程时,知识与师生的关联性得到加强。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习得专业关系的相关知识与经验,更能体验个人经验与专业知识融合的实践过程,从而促进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社会工作教育的知识生产功能,推动社会工作本土知识的构建。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社会工作服务成效研究:演进与前瞻——基于西方系统评价研究的再评价研究
韩央迪, 罗小霞, 李曼雅, 郭锦蒙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 (6): 47-58.  
摘要     [HTML] ( ) PDF (818KB)
“社会工作有用吗”这一问题道出了社会工作共同体百余年来一直追寻并尝试捍卫的价值认可问题。基于科学检索策略对西方社会工作中有关服务成效的系统评价研究进行再评价研究,以52篇纳入文献作为分析样本,发现社会工作服务成效的相关研究在结论上经历了从无效到部分有效,再到特定背景下特定干预手段对特定对象有效这一过程。西方社会工作服务成效在情境特征、干预过程、评估因素和结果应用等方面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反映了社会变迁背景下人群需求的变异性和服务介入的时代性。这为建构富有成效的中国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提供了有益启示。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多重制度逻辑变迁下社会服务评估的困境与超越——以Z市社会服务评估实践为例
周芳芳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 (6): 59-67,80.  
摘要     [HTML] ( ) PDF (1124KB)
社会服务评估是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绩效考核方式,旨在优化社会服务质量。社会服务评估过程涉及多元行动主体,这些行动主体都处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有各自的制度逻辑,且都在发生变迁,因此制度逻辑及其变迁是文章分析的着眼点。研究发现,在多重制度逻辑变迁作用下,社会服务评估出现了自主性困境、公共性困境以及公信力困境。针对当前社会服务评估的困境,应思考如何推动社会服务评估自主性再生产,提升服务使用方的评估控制权,重塑各评估主体的公信力。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社会管理
“问题诉求—方案回应”中的知识发现与知识服务——以湖北省“东湖社区”网络问政平台为例
张雪峰, 洪勇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 (6): 68-80.  
摘要     [HTML] ( ) PDF (6000KB)
公众在网络问政平台上提出社会治理的问题诉求,政府给出相应的方案回应,形成“问题诉求—方案回应”对。文章以网络问政平台“东湖社区”上2 426条“问题诉求—方案回应”对的文本数据为对象,采用分词和聚类技术、共现网络分析等方法,发现数据中蕴含的知识:确定了公众的问题诉求重点,并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主要涵盖市政建设、发展民生、社会治安、拆迁征地、道路修缮、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类别;明确具体问题诉求及其所属类别之间的相互联系;类似的问题诉求在不同的时间内会重复提出。文章提出知识服务建议,即针对某一新的问题诉求,根据相似度大小推荐已有问题诉求对应的方案回应来解决该问题。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社区公园的健康效益国际研究进展
谢晓亮, 谢涤湘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 (6): 81-89.  
摘要     [HTML] ( ) PDF (1630KB)
社区公园作为城市建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居民健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法对社区公园与健康相关文献的国际研究趋势与热点进行系统综述。分析发现:社区公园与健康研究兴起于21世纪初期,并逐渐成为预防医学、健康地理、社会学、环境心理、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等学科关注的热点,文献呈稳步增长态势;社区公园的健康效益涵盖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研究热点集中在体力活动、精神疗愈、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交往以及影响健康效益发挥五个方面;近年来,社区公园绿地均衡布局和合理配置成为居民健康提升和城市空间环境优化研究的热点。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社会政策
社区慈善的实践模式与发展支持体系构建
胡小军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 (6): 90-100.  
摘要     [HTML] ( ) PDF (728KB)
社区慈善是指以城乡社区为基本单元,以本社区为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基于慈善目的,通过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旨在改善社区生活质量、提升社区治理能力、促进社区发展的公益行动。社区慈善在传统慈善与现代慈善的交织中,在政府推动与民间实践的互动中呈现出不同的实践模式。为了促进社区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深化慈善会、社区基金会等枢纽型慈善组织社会化改革;创新社区慈善组织、社区慈善基金等社区慈善主体培育和管理制度;搭建社区慈善载体,支持社区慈善服务实体建设;鼓励互联网公募服务平台基于城乡社区场景,优化社区慈善网络募捐支持机制;支持设立社区慈善信托,扩大社区永久性慈善资产规模,优化社区慈善资产结构。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