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More>>
  2024年, 第2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4-09-15 上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显示图片
社会工作
民政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角色、职业认同与工作情绪——基于CSWLS 2019数据的研究
唐咏, 严莹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 (5): 1-11.  
摘要     [HTML] ( ) PDF (767KB)
民政社会工作者是处于民政系统中,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民政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情绪对于其个人身心健康、工作与服务质量,乃至社会工作专业性发展都有重要影响。文章选取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CSWLS 2019)中民政部分的问卷数据,借助SPSS22.0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民政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角色、职业认同与工作情绪的关系。研究发现,民政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情绪水平较高,工作角色、职业认同与工作情绪呈正相关关系,且对其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建议通过明确民政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角色、提升其职业认同、关注其心理健康并提供情绪管理培训等促进其积极的工作情绪,推动民政社会工作在职业化和社会治理方面的高质量发展。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哲理基础、解释框架与研究启示
张鹏飞, 吴佳峻, 王娟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 (5): 12-21.  
摘要     [HTML] ( ) PDF (765KB)
基于社会工作本土化和专业化的需要,嵌入性和自主性构成了社会工作发展的两个基本策略。自主性的提出是为了弥合嵌入性策略下结构与行动之间的张力,并进一步衍生出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研究进路。通过对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后现代社会学理论基础以及我国四种主要解释框架进行梳理后发现,解释框架之间具有两个相同点:其一,强调实务经验在知识生产中的积极意义;其二,认同实务者在学术分工中的研究地位。但社会工作实践研究尚未形成基础性的研究共识,且研究仍停留在认识论的阐释层面,由此导致了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核心议题和研究边界存在模糊性。因此,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未来方向应在确立学术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上,建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基本范畴。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禁毒社会工作实务中伦理困境的辨析与思考——基于伦理绝对主义和伦理相对主义的再认识
邓世仑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 (5): 22-30.  
摘要     [HTML] ( ) PDF (705KB)
禁毒社会工作是禁毒公共服务的关键组成力量,也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实践领域。社会工作者在介入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服务实践中经常面临价值冲突和伦理困境,这在哲学层面上是伦理绝对主义和伦理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冲突。禁毒社会工作中的伦理挑战来自多重角色、案主自决、专业关系、隐私保密、职业风险五个方面。应对伦理困境的策略包括:第一,澄清伦理议题,辨别“真”“假”困境;第二,凸显专业角色,规避身份混淆;第三,遵循法律要求,平衡相对自决;第四,设立清晰界限,争取最小伤害;第五,提升伦理敏感性,重视风险防范。禁毒社会工作者应强化专业伦理,做好反思性实践,将专业核心价值与禁毒实务更好地融合,以此应对禁毒社会工作中的伦理挑战。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乡村老年人数字鸿沟的“针灸理念”介入机理与实践逻辑
武小龙, 王心悦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 (5): 31-39,63.  
摘要     [HTML] ( ) PDF (1058KB)
在老龄化和数字化的双重背景下,如何有效弥合乡村老年人数字鸿沟是数字乡村建设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文章以“针灸理念”为切入视角,结合社会工作实务的四大基本系统,构建“针灸理念”介入乡村老年人数字鸿沟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针灸理念”介入乡村老年人数字鸿沟的过程主要包括“激活功能、确定穴位”和“辨症施针、舒经活穴”两大疗程,继而提出“空间微更新、需求微刺激、资源微链接、多方微组织”四大行动策略,但在介入过程中依然存在“理念、个体、系统”层面的现实困境。因此,可进一步通过“全局观”倡导数字包容、“渐进式”增强数字认同、“可持续”保证多主体参与的一系列“舒经活穴”路径,增强乡村老年人的数字获得感和幸福感。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孤独感应对视角下老年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研究:旅游消费情境
孙乃娟, 黄佳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 (5): 40-46.  
摘要     [HTML] ( ) PDF (590KB)
从孤独应对视角出发,依据自我决定理论和服务主导逻辑,构建了基于孤独感的老年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模型。针对旅游消费情境探讨社会孤独、情感孤独对老年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并考察应对策略在孤独感对价值共创行为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社会孤独和情感孤独对老年消费者旅游消费价值共创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相较于情感孤独,社会孤独对老年消费者旅游消费价值共创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强,积极应对在孤独感对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此外,通过对感知时间约束调节作用的探讨,明确了老年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得以强化的情境化调节因素。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城乡融合视角下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行为意义和行动空间
刘燕, 王小平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 (5): 47-54.  
摘要     [HTML] ( ) PDF (717KB)
城乡融合视角为持续推进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依据。融合指向人与自然的共鸣、城市与乡村空间形态的保留及文化的连续性。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有助于发展村民的自主式参与,发掘地方文化的动员能力,推动城市居民下乡并参与劳动和生产。基于此,社会工作需通过调研,全面了解乡村发展基础,重视乡村场景和乡村价值的重塑,依托乡镇社会工作站,链接资源并拓展乡村发展场域。这将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议题的社会工作研究进路,提高社会工作参与实践的有效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陪伴、链接与颠倒的实践感:环境治理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形塑过程
汤皓然, 罗桥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 (5): 55-63.  
摘要     [HTML] ( ) PDF (758KB)
环境治理可谓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践方式。社会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是形成环境治理共同体的前提之一。而社会工作者作为环境治理的重要参与力量,理应通过三个层面的角色形塑来发挥其在环境治理中的独特作用。第一,在行动层面,其需要通过扮演环境实践的陪伴者,以此促进行动性角色的养成。第二,在关系层面,其应以整合性角色为培养目标,实现资源链接者的角色扮演。第三,在结构层面,其可通过一种新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政策实践,以期达到结构性角色的转换。同时,文章借助“三层一体”的角色形塑框架,试图为本土语境下环境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探索提供不同思路。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在地化”供给:乡镇社工站基层民政服务的实践解析
张莉钦, 黄佳鹏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 (5): 64-73.  
摘要     [HTML] ( ) PDF (882KB)
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乡镇社工站成为创新基层治理体制与提升基层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托。文章基于浙江省东部X镇社工站的个案考察,采用实地研究方法收集资料,探讨乡镇社工站基层民政服务的实践机制。研究发现,人才培育的本土化、政策传递的精准化、服务供给的精细化和基层主体的组织化等机制,形塑了乡镇社工站“在地化”服务供给模式创新。“在地化”服务供给模式有效化解了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不足、政策资源传递迟滞、过于依赖行政体系以及服务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但依然要避免量化考核、服务留痕带来的形式主义问题。因此,应改革服务效果评估体系,遵循服务开展的底层逻辑与社会逻辑,强化乡镇社工站的社会性与群众性,破解基层民政服务“最后一公里”困境。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从本土化到新本土化: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转换逻辑及其行动指向
高丽, 崔方智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 (5): 74-82.  
摘要     [HTML] ( ) PDF (642KB)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要求专业社会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治理实践中彰显更为积极的效能。从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来看,早期更多呈现为技术移植与价值内化的共进,而后则注重增强专业化与本土化的互构,逐步实现社会工作的在地融合。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要求,需要推动社会工作从本土化向新本土化、从嵌入参与到嵌合共生的转变,在原有初步本土化的基础上,融入中国特色治理体系,更加有效地推进社会工作在地化实践。然而,因本土国情、社情、民情产生的政治合法性有限的情况下治理体系内结构性位置的缺位、法律体系建设不足的情况下专业话语权的缺失、社会承认有限的情况下职业身份认同的匮乏、路径依赖约制下协同联动能力的薄弱等多重困境,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及其效能彰显。因此,从政治合法性构筑、制度与机制转化、专业人才培养、多元联动体系建设等多个层面寻求社会工作新本土化实践的突围,或将成为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社会工作融入国家治理体系、有效回应民生福祉的可能路径。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社会管理
推拉因素对北京市流动青年居住证申领意愿的影响——以城市归属感为中介变量
柴佳, 邢振江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 (5): 83-93.  
摘要     [HTML] ( ) PDF (757KB)
居住证是城市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抓手,然而,北京市居住证的申领率并不理想,严重制约其功能发挥。基于推拉理论,以城市归属感为中介变量研究北京市流动青年居住证申领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收入水平、公共服务满意度、居住方式、北京户口对后代的重要性以及流动青年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均显著正向影响流动青年居住证申领意愿;申领条件、程序和思乡情感会显著降低申领意愿;城市归属感在流入地拉力、流出地推力、流出地拉力三方面起部分中介作用。相应的解决对策有:促进流动人口就业与提升其收入;解决流动人口住房问题;降低居住证申领门槛,简化申领程序;拓展居住证功能,构建阶梯式赋权体系;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促进家庭化迁移;缩短社会距离。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社会政策
我国社会工作政策区域特征研究
唐更华, 刘香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 24 (5): 94-102.  
摘要     [HTML] ( ) PDF (655KB)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2015年至2022年我国29个省份的社会工作政策进行研究,通过提取立体推进、基础构建、引领推广、多元协同、人才发展5个主成分,分析我国社会工作政策特点,并基于因子得分对其展开聚类分析。研究显示,我国社会工作政策工具结构失衡,注重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的运用,忽视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各地区社会工作政策重点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社会工作政策供给水平具有较大差距;社会工作政策区域聚类特征明显。考虑到我国社会工作政策工具均衡化发展和地区差异化问题,各地区应均衡使用政策工具,强化需求型政策工具的运用;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社会工作政策;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促进政策经验的共享与借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与优化我国社会工作政策体系。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